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我眼中的西方音乐史【一、总论】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艺术启蒙网

西方音乐,一个非常有意思且范围非常宽泛的概念。这一系列的文章旨在通过我的视角,为大家讲讲我眼中的西方音乐以及其历史脉络。

我们经常能听到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柴可夫斯基

,等等。时至今日,这些名字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上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是人类文明宝库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开头我必须说明一下我认为正确的艺术史观,纵使音乐、艺术领域是主观成分比较大的,但是依然应该经常以唯物的历史观去看待,这一点在后面会有数次提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音乐史学上的时间划分只是为了方便研究,而历史上绝不可能就真的是断点式发展的。音乐家们不可能在1600年早上醒来,拍着脑袋瓜说:“今天开始是巴洛克时代了,我们应该写点巴洛克风格

的音乐了。”

音乐的发展与人类其他领域一样,都是一点一点来的,且受到时代诸多条件的制约。

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言归正传了


这一篇是开篇总论,我们要先清楚的是西方音乐的这个“西方”,其具体的地理位置

首先,从西方音乐的起源古希腊古罗马开始,直至发展到20 世纪,欧洲一直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主要阵地,其大致脉络是由欧洲南部向欧洲腹地延伸发展;其次,进入20世纪后,西方音乐发展的主阵地向美洲大陆转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了西方音乐强劲发展的地区。

其次是西方音乐史在时间上的几个划分,西方音乐史从古希腊时代算起到20世纪,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时期。

------------------------------------------------------------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约1650 B.C[1]~476)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古希腊文明约起源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6年,罗马攻占希腊,古希腊灭亡。期间,古希腊文明共经历了: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 B.C)、荷马时期(约1100~800 B.C)、城邦时期(约800~500 B.C)、古典时期(约500~338 B.C)、希腊化时代(336~31 B.C)一共五个时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罗马攻占希腊后,继承了古希腊的许多文明与文化,其中包括音乐。罗马诞生以来,一共经历了罗马王政(753~509 B.C)、罗马共和国(509~27 B.C)、西罗马帝国(27 B.C~476)三个时期。[2]

古希腊古罗马由于生产力落后,没有记录声音的手段和工具,连记谱法都未形成,所以他们的音乐几乎无法流传后世,这也成为了一个永远的遗憾。但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先哲们还是有着许多的成果,比如许多对音乐伦理的思考,对音乐理论的研究,一些初步做出探索的音乐体裁,一些比较早出现的乐器(如里拉,阿斯洛夫管等等),基督教的诞生和发展,初步的四音音列(调式雏形)等等,都为后世的西方音乐奠定了基础。

2、中世纪时期(476~1453)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中世纪(Middle Ages),指的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不少史学界的学者们都称其为“黑暗时期”。1453年,欧洲开始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才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所以,整个中世纪长达近1000年时间。

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在西罗马帝国

灭亡之后,基督教统治了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加之此时的欧洲战乱一团,各个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十字军远征,黑死病等疾病肆虐,彼时的欧洲可以说到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地步,据说,当时的平均寿命

甚至不到40岁。

中世纪是西方音乐史真正意义上的起点,许多的音乐领域上的成果都在这个时期开始发源,并影响了后世上千年。

中世纪有几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复调音乐[3]记谱法以及音乐理论等,而产生这些结果是与当时的欧洲具体实际分不开的。当时的宗教音乐得到极大的发展,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体裁;中世纪与宗教音乐相对的便是世俗音乐,不同的民族、地区产生了许许多多各有特色的世俗声乐体裁,如巴歌体(Bar form)、劳达赞歌(laude)等。

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在调式,配器,歌词甚至使用场所等方面有着非常鲜明的对比。

中世纪还诞生了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

,记谱法和音乐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如今人尽皆知的卡农

(Canon),其实是一种作曲手法,在中世纪开始发源。

总的来说,虽然中世纪时,古典音乐刚刚起步,但是他千年的积淀,以及几项极其重要的成果,却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1453~1600)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经过漫长的中世纪后,西方历史上约150年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人们开始把目光和思维从上帝与神身上解放出来,更多的关注人的本身。艺术上同样的更加注重人的自我。

关于文艺复兴时间的界定,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最早的文艺复兴思想应该从14世纪初就开始萌芽了,通常把1300~1453这一段时间称之为“新艺术”[4]时期。我认为新艺术时期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中间的缓冲地带。

文章开头便已说过,历史本来就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时代的划分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时代间就是断裂的。不过以个人习惯,我一般把新艺术时期划到中世纪进行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承接中世纪,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累累硕果。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的流派,如勃艮第

乐派,佛兰德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等,且在复调声乐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世俗音乐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有了自己具有相当规模的声乐体裁。(如意大利的牧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期的歌剧,甚至被视为歌剧的前身)

