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把“筛子”变成“泵”――在小学音乐学科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思考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在新一代评价理论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科研组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表现性评价, 传统的学生评价绝大多数依据学习成绩测验的结果,就像一个“筛子”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表现性评价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就像一个“泵”――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音乐科组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子课题,对“综合性艺术表演”这一实践活动进行表现性评价。并确定了两个研究内容:一是将音乐欣赏与唱游结合起来,设计成比较容易操作的表现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堂上评价。二是将课本上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设计开发出一系列体现音乐的人文意义的表现性任务给予实施和评价。


  一、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形式


  1、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以往,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现在,评价的主体在发生变化,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同学或家长参与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音乐是以自我活动为主的学科,学生只有能准确地把握自己学习成果的优缺点,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学生还可以从互评中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1)师评:关注表现,关注个性。


  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力与他对事物的态度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与认知并不是割裂的,它们一同发展,并且相互影响。因此,在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中应当及时了解学生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使评价更加有针对性。


  在一年级的音乐课学唱完《十只小猪过小河》后,我开始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十人一组模仿小猪憨态可掬的样子表演唱,各个小猪分配完角色后,就按照歌词进行表演。当轮到第四组表演时,他们并没有按照歌词表演,有一只小猪假装摔到河里了,大猪过了河以后数来数去只有九只小猪,大家齐心协力地把小猪救了上来。同学们纷纷指责他们表演错了,我对他们的创新表演却给了大力表扬,原来低着头准备接受批评的第四组同学惊喜地抬起头,整节课他们都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与学生友好相处。学生是有思维、有头脑的,不可能事事听从老师的安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表现性评价就像一个“泵”让学生源源不断地自由发挥和张扬自己的个性。


  (2)互评: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学生在开始学习评价时,很容易互相找毛病,忽视对方的优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慢慢地,通过大家一起制定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学生的评价就会由应付式或钻牛角尖找毛病逐步转向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与此同时,加强了学生的互评之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课堂气氛更加和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兴趣也加强了。尽管学生在评价标准的尺度把握上有一定的偏差,但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评价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我们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目的也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


  (3) 自评:关注态度,关注整体


  学生在完成老师给的任务后,通过自评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提高了自我的监控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促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实践中,学生通常只有被动接受评价的义务,对评价结果也只能照单全收,毫无自主权可言。而表现性评价则强调评价过程中的人文因素,注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拟清思路,根据他们所了解的情况,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般来说,参与评价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成为自觉的反省与反思的开始,将有可能促进学生认真总结前一次任务完成的情况,并思考好下一次的计划。随着表现性评价的日常化,必将促进个体建立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


  2、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表现性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汇集学生有关作品以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成绩,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有一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认识了许多铜管乐器,欣赏了由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我很喜欢这些乐器,特别是萨克斯,我想学萨克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树立了自信心,接下来学习的态度一定是积极的。收集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每个记录袋都是沉甸甸的,捧着它,学生心中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在记录的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音乐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教师设计音乐实践活动是有一定背景的,学生有发展和创造空间的问题情境。如欣赏完《龟兔赛跑》后,让学生创编后搬到舞台上演出,第一组负责设计舞台背景;第二组负责设计乌龟、兔子和其它小动物的动作及对白;第三组负责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表现性评价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外显行为的一种评价。因此,在音乐学科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必须研究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哪些行为是外显的?然后根据这些外显性行为设计一系列表现性任务,在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时进行综合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我陆续开发了“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的表现性任务”、“综合艺术表演《咏鹅》的表现性任务”等,还不断从课堂中挖掘评价要素,修改表现性任务中的评价标准,以提高评价的质量。同时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深思:


  表现性评价与传统评价比较起来,花费的时间较多,这无疑给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带来一定的负担。表现性评价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完成每一个任务。学生要对一个较大的领域进行评价就要使用综合性的任务,为了克服学生的某种表现在不同任务类推性差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在学年中积累学生完成不同任务的表现信息,再进行学年的汇总评价,因此,“费时”是表现性评价的一个局限性。但是,表现性评价本身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机会,所以这种费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值得的。


  另一方面,表现性评价的客观性、效度、公平性以及评价技巧的使用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可否认,不同的教师或者同一教师在不同的时间对学生的评分可能是不一致的。随意,在任务的设计和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中,都需要对评价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尽管对学生的这些复杂表现进行判断总会包含一些无法控制的变化,但是通过清楚地界定评价内容、制定一个适当的表现性任务和认真设计并遵循评分规则,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靠性,从而增进评价的公平性。


  我们在小学音乐综合性表演这个教学领域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上一篇试论轻声歌唱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