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音乐教研员随笔:奉献热情,形成合力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奉献热情,形成合力

――参加西片初中音乐组教研活动后记

 

单森权

 

今天,我参加了西片初中音乐组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在泗洲头中学举行,由吴瑞红和朱红曙发起组织,由杨永生积极协助,由杨永生、薛霁、吴瑞红上研讨课,由胡海红主持评课活动,全体组员参加了活动。活动受到了泗洲头中学领导的大力支持,王校长、韩教导等领导和部分教师全程听了三节音乐课。以下是我对每节课的看法和对整个活动的评价。

一、对歌唱教学课《难忘今宵》的看法

“听歌、谈感受、学词、数小节、念节奏、哼唱旋律、唱谱、唱词”,这是出现在歌唱教学课《难忘今宵》中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过程,是传统教学的“必备流程”。应该说,这样的流程,有其严谨的知识呈现与传授体系,但也存在僵化、缺乏生动之缺陷,这便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要规避并努力改进的方面。

新课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有主动学习欲望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但随之便应该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全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跟着教师的意图做,便会造成比较被动的教学情形。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提出带有发散性、思辨性与比较性的问题,安排带有尝试性、操作性的练习内容,让学生有探究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本课如能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作改进,将会有更理想的效果。

其实,本课也存在不少亮点。如:

一、导入环节很生动、有趣,学生乐意参与。

二、“教师弹钢琴,学生哼唱”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伴奏形式,从哼唱到唱旋律骨干音到完整旋律音演唱的进程安排,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三、“认识十六分节奏的表现作用”环节中,教师通过比较十六分节奏与八分节奏两种不同的表现效果,让学生体会十六分节奏的流动感,有助于学生表现出歌曲的抒情特点。

四、教师的演唱能力较强。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的范唱不多,但可以听出演唱能力较强,歌声较好听。如果能发挥演唱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唱得正确,有感情,就更加有效果了。

分析上课教师的特点,主要有:歌唱能力较强,心中有音乐,但语言不多,表演含蓄,不善于投入到较外显的音乐表演中,因而不善于调动学生更浓郁的表演热情。但教学思路很理性,很独特,常有意想不到的设计,个性中带有冷幽默感。

对教师的建议:要多一些表现欲,在学生面前要放得开,把内在的音乐感觉表达出来。要加强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的挖掘。

二、对歌唱教学课《摇篮曲》的看法

听歌唱教学课《摇篮曲》,让我有一种舒畅之感。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较合理,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摇篮曲的音乐很美,教师的教学较有亲和力。学生的学习达到了基本的要求,音基本能唱准,节奏也较准确,情感表现较投入,学生的歌声较柔和、优美,意境表现较好,整课的教学气氛比较温馨。

不足处在于对演唱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不够到位,对歌唱气息、声音的要求欠多,对音乐的歌唱性尚欠重视。学生的演唱虽然是轻柔的,表现虽然是投入的,但还欠细腻。

教师在学生演唱中常有意识进行指挥,指挥动作也较正确。但指挥的效果并未体现得较好,因为学生不会看指挥,学生的演唱未能在教师的指挥中变得更有表现力。

从本课教学中可以看到,该教师的教学比以往有明显进步,这缘于教师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凭借自身独特的亲和力同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等因素。

给教师的建议:要继续学习、分析别人优秀的教学设计,要加强对演唱方法的指导,要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指挥的表现力。

三、对合唱教学课《大海啊故乡》的看法

教学的主动性、生动性较好,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好,教学密度较大,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节奏较紧凑。教学环节的设计较详细,有序。教师对作品的音乐特点抓得较准,分析得较透,如单旋律的起伏特点,对位性、和声性旋律的不同表现意义等,便于学生理解和表现音乐。教学中能经常主动示范演唱,向学生提演唱要求,并采用了一些有效的启发方式,如用唱“海螺的U音”来练习气息,用“送一下”的方式唱较高的音等。但教师示范演唱尚欠稳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指挥很投入,在引导学生关注指挥上较有意识。但三拍子第三拍时下沉过大,上升过猛,不够美观,也不利于表现出音乐的连贯性、抒情性。在进行两个声部交替指挥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对两个声部的指挥动作的合理分配。

听该教师的课,让我感动,原因是:

一,敢于挑战合唱教学课,并在教学中努力地示范,且热情始终不减。

二,教师的教学很投入,这是使音乐课变得越来越有感觉的主要原因。在这份热情感召下,学生也变得更加投入了。

三,能在键盘上自如地弹双音、复调旋律,弹流动式的琶音伴奏,这是在课前认真练习的结果。

四,虽然歌唱不是该教师的专长,但平时能认真学习歌唱教学理论,教学中能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我曾从其博客上看到过一篇介绍歌唱方法的转帖文章,联系起来,觉得教师一直在思考着如何用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这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四、对三节课的对比评析

第一堂课,偏重于音乐分析,但不太重视歌唱方法的指导,情感虽有提及,但学生的体验尚不够深。第二堂课,既重音乐又重情感,因此课堂上多了一些情趣,气氛和意境较好。但对于歌唱方法的指导欠重视。第三堂课,重音乐,重情感,也重歌唱,师生的互动教学气氛较好,但合唱内容难度较大,学生掌握得不够好。

纵观三堂课,我认为对于歌曲教学,应该既重音乐,又重歌唱,还重情感,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难度。

五、对本次活动的综合评价:

本次活动有主题,全员参与,上课者准备充分,教学积极,评课活动有专门主持人,评课时人人参与,踊跃发表意见,气氛融洽,体现了一种团队的合力。因此,这是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我送给西片初中组八个字――“奉献热情,形成合力”。




上一篇音乐教师教研活动后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