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 潘彩霞
教育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出发,以三维目标为课堂教学指导,充分拓展高中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积极情感。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音乐教学的核心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也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出发点。比如在“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一课中,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和声、曲式、调式、织体,并能够感受到这些要素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单元是学生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层次的开端。要学会理性地鉴赏音乐,首先必须让学生养成静心聆听的习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理性地辨别出是哪些要素决定着音乐的情绪特点和风格。
1. 以兴趣为动力,导入知识目标。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是在和音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兴趣,进而有了学好音乐的愿望和动机的。如果只是在专业的框架里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那么音乐对于学生就仅仅是枯燥的、缺少生命与灵魂的符号。因此,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先导意义。
我在上《学会聆听》这一课时,首先用琵琶演奏了一遍《草原放牧》主题音乐,然后再用钢琴弹奏了一遍,通过两种不同乐器的对比演奏,让学生了解了音色和音质。我让学生试唱《长江之歌》的主旋律与合唱声部,体会旋律与和声,再用轻声演唱和放声歌唱《欢乐颂》让学生感受力度的强弱,最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与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为对比,让学生区分大调式歌曲与小调式歌曲的不同。通过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起基础知识学习“知”与“行”的桥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音色、速度、节奏、力度、和声、调式等音乐要素,并在乐曲的鉴赏中感受到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主题和音乐情绪上起到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2. 以学生熟悉的歌曲片段做发声练习,提高歌唱技能。
以往我们在给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时,总是使用专用的练习曲,这样就会出现练声与歌唱的不统一,而且学生不理解共鸣腔究竟怎么使用。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学生熟悉的歌曲片段来做发声练习,有效地实现了歌唱技能技巧的目标。
在学习《同一首歌》时,我用小虎队歌曲《爱》的前几句“噜噜噜噜”来做练声曲。尽管这一段的节奏非常难把握,但由于学生熟悉这首歌,所以在我的引领下,他们很快能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一次就能唱准确。我借机给学生讲解了共鸣腔和气息在歌唱中的使用方法,简短的发声练习在学生有兴趣的演唱活动中自然的完成。这样就避免了机械的发声练习,把歌唱的技巧训练与歌曲情绪的表达都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进行。
二、过程与方法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1. 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的风格与特点。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全身各种感官积极参与体验,才能有效地让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逐步深入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如何通过聆听、观看、试唱、律动、想象、表演、交流等全方位的教学实践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参与体验。
在“音乐鉴赏”《草原放牧》这一单元中,我尝试让学生学跳蒙古族舞蹈,虽然学生的舞蹈动作并不是那么到位,但是通过舞蹈,他们就能深刻的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节奏特点。
在《高亢的西北腔》一课中,我教学生唱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的前两句,并用手势来帮助学生唱好歌曲中的“甩腔”部分,在学唱中学生深切体会到“花儿”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舒展、真假声结合以及一唱三叹的声韵特点。实践证明,亲身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和长久。
2. 使用情感对比鲜明的音乐来丰富学生的体验。比较是音乐鉴赏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音乐鉴赏是通过比较来获得的,所以比较的方法应该一直贯穿在教学中。通过聆听内容和音乐特点对比性鲜明的作品,采用动静交替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缓和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中易出现的审美疲劳,保持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鉴赏”第一单元中《草原放牧》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这两首作品在音乐情绪上完全不同,音乐主题形式要素也各有特点。《草原放牧》的主题音乐欢快活泼、富有朝气而《第六悲怆交响曲》的主题沉闷压抑、充满悲剧的气氛。将这两首不同情绪的音乐主题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在两种不同情感对峙的作品中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 适当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单纯地固定在书本上,它使课本变得生动起来,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使形象逼真的画面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大脑空间,缩短学生认知、理解、运用的过程。
在《宗教音乐的顶峰--- 巴赫》一课中,让学生欣赏十六世纪前流行于欧洲的音乐与建筑风格,播放巴洛克时期建筑音乐片段,画面中涵盖了当时的建筑、雕刻、绘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欧洲宗教音乐的风格特点。但多媒体的运用也要适度,不能在教学中所占比重过大,因为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需要音乐教师的情感投入,并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教学中表露出的情感进行具体的判断,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胜任的。因此,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三、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首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如何能够让音乐发挥它的情感作用,来化解学生由考试成绩而导致的自卑心理、从而达到心理的平静与安详,并以积极的心态来欣赏音乐,在音乐的鉴赏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呢?
1. 用经典音乐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在期中考试后的第一节课中,我向学生介绍了贝多芬坎坷而坚强的一生,并让他们欣赏《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让学生感受主题中力度的强弱对比以及表现命运敲门的音型,都是表达作者面对坎坷的命运,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第九欢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他耳朵已经完全失聪的状况下创作的最后一首交响曲,乐曲表达出的却是作者崇高的精神与博爱的情怀。尽管作者一生命运坎坷,但却希望全人类幸福欢乐。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找到了精神的正能量,在描述、评价音乐的过程中找回了自信心,最后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演唱了《欢乐颂。》,并在合唱中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2.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美德。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强调指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还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体验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人生。这样,学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在上《草原放牧》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述了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容为了保护集体羊群,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与暴风雪搏斗20 多个小时,最终让集体羊群安全脱险的真实故事。学生通过学习欣赏这首由真实故事改编创作的音乐《草原放牧》,可以在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感受到草原英雄小姐妹所带来的精神能量。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增进了技能,同时在音乐的鉴赏中构筑他们的精神家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三维目标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使教师的教学有了更加明确宽广的方向,不但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三维目标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三维目标犹如物体的三个面,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角度,全面立体地看待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 浅谈人文学科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作用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