值得一提的是,声乐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它们为基础的一些早期的器乐体裁也开始在文艺复兴晚期出现。虽然这些体裁在当时只是萌芽状态,却成为了之后的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爆发的先声。

4、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巴洛克的两架马车:巴赫(右)与亨德尔(左)(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巴洛克(Baroque),该词源自葡萄牙语,原意为“不规则的珍珠”,即含有“怪诞的,凌乱的美”的意思。在艺术史上,“巴洛克”一词最先指的是建筑风格,表现的是华丽精密的雕刻,宏大的建筑格局,夸张至极的装饰等,后音乐史借用这一概念,“巴洛克”的音乐表现出华丽的特质,极尽复杂精密之能事。

巴洛克的起终点各有一个标志:1600年前后是歌剧的诞生,1750年是音乐巨匠巴赫的去世。

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具有几个十分标志性的特点,数字低音[5],即兴处理,协奏的注重,以及情感因素等。而且从织体上说,巴洛克时代是复调音乐的巅峰时代,并且开始向主调音乐[6]转型。

这一时代的器乐体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巴洛克时代的器乐音乐甚至不逊色于强大的声乐音乐,诞生了很多早期的器乐体裁,如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以科雷利,维瓦尔第,巴赫等为代表),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比较有名的是D·斯卡拉蒂),托卡塔

(toccata,以巴赫为代表),组曲(以巴赫为代表)等等。(所以你们应该能明白老巴为什么可以那么牛了)

这一时代的声乐体裁一样得到了非常大的突破,最大的成就便是歌剧的诞生,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蒙特威尔第

,A·斯卡拉蒂;法国的吕利,拉莫;英国的普赛尔,德国的亨德尔等。同时代还有其他有名的声乐体裁,比如康塔塔

,清唱剧,受难曲等(巴赫写下过大量的康塔塔,这位大佬的创作能量真的是让我叹为观止)

巴洛克时期最大的音乐理论上的成就,我认为应该便是十二平均律[7]开始在键盘上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取代了以往的调式体系和调性格学说,这为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的繁荣以及后来的古典主义时期主调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突破的头号功臣,还是伟大的J·S·Bach(老天,他是全能的吗?)

总的来说,巴洛克时代的音乐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内核,具备了非凡的魅力。

5、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7

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海顿(左),莫扎特(中),贝多芬(右)(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古典主义时期

(Classical),首先要区别一下,“古典主义时期”与“古典音乐”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

在音乐史上,“古典音乐”的鉴定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的。狭义的便是专门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

的浪潮,在维也纳诞生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他们所创作的音乐。该乐派代表人物便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而广义的便是泛指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比如巴洛克时代,古典主义时代,乃至后面的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都可宽泛的列为古典音乐。

而“古典主义时期”是音乐史上专门指承接巴洛克时代,启蒙浪漫主义时代的这差不多70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在这70年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很多不同于巴洛克时代的特质,而这些又为浪漫主义时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承接上文对“古典音乐”的狭义广义细分,一般音乐史上所称的“古典音乐”,大概率指前者。

古典主义时期在时间定位上还是比较模糊的,就像我开头说的艺术史观,音乐不是一蹴而就的,划分时代只是为了方便研究而已,而不能真的以断代的看法去看待音乐史。尽管如此,我还是以巴赫去世(1750)到贝多芬去世(1827)为起终点来划分古典主义时期这大约70余年的时代。

古典主义时代对于音乐的贡献,个人认为一共有3点:一是确定了器乐音乐中十分重要的几种体裁(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弦乐四重奏

);二是作曲技术上比起巴洛克时代有了明显的进步(动机精简,主调音乐,明确低音记谱等);三是改革了歌剧,使得歌剧焕发了全新的生命力,并为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古典主义时期晚期,欧洲的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封建社会开始破碎(比如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就发生在此时),资产阶级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开始初现雏形,这使得一批音乐家开始尝试走出宫廷,独立发展(历史上第一位独立出宫廷的音乐家便是莫扎特),这种社会历史条件在后面的浪漫主义时代有了更明显的体现。所以,不得不再提我文章开头的那个艺术史观。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为传统的器乐音乐发展的高峰,器乐音乐与声乐音乐旗鼓相当甚至犹有胜之,为接下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浪漫主义时期(1800~1900)

弗里德里克·肖邦(图源网络,侵删)

浪漫主义(Romantic),时间定位也比较模糊,大约的时间便是整个19世纪,都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场。

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整个欧洲集体开始轰轰烈烈的脱胎换骨。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乐器制造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乐器开始变得廉价,寻常的家庭也能承受的起,同时音乐家大批的独立发展,不再依附于宫廷和贵族,于是诞生了音乐经纪人和乐评这些职业(舒曼

