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我眼中的西方音乐史【四、文艺复兴】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艺术启蒙网

这章我们开始讲述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终于迎来了累累硕果。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4-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反映了当时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和诉求。音乐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呈现了许多的新特点,讨论音乐史,当然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文艺复兴,新旧碰撞

文艺复兴真正作用于音乐上的大致是1453~1600这大约150年左右的时间,本身时间比起中世纪动辄1000年来说显得短暂,但是这期间却有一件不得不说的大事:宗教改革,以及一个重要的大背景:资产阶级和科学的兴起

1、宗教改革

前作讲过,中世纪的欧洲

是封建社会,基督教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得以存活,而东罗马帝国依然存在,就是在这里,基督教第一次分了家,欧洲的基督教称之为天主教,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的基督教称之为东正教

中世纪的天主教控制了欧洲人的精神生活,教皇和皇帝互相扶持,天主教经历了千年的权力熏陶,早已变得腐败不堪。这一特质在1517年,罗马天主教公然贩卖“赎罪券

”开始,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在同年,神父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与罗马教皇辩论,这一场辩论导致了后来的宗教改革,新教也由此诞生。

马丁·路德(图源:百度百科,侵删)

天主教认为,人生来有罪,赎罪券,即你用钱来购买你在人世间的罪孽,免去今后在地狱中的苦难,买的越多,罪孽减去的越多,公然的搬出上帝圈钱敛财;马丁·路德对此展开讨论,以《95条论纲》为代表,质疑天主教和教皇,导致了罗马天主教与马丁·路德的决裂,马丁·路德当众焚毁了教皇的开除令,另立新教。

这就是宗教改革的大致经过,也是历史上基督教的第二次分家,天主教与新教开始对立。

2、资产阶级与科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与中世纪最大的不同便是人们不再那么重视对上帝的供奉,更多的是关注自身,这一改变其实有很深刻的历史渊源。包括地理,人口,历史,等等。这也是唯物史观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

欧洲的文明源头在古希腊,而古希腊地碎狭小,发展农业是非常不现实的,而自我生产的工业根本不可能,所以古希腊时期的商业和贸易就已经很发达了,这也形成了古希腊人勇敢,富有冒险精神

,理性求是的特点,涌现了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

等等先贤。

有趣的是,这一点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比古希腊,在地理上,中国地大物博,土地广袤,十分适合发展农业,要知道,封建社会实质上就是地主与农民阶级的一个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农民安分,商人滑头,因此封建统治者最不喜欢商人,中国古代“士农工商

”的排行也由此而来,因为排名后两位的代表了更高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他们发展起来就势必要推翻地主阶级。在中国,土地的广袤,强大的农耕文化

,使得封建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固若金汤,中国人的传统精神内核更多的是偏向安分而不是开拓,这一特质在内陆会更加明显,而沿海地区相对好一些,这也是地理对人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

而欧洲恰好,占了很多有利条件:一、地理条件:欧洲大陆虽然也很大,但欧洲人的文化内核起源是古希腊,欧洲人的祖先是以日耳曼人

为主体的,这两个民族最早都是海洋文化为主;二,历史现实:欧洲的封建势力始终无法达到巅峰,有诸多势力(比如天主教)牵制,且难以真正统一,大多数时都是细碎小国;三、经济基础:欧洲很早就有很发达的商业和贸易业,基础很好,特别是十字军东征,带来了许多新的元素,欧洲人拓宽了眼界;四、文艺复兴在基于上述的几个条件下,全面爆发,特别是后期的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

,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开始全面打通任督二脉,为近代奠定框架。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资产阶级兴起,封建势力相对衰弱,新生的阶级势力势必提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诉求;科学开始萌芽,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对抗天主教的“地心说

”。

西方音乐与时代背景同呼吸共命运,呈现出许多新的特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中世纪晚期,复调音乐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在圣母院乐派集大成之后,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但在此时,器乐仍然没有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是复调声乐的发展高峰,我还是以复调织体宗教音乐世俗音乐三个角度切入。

这里要先说明一个差别,复调织体主调织体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织体。复调织体讲究各声部之间地位平等,各声部都有表达主题和抒发情感的权力;而主调织体在巴洛克时期才开始萌芽,到古典主义时期

才到繁盛,声部间有主次之分,和声与旋律对比明显。

一个简单的分辨方法,听复调织体,你会觉得似乎每一个声部都在唱旋律,而主调织体则不一样,你能很明显的听出旋律与和声的差别,并且旋律是占主导地位的,我们目前听的流行音乐就是主调织体。

