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我反思 我收获 我成功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我反思 我收获 我成功

沁园文昌路小学   刘霞

课改六年,纵观这几年来音乐课程的改革实验,确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确立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正在纠正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专业化的倾向,建立健全了基础音乐课程的评价制度。音乐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有了极大的更新与转变,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用新理念和生动的课程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有了提高。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有不足之处我谈几点看法。

一、平等合作教学

教师与学生合作,既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的关怀。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在学生的合作中参与,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性的活动。交往可以激发思维,使学生有效的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新课程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教师在新课堂上的角色,应该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交流的顺畅。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成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者。
  但是我们教师往往把握不好,顾了这头了那头,偏离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正常轨道,不少音乐课程过程表现得很花哨,音乐素质的基本训练不落实、不到位,有时过于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堂表面上是学生兴趣勃勃,师生也平等合作,可真正要面对音乐本体时,学生反倒失去兴趣,对音乐本体的理解上表现出能力不足,这些都是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应该注意的。
 二、趣味性教学

趣味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如讲故事、绘画、游戏等。孩子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在趣味性教学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提高他们“动”的欲望,并通过游戏反复熟练技巧,提高音乐素质,从而使他们的创作能力也得到较好的培养。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确实下工夫,有的甚至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雕细刻,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学都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进行着,教学过程不是以课堂上的学情为转移,而是以教师设计好的教案一成不变地实施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听任教师摆布,没有给学生有多少思考、质疑的机会,不关注学习对象的可接受性,结果把学生弄得满头雾水,削弱了对音乐本体的把握。

三、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音乐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和参与热情,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状,出现了不少教师花大力气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好趋势,但又出现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不够,一种新的教学程式出现了:学生看着屏幕,听着扬声器,老师操作鼠标,其他活动极少的课堂教学范式出现,表现出一种重知识呈现,轻能力培养;重课件展示,轻情感交流的偏差。如何把这些技术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而又不磨灭音乐的鲜明个性和孩子们的个性的表达方式,是音乐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之一。
  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多向交流的音乐情境氛围。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你若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就应该让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教师的任务是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合理的组织与指导,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难的要求。

六年来,我在新课改实践中反思着自我,收获着成功,享受着快乐,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程,尽情地发挥着音乐课的魅力。




上一篇我与奠基工程共成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