曾经就是音乐经纪人和乐评人)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有了许多新的特质,我从音乐风格,体裁发展两个纬度简单的说明一下。

①、首先,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音乐家们更加注重音乐上对于情感的表达,而不满足于古典时期对于音乐上的条条框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和声,调性等领域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精致,严谨,无论是对于和声的写作,和声的功能进行,还是管弦乐配器,乃至复调对位,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在调性上采用了频繁的远关系转调,使得音乐具有调性游离之感(这也为20世纪的无调性音乐

奠定基础),旋律上频繁的使用半音音程,和声上也采用了大量的色彩音(舒伯特

就是这一块的大师)。

②、其次,从体裁上讲,器乐一块,浪漫主义时期的大型器乐体裁发展相对比较小,发展的重点是以钢琴音乐为主的乐器小品(如肖邦,门德尔松

)以及室内乐;声乐上,发展的重点依然在歌剧,相比于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呈现出许多不一样的特质。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19世纪,由于城市化的发展,移民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不少音乐家都是身在异乡,加上“狂飙运动”等一系列情感上的催化,民族性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重要主题,不少国家都出现了民族代表音乐家或者民族乐派

,如波兰的肖邦,俄国的格林卡,柴可夫斯基,“五人团”,捷克的斯美塔那,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

等。

整个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呈现出朦胧,不规则的游离之感,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7、20世纪音乐(1900~至今)

克劳德·德彪西(图源网络,侵删)

时间线进入20世纪,音乐呈现出更加多彩纷呈的特质。这一时期,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的大事,两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技术革命,等等,这在艺术上各个领域都反映出来,比如美术领域诞生了印象派和表现主义,文学上诞生了存在主义

,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等,更是出现了像电影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20世纪上半叶,主要产生了印象主义音乐(代表德彪西、拉威尔

等)、表现主义音乐(代表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等)、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斯特拉文斯基

、欣德米特等)这三种流派。

20世纪的音乐呈现出许多不一样的特质,难以仔细总结,总的来说,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基础上进行发展,大致的总结下来,特点有以下5点:

①、调性音乐逐渐式微。自巴洛克时起,大小调体系逐渐成为传统音乐作品的中心,但是20世纪以来,许多的作品调性特点极弱甚至完全的无调性。这期间手法多样,比如有些作曲家不在旋律范畴内使用音阶

,再比如有些更绝的甚至自创音阶,音列。

②、和声上不再追求和谐,平衡。传统古典音乐以和谐平衡的和声为美,现代音乐

则打破这一规则,频繁使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高叠和弦,还有不再以传统框架(三度叠加)来构建和弦,甚至到后期,和弦

的概念都不复存在。

③、节奏和节拍发生许多变化。传统音乐作品中,节拍与节奏是作品的骨架,但是20世纪以后,许多音乐作品的节奏开始发生了变化,有些使用复节奏,有些甚至无节奏,更有甚者由演奏者自由安排。

④、在音列上出现了微分音。在十二平均律

这种律制在巴洛克时期确立和应用后,半音就被视作为最小音程,然而现代打破这一束缚,开始采用更小的1/4音,1/6音进行创作,捷克作曲家哈巴

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位系统使用微分音来创作的作曲家,他还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创立了微分音音乐系。

⑤、配器上出现了许多变化。传统的古典音乐强调和谐,平衡,乐器编制经历了数百年探索,最后形成科学的组合配置,而现代音乐大量使用噪音(此噪音为音乐上的概念,不是声学上的概念)、极端的音区,突出打击乐,寻求许多新的乐器组合,声音色彩。


总结感言

这是我第一次撰写跟西方音乐史有关的文章,才疏学浅,错误在所难免,在此十分感谢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鼓励与支持,同时也恳请各位前辈老师和同学不吝赐教。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写(xia)作(BB),能带各位看客们进入新的大门,普及一些有趣的音乐史上的故事,尽量通俗的讲解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这是我的初心。

 

 

参考

  1. ^B.C为公元前的英文缩写
  2. ^东罗马帝国灭亡于公元1453年,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结束的时间,这一段历史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音乐史关联不是特别密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了解
  3. ^音乐的一种织体,与其对应的是单音织体
  4. ^源于14世纪法国天主教徒维特里《Ars Nova》一书
  5. ^数字低音,又称通奏低音,巴洛克的作曲家只写低音和旋律,中间的声部只写数字表示音程,由演奏家带有一定即兴成分的奏出
  6. ^音乐织体的一种,和声与旋律的对应更加明晰
  7. ^一种律制,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




上一篇中世纪音乐(一):宗教音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