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  方必聪

  【内容摘要】

  《音乐新课程标准》第七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地方、学校教材占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编写地方的音乐乡土教材和本校音乐补充教材,供教学使用。”因此,从学生兴趣、

  能力和需要出发,校内外多渠道地开发利用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实现音乐教学本土化、生活化,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既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又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校内校外  开发利用 合作探究  乡 土 化   生 活 化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见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课间做“能量”、“剪子石头布”等极富节奏感的游戏时,乐此不彼、神情专注;哼唱流行歌曲及民间曲调时有板有眼,自制乐器时兴趣盎然……。而在一课一课机械教授教材中的歌曲、欣赏、乐理知识时兴趣不浓。这给了我一个深深的启示,学生并不缺乏学习兴趣,缺的是老师的“创新取向”。新课标提出了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新理念,指出了课编教材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因此,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唯教材而教材的思想,建立不唯教材只唯学生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充分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变狭隘、封闭的课堂为开阔、开放的音乐学习格局。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引向自然,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圆满完成音乐课标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一、小学音乐课程开发的意义

  课程资源从广义上说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课程专家认为,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意义重大。积极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是由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决定的。音乐课程的教材编写具有局限性,难以体现地方特色的差异性,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内涵,所以音乐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社会生活中涵盖着丰富的音乐资源。要我们教学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吸收社会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小学音乐课程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社会价值取向的需要。教师和学生是课堂资源开发的主体之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通过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如到互联网、电视台、图书馆等收集有关资料,到剧团、文化馆、老艺人、生活游戏等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整理搜集和处理音乐信息能力,打破学生学习活动局限于课堂,停留在书本,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蕴藏于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审美素质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需要。在平常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把教科书当成唯一课程资源,教师死教教材,学生死学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如具地方特色的道情、曲艺,学生生活中的游戏、现代教学媒体等资源的闲置、浪费等,凡此种种,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小学音乐课程资源,激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

  音乐课程资源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大致可把它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资源体系来开发和利用。

  (一)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

  教材包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是音乐课程最基本的资源,也是实施音乐课程的主要依据和载体。要充分开发好学校规定的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盘活教材资源。如在教学《哈达献给北京城》一歌时,为让学生了解西藏、感受西藏、赞美西藏,了解西藏乡土气息的歌曲风格,我充分挖掘学生和网上的资源,围绕西藏,大胆进行素材整合,扩充信息。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资料、请教父母、老师等)搜集有关西藏的地理、风俗、歌舞信息,课上举行“西藏知识大冲浪”竞赛,使学生在主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西藏的有关知识,为理解和表现藏族民族的风格及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基础背景。又如在教学《凤阳花鼓》一歌时,为帮助理解民歌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用《凤阳花鼓》曲调改编成《义乌商鼓》为题的歌词。在创编歌词中有的学生写了“鸡毛换糖,鸡毛换糖,手摇拔浪鼓,走街穿巷……”有的改写了“金扁担、银箩筐、手摇拔浪鼓鸡毛换糖。摇呀摇、摇呀摇,摇出义乌新变化。换呀换,换呀换,换来了义乌新商城”……通过合理挖掘资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生

  ①游戏

  每个游戏往往把节奏、音乐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美的感受等融为一体,学生乐学易记,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自主、自发的游戏氛围中感悟和理解音乐,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资源进行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中广泛流传的“量”、“我爱北京天安门”、“炒豆子”等的游戏,音乐性强。如:义乌学生中最流行的“量”的游戏,“×× 0  | ×× 0  || ”就涵盖了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知识,其中休止符成为最诱人的“变量”,给学生来斗智斗谋,学生运用起来自如,整个游戏过程中还有速度渐慢、渐快的变化,不矢为一个很好的速度变化和休止符教学的资源。再如“石头剪子布”戏游,游戏中速度由慢而快或由快而慢,成一条很好的  拍|×× ×× × ||转变为  |××× ||的节奏游戏可供教学 、 混合拍子知识时使用。再如民间流传的“丢手绢”、“斗鸡鸡”、“乒乒乓”、“老鹰捉小鸡”、“儿歌”等大量的游戏,都不失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好资源,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充分开发、合理加以利用。

