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数字化性能的不断提高, 多媒体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 电脑音乐教育也随之发展。高等师范学校中电脑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愈发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推崇。电脑音乐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为了克服这些弊端,高师学校的音乐专业从经济实用的硬件角度入手,并结合易懂易操作的软件,以平民化的标准为起点,让电脑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逐渐茁壮成长,并在其音乐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一、电脑音乐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现状分析
电脑音乐(Computer Music)是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是通过电脑及相关设备进行编程, 控制midi 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电脑音乐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电脑音乐制作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尚处在萌芽阶段,但发展趋势迅速,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 陆续在一些高校开设了midi 制作、电脑音乐、数字录音等课程,有些甚至专门成立了教学或研究机构, 如中央音乐学院的“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 Center for ElectronicMusic of China) ”, 中国音乐学院的多媒体音乐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的“ 音乐工程系” , 包括音乐设计与制作和音乐科技与艺术等, 为国内数字音乐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电脑音乐以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必将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障碍。
第一,认识存在偏差。很多音乐教师认为“电脑音乐是音乐制作人的专利”,因而对电脑音乐系统运用于教学实践开发利用不够,相关研究和尝试不多,将大部分教学精力花费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其实不然,电脑音乐的制作技术运用到声乐、乐理、和声学和复调学等音乐专业课程, 在操作以及技术领域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第二,设备投入昂贵。虽然电脑音乐系统的设备价格相比前几年已经降低了许多, 但作为部分高师学校来说, 建立一个独立的电脑音乐教室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让学校领导认识到电脑音乐的实践价值和发展空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电脑音乐本身其实对硬件要求并不十分挑剔, 一台普通的廉价电脑完全就可以实现音乐的数字化制作和传播, 人们非常熟悉的CD、VCD、DVD、MP3、MP4等只要能够完成音乐的听觉, 就已经是数字化的一个环节了。但音乐品质的优劣、产出的效率则与硬件设备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品质的音乐绝不会诞生在一个作坊式的环境中。由此看来数字音乐的专业化必然伴随着高投入。
第三,相关师资缺乏。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和电脑音乐系统操作日益人性化的发展, 进入电脑音乐世界的门槛已大大降低, 但把电脑音乐应用于教学实践,仍旧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有音乐专业的知识, 还要懂得计算机的操作以及声学等方面的知识。就国内整个音乐领域而言, 参与人数很多,但专业人士却少之又少,目前公认的一些大师级专家基本都是国外留学归来, 或者在国内最顶级的专业院校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和学习, 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 好的学生必然出自于好老师的指导,好的院校则必须要有公认的好老师来支撑, 但我们期望的“好老师”却为数不多。
二、电脑音乐硬件与软件实施策略
电脑音乐对硬件、软件以及使用者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但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音乐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价格降低,操作日益简便和人性化,使它不再是专业音乐制作人的“专利”,电脑音乐走进音乐教学课堂也已不是梦想。
20多年以来,电脑音乐硬件系统往往因其价格昂贵而让人咋舌。如果从专业音乐制作的角度出发,建构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确实如此,较完善的电脑音乐系统以高性能PC 机为核心, 包括专业火线音频卡、midi 键盘、高品质监听音箱、电容话筒等硬件和相关音乐软件、插件组成。然而从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实用为标准,构建一套电脑音乐教学系统绝对要比一架一般品牌的立式钢琴便宜。在不具备经济条件情况下,构成一个简洁的电脑音乐系统最低标准为普通的PC机、2进2出通道的声卡、普通多媒体音箱、卡拉OK话筒、有midi接口的低端电子琴。这种最低端电脑音乐系统就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电脑音乐硬件操作应用, 并完成midi 音乐制作和数字音频录制、编辑等任务,服务于音乐教学。
软件在电脑音乐中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顶级的logic与pro-tools软件是行业内的标杆,但其应用平台都是价格昂贵的苹果(mac pro)的操作系统及主机。我们在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当中,可以使用日常生活当中的pc操作平台, 像sonar、cubase这样的普通midi音序器软件完全可以完成日常电脑音乐的教学任务,并且在网络上有很多开放式插件(如vst 格式等)都被这些音序器所支持,可以供老师和同学们下载使用。