下面进入正题。

1、复调音乐大发展

前作讲述了中世纪时期的复调音乐发展轨迹,从最早的奥尔加农到孔杜克图斯,再到卡农

和经文歌,复调的手法越来越多,声部也由最初的2个发展到3个,4个。

虽然这一时期发生了宗教改革,人性醒觉等等一系列大事和新趋势,但是天主教的势力依旧庞大,复调声乐的发展主场还是在宗教音乐上。

在一两百年的发展中,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产生了四个主要的乐派:勃艮第

乐派,佛兰德斯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

① 勃艮第乐派(Burgundy School):文艺复兴早期,在法国北部,比利时

与荷兰的交界区(历史上这一块地区称之为尼德兰),诞生了勃艮第乐派(亦称尼德兰第一乐派),这一乐派较早的使用三声部复调来进行创作。代表作曲家为杜费班舒瓦。

杜费:《爱让我的脸苍白》节选(图源:《西方音乐史普修教程》,侵删)

杜费与班舒瓦(图源:网络,侵删)

勃艮第乐派的黄金年代大约在1400~1450年间,是新艺术与文艺复兴两个时代的交界点,它贡献了精美的三声部复调声乐,在马肖的基础上确立了弥撒曲

的常规五部分写作形式,同时贡献了法国世俗复调音乐——尚松(Chanson,后续会提到),为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斯乐派和四声部复调声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 佛兰德斯乐派(Flemmich School):文艺复兴盛期,在尼德兰地区诞生了佛兰德斯乐派(也称尼德兰第二,第三乐派),这一乐派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乐派,复调音乐开始发展为四声部,四声部复调声乐在这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乐派共经历三代,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贡献:

  • 强调各声部间地位平等,都具有呈现主题的功能与权力。
  • 开始重视和声的丰满性,出现了简单的和声结构(三和弦
  • 第一次完整出现)
  • 开始应用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功能和声初露端倪。

佛兰德斯乐派经历三代,各自有代表作曲家:

第一代代表作曲家,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 ,1410~1497),深受勃艮第乐派影响,旋律宽广,音响丰富,在模仿复调上有着较高造诣。

第二代代表作曲家,若斯坎(Josquin des Prez,1450~1521),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复调音乐

大师,与米开朗琪罗齐名的存在,传闻他是奥克冈的学生。

第三代代表作曲家,拉索(Orlando Di Lasso,1532~1594),佛兰德斯乐派集大成者,初步探索功能和声,并且建立起了 T-D,D-T 的功能和声圈。

左上:奥克冈;右上:若斯坎;下方:拉索(图源:网络)

贴上一段若斯坎的作品:弥撒曲《Missa Pange lingua》里的第一段慈悲经Kyrie。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侵删)

非常要注意的是,这一段慈悲经Kyrie使用了模仿复调的技术,可以听到四个声部依次以相同的旋律音程进入,形成了非常丰满的音响效果,十分值得一听(戴耳机!)

③ 罗马乐派(Roman School):罗马乐派形成稍晚于佛兰德斯乐派,当时罗马是天主教的中心,宗教势力很强,聚集在罗马圣彼得

教堂的音乐家们研究复调音乐,形成了罗马乐派,他们形成了一种既受到佛兰德斯乐派影响,又同时具有安详性格的音乐风格。

罗马乐派的作曲家代表为帕勒斯特里那(G.P da Palestrina,约1525~1594),帕勒斯特里那将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发展到顶峰,最具盛名的《马尔切洛斯教皇弥撒曲》写到了6个声部。他的音乐风格冷静、朴素、纯净,是罗马乐派风格的代表。

帕勒斯特里那(图源:网络,侵删)

贴上一段帕勒斯特里那的作品《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侵删)

④ 威尼斯乐派(Venetian School):威尼斯乐派形成于15世纪后半叶,创立者是从佛兰德斯乐派出来的作曲家维拉尔

(A·Willaerte),早期带有明显的佛兰德斯乐派的风格,到了16世纪,乔瓦尼·加布里埃利(G·Gabrieli,1557~1612)对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乐派不同于前三个,威尼斯乐派的作曲家采用了许多乐器来作为伴奏,尤其是G·加布里埃利,他探索了许多器乐组合的可能性,并且尝试加强人声部与器乐组的对比。在恢弘的圣马可大教堂,这些作曲家们探索出了气势宏伟、呼应交替的复调圣歌,这是一种全新的有别于前三个乐派的复调声乐,它后来传入德国,成为了巴洛克时代大协奏曲的先声。

可以说,前三个乐派是将复调声乐发展到高峰,而威尼斯乐派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器乐复调的可能性,并且在文艺复兴

末期,确实已经形成了坎佐纳(Canzona)、利切卡尔(Ricercare)等最早的复调器乐体裁。这也为巴洛克时代器乐音乐迎来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乔瓦尼·加布里埃利(图源:网络,侵删)

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他是一位优秀的管风琴演奏家,还是一位对着器乐有着敏锐感知力的天才音乐家,他早年在向他的叔叔安德烈

·加布里埃利学习管风琴演奏之后,前往德国慕尼黑担任宫廷乐师,之后师从拉索,学习佛兰德斯乐派的音乐,最后于1566年返回威尼斯,受聘于圣马可大教堂

,担任管风琴师。

他敏锐的察觉到圣马可大教堂提供的空间优势,对器乐进行分组并且尝试进行各种不同的组合,后人尊其为“配器法

之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创作于1597年的《Sacrae Symphoniae》(圣乐交响曲)。