  ②自制乐器

  自制乐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是一块量大的资源,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大致可分为:自寻音源材料。如用身边的课桌、书本、人体等各个部位,找音源,创力度变化。自制、探寻、表现、体验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的节奏乐器。如:塑料瓶装上砂粒成沙球,酒瓶盖连串成串铃,酒瓶注入不同水成为编钟……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并利用这些资源为歌曲伴奏或表现音乐。

  3、校园文化

  ①宣传媒体

  校园音乐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其寓教于乐的独特功能是别的知识技能学科无法替代的,是学校音乐课程的重要资源。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电台、计算机网络等宣传媒体中的音乐资源,选择其中适合学生的校园音乐,拓宽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录制、传播开辟音乐教育节目。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开展综合音乐活动。如开展“每周一歌”、“每日一曲”、“点歌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开发、利用学校音乐阵地资源。

  ②艺术活动

  学校教室、礼堂、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也是音乐资源的一部分,利用这些设施举办“红五月歌咏比赛”、“新年音乐会”、“艺术节”、“音乐讲座”等。组织学校艺术团(合唱、舞蹈、铜管、打击乐、民乐队等)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外音乐资源极其丰富,具有极其广泛的空间和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是对学生进行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乡土音乐教育的很好资源。它是我们一贯教学中较为薄弱和容易忽缺的内容。

  因此,我们要在积极开发合理利用中,弥补教材校外资源的不足,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民间音乐,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①社区音乐文化

  社会是个大的音乐教育课堂,有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可开发利用。如引导让学生关注社会音乐生活,了解、参观青少年宫、文化馆,剧团,图书馆等,积极参加各种团体组织的音乐学习竞赛活动和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②乡土文化

  乡土音乐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其资源丰富多彩、绚丽灿烂,是科本教材不能涉足的。我们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让学生通过走向社会查、看、听、问、学等方式挖掘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与学校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喜闻乐学的氛围中,了解民族民间文化,得到美的熏陶,弘扬祖国民族优秀文化。

  拔浪鼓文化:义乌先人用勤劳的双手和超人的智慧手摇拔浪鼓鸡毛换糖,小小拨浪鼓摇出了今天义乌新商城,明天国际商贸城,形成了具义乌特色的拔浪鼓文化,其内涵丰富,是一个很好的音乐课程资源。可从原始的敲打拔浪鼓节奏××  ×× |,到创编《拔浪鼓》歌曲――跳《拔浪鼓》舞蹈――创编《拔浪鼓》小品、课本剧等,层层深入开发资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道情:用简板伴奏、渔鼓拍唱,节奏感强,韵律优美,感染力强。如:道性节奏××× × | ×××× |×× ×× | ××× × ||节奏感极强,通过了解、学唱、编创道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协调能力,点燃编创火花。

  戏剧:具有浓郁地方特点。我市戏曲资源十分丰富如:婺剧、越剧、浦江乱弹、京剧、说评等,易学易唱,在老百姓中流传广泛。通过曲、腔、字、声、演来叙述音乐故事,表达音乐情感。还有戏剧中的锣鼓经、打击乐鼓点等精华都不矢为音乐课程资源中的魁宝。再如义乌山歌、

  民歌、童谣及健康的流行歌曲也是可利用挖掘的资源。

  ③民间艺人文化

  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近民间艺人,了解民间艺人,查看地方艺人传记,从中了解艺人们的艰辛历程,启迪艺术灵感,也是我们很好的课程开发资源。

  ④艺术实践

  积极开发利用校外活动的课程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如:参加社区演出、参加各种竞赛,邀请民族乐团、演奏家、民间艺人等来校

  举办演出活动。

  四、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需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注意音乐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严谨性,遵循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符合学生审美认知规律,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2、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挖掘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资源。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探究学习的精神。

  3、适切性:开发利用的资源难度、份量适度。

  4、探究性:以学生亲自实践为主,使他们乐与参与,获得知识和审美,培技能积极探索|从中。

  5.审美性:开发应用的过程、内容都要讲求审美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6。安全性。

  总之,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渠道多、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它从学生的兴趣、能力、需要出发,注重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体验情感,变“狭隘、封闭式教学”为“开阔、开放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努力去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年 第二、四期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