三、电脑音乐在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电脑音乐系统的功能是强大而丰富的,它几乎可以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课外音乐活动以及教师的备课、创作、学习等学校音乐实践的各个方面。
1. 应用于“表现”教学(可多用与美声、通俗唱法和器乐演奏专业)
在演唱、演奏“表现”教学活动中,钢琴的伴奏音色相对来说是苍白单调的,而且表现力依赖于教师的弹奏技巧。使用伴奏带又过于死板,升降调不方便,也不能随时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播放。利用电脑音乐系统,教 师可以把现有的伴奏音乐导入电脑,实施音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伴奏音乐的调高和速度,适应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演唱、演奏随时录入电脑,并以波形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声音,在屏幕上指出哪一句唱、奏得好,哪一句尚有欠缺。也可以为他们的演唱、演奏实施混响、均衡等效果处理, 甚至制作出某学生或他们班级的专辑,刻录成光盘,满足其成就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剧、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中,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充当配音的角色, 它可以播放背景音乐,根据情绪和剧情需要添加风、雨、雷、流水、鸟鸣等自然界声音,电话铃、汽车、器皿碰撞、玻璃破碎等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为学生的表演增色,提高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2. 应用于“创造”教学(可多用于作曲专业)
电脑音乐应用于“创造”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尝试,一是学生创作的作品,交由教师运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成鲜活生动的可以听到的音乐,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二是在学生懂得基本电脑操作前提下,教给学生一些音乐软件的简单操作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音乐创造活动。例如: 由教师制作好一段midi乐曲, 但留出其中一至两个声部不确定音色,由学生根据乐曲音乐形象在音色库中加以选择,并说明选用这种乐器音色的理由;给出弦乐组、打击乐组、色彩乐器组等构成的节奏、和声与低音的基本框架, 学生根据这种框架风格自由创作一个合适的旋律声部, 好似一种器乐性的卡拉OK。还可以利用SONAR 或CUBASE 拼接乐曲, 教师可以购买或从互联网下载许多乐器和人声的Loop素材,这些Loop素材就是WAV格式的音频文件, 在SONAR或CUBASE中,我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拼接成一首乐曲。在教师指导帮助下,为自己创作的歌曲或单旋律乐曲编配、制作成立体的丰富的多声部音乐。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学习作曲的学生来说是很有突破性教学意义,跟传统作曲教学相比较,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把单旋律化或单音色化的想象式作曲转换成“听”实际音响效果的和声性作曲。
3. 应用于备课、演出等方面(可多用于课堂内、外教学活动中)
在现今的高师教学中,仅简单地为学生播放一下教材附带的CD 等音响资料, 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备课时必然要广泛查阅大量的音响资料,并为课堂音乐活动准备丰富的音响材料,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辅助作用。例如,教师从互联网下载的大多数歌曲乐曲都是MP3、WMA、FLAC 等格式,这种格式的音乐在普通的CD机上是无法播放的,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将其转为WAV 格式并刻录成CD,在课堂上可以方便地使用。利用Encore等打谱软件制作出的乐谱美观大方,为教师撰写教案、音乐科研论文提供了方便。这种乐谱也可以图片的方式插入到Power Point中,在课堂教学中可广泛应用。
在演出中,遇有联唱、舞蹈等节目或用一段音乐不断反复开展音乐活动时,常常需要剪辑音乐。在电脑音频编辑软件中音频波形是可视的,剪辑操作非常方便。剪辑后前后两段音乐可以达到平滑过渡,而且前后两段音乐的音量、声场也可取得一致。
电脑音乐是实现音乐数字化的平台,数字化音乐在高师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因此,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使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变化。电脑音乐教育的普及,对于深化高师音乐体系的教学改革、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作为新时代的高师音乐教师, 更要因地制宜地在教学中开展电脑音乐制作的实践教育。只有这样,电脑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在社会音乐文化中的发展, 使其在音乐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池晓轩.电脑音乐制作指南[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341-345.
[2]安栋,杨杰.音频制作与编辑[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58-59.
[3]盛宏斌甘肃省数字音乐教育现状分析[J].甘肃科技,2008(13).
[4]杨海军.电脑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7,8.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吴学宇
上一篇: 浅论音乐在影视造型中的作用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