我把这个作品分享出来:Sacrae Symphoniae

2、宗教音乐,圣咏的新变化

宗教改革后,新教在欧洲掀起了新的风暴,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一众教徒和作曲家,尝试对原有的天主教音乐(尤其是格里高利圣咏

)进行改造。在这一场改造中,圣咏在不同国家展现出了许多特点,不过核心有两条是一样的:一是用自己的母语代替拉丁文

演唱圣咏;二是重新创作圣咏的定旋律,和原有的旋律组合使用

产生的全新的圣咏,在德国被称之为众赞歌(chorale);在法国和瑞士被称为格律诗篇(psalter);在英国则被称为赞美歌(anthem)和礼拜乐(service)。

这些音乐改革从精神和文化上符合新教改革的原则,为新教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最重要的贴近大众,使得新教的音乐使信徒更有归属感。

3、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

世俗音乐的发展由来已久,早在中世纪时,各个国家就有自己的游吟诗人

,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各个国家已经形成了自己各具民族特色的声乐体裁,最为重要的便是意大利的牧歌(madrigal)和法国的尚松(chanson)。

牧歌(madrigal),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诞生于大约1530年,于16世纪下半叶进入盛期。早期的牧歌是一种多声部(一般在3~4个声部)的合唱复调音乐,最早是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创作的(杰苏阿尔多自己就是一位贵族),它的歌词文学性极高,曲调优美,题材多为歌颂爱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

16世纪下半叶,牧歌逐渐发展为5~6个声部,题材也逐渐丰富,比如有了讽刺寓言这种取向。最重要的是,此时的牧歌已经逐步向着主调织体方向发展,可以说,世俗声乐在这一块上领先了宗教声乐。

牧歌的三大代表作曲家为卢卡·马伦齐奥(Luca·Marenzio,1553~1599)、卡洛·杰苏阿尔多(Carlo·Gesualdo,1561~1613)、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Monteverdi,1567~1643)

  • 卢卡·马伦齐奥:三杰里的最年长者,盛期牧歌的代表之一,马伦齐奥的复调创作手法非常精湛,并且用于牧歌游刃有余,甚至有人赞其为“牧歌中的舒伯特
  • 卡洛·杰苏阿尔多:文艺复兴后期杰出的牧歌作曲家,鲁特琴
  • 演奏家。前期人生比较悲惨,特别是妻子绿了他,他手刃妻子与奸夫,后期人生开挂,迎娶了埃斯泰公爵的侄女莱奥诺拉,1586年成为了维诺萨亲王。可能是受到第一任妻子不贞的影响,他在音乐上的风格呈现出了许多特质,经常就是爱与死之类的题材。
  •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三杰里成就最高的一位,介于文艺复兴晚期与巴洛克早期的作曲家。前期研究牧歌,复调音乐,1607年,在牧歌的基础上,他创作出了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奥菲欧
  • 》,正式开启了巴洛克歌剧时代。

牧歌三杰:马伦齐奥(左)、杰苏阿尔多(中)、蒙特威尔第(右)(图源:网络,侵删)

② 尚松(Chanson):法国是中世纪最早出现游吟诗人的地方,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法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世俗复调声乐体裁:尚松。

尚松相对于牧歌不是特别重要,毕竟歌剧的前身主要还是牧歌,而歌剧在音乐史上还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不过尚松本身旋律轻快优美,曲调清新,节奏强烈,本身也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声乐复调体裁。它的题材和牧歌一样,多是歌颂爱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在当时的法国十分流行。

其代表作曲家有:克莱芒

·雅内坎(C·Janequin,1485~1558),贡贝尔(N·Gombert,生卒年不祥)等。

分享一首我最喜欢的一首尚松:尚松 - 我要活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尚松是声乐体裁,这个版本是用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重置的(原谅我找不到声乐版的了)。

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我更加愿意把它看做是一个过渡时期,就像“新艺术”时期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过渡,文艺复兴更加像是连接中世纪与巴洛克时期

的一座桥梁。

在这个时期,复调声乐音乐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催生了巴洛克时代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声乐体裁——歌剧。虽然在复调器乐上表现并不突出,但是也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在后续的巴洛克时代会叙述)。

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对后世的音乐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总结下来,主要有三点:

  • 复调作曲手法发展到高峰,并且在声乐上成果突出,器乐上也有初步探索,这为巴洛克时代复调声乐与器乐的同时爆发奠定基础。
  • 宗教音乐的许多体裁在文艺复兴时期被规范,后世的宗教音乐创作大多以文艺复兴时期为圭臬。
  • 最早的配器法诞生于威尼斯乐派,最早的功能和声诞生于佛兰德斯乐派,再加之愈趋成熟的复调手法,如果说中世纪的音乐家规范了记谱法
  • ,那么文艺复兴时期便是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作曲理论。

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掌握了开启巴洛克时代的钥匙。

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巴洛克时代,即将到来。

 

 




上一篇我眼中的西方音乐史【三、中世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