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每当有人在琴房唱歌跑调了、弹钢琴弹错音了、钢琴伴奏配的和弦不协和了、甚至吹小号吹得太躁了,这时,我们的音乐系主任朱老师都会急匆匆地跑过去批评几句,而后还要示范几翻,直到满意后他才罢休。由此可见我们的系主任对音乐艺术的严谨与认真!
其实类似的这些情景在我们中小学校音乐老师的身边也是经常看到的。但能像我的系主任朱老师那样及时地站出来唠叨一翻的音乐老师还真不多!音乐老师在中小学校里面可以说是音乐方面的“专家”,学校里面有关音乐方面的工作不是我们音乐老师去过问,还要数学、体育老师去过问吗?
各个学校每周一的早上都会进行升国旗仪式。在升国旗之后,全校师生都要唱国歌。这时会安排一个人到国旗下面的舞台上去担当指挥(通常是学生)。但不知道各位同仁注意到没有,那位指挥是否真正起到了指挥的作用呢?我看不一定,好多都是成了一个摆设。我们知道指挥的动作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大致有:拍子、速度、力度、节奏、乐句(包括换气或换弓),声部的进入及特殊效果的实现,音色的变化(包括唱或奏法如连音、跳音、音色的变化等),声部的平衡及层次,情绪中喜、怒、哀、乐的变化,音乐布局的处理(包括高潮的出现、段落的衔接及对比)等等。可是这些小指挥的动作、姿势花样百出,很不标准。更有甚者连挥拍的动作根本就没有掐在音乐的拍点上,没有指挥的图式,打错拍子。更别说去表现音乐的力度、音色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等等。可是有去指点一翻的“热情人士”吗?所以笔者呼吁“请别让他们瞎指挥了”!
其实,指挥在很多的场合都是需要的,如“六一”、 “国庆”、“元旦”文艺演出等场合中的合唱、民族乐队、铜管乐队及西洋管弦乐队等都需要指挥。而这些指挥一般都是选择一些学生去担任,所以我们不可小视,应该认真的辅导几个像样的指挥以便需要时派上用场,而不可任其瞎闹!
一 、对指挥的认识
1、指挥的意思
先看看“指挥”两字的意思。从新华字典里了解,“指挥”是发令、调度的意思或指发令、调度的人,含有告诉别人如何行动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指挥”应该是指演唱(演奏)的发令人。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告诉演唱者(演奏者)如何演唱(演奏),包括什么时候开始演唱(演奏),什么时候结束演唱(演奏),是强地唱(奏)还是弱地唱(奏)等等。可是,这些小指挥根本就没有告诉师生们“如何行动”。
2、指挥的任务及应具备的条件
指挥的任务是组织合唱队队员(乐队队员)以集体的形式对音乐作品进行音乐的再创造。有人以为指挥的工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名堂,在空中一上一下打打拍子就是了,很简单。其实有这种看法的人不明白,在用拍子打出来之前还有多少工作要做!
“指挥主要靠自学,有天赋、有乐感的人才能成功”,托斯卡尼尼如是说。指挥应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准确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和极大兴趣以及基本的音乐知识。另外指挥主要是通过人体活动的各个部分如手、臂、头、面部表情、眼、躯干等工具来实现他的指挥意图,所以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肢体语言及形体都是必不可少的。
3、指挥的总体要求
指挥的动作要求简明、准确、美观,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省、准、美”三个字。
“省”是指指挥的动作要节省,要恰如其分,切忌多余的动作。如不必要的翻绕、晃肘、抖身、随音乐点头耸肩等。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来设计动作,动作的大小要适度,不能过分地夸张,但也不能没有表现力。“指挥手法要简洁、干练、朴素、坦率、表现力强”,托斯卡尼尼说。邵恩的解释是“简单是最好的!”。
“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如音乐的各种起拍、收拍动作要干净准确,挥拍的动作准确地掐在音乐的拍点上。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到,那让人看了实在难过。
“美”是指指挥的动作要求美观大方,有感染力,要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欣赏指挥,境中之妙,足以一醉。听指挥,听得深,可听出作品、乐队、指挥的风格,也可听出指挥的性格、灵感、修养、类型和理念;看指挥,看得深,可看出指挥与乐队合作默契与否,也可看出指挥手上的功夫,千姿百态,各有所长。听出心声,看出风格”。这是指挥艺术的妙处!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那可不是三言两语的事。
二、如何训练小指挥
1、首先应该练习指挥的姿势
要告诉学生两眼平视前方、收腹、挺胸、自然、大方、美观、稳重。两脚分开,呈外八字,脚一前一后,不能跨得太开也不能并得太窄,差不多与两肩同宽,要保持身体的平稳。练习的时候可对着镜子练习,老师应该多做示范,防止形成不好的习惯。
2、练习双手的挥拍动作
这里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放松以及挥拍时要有拍点。首先看看“放松”,学音乐的人恐怕对这两字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经常讲、经常研究到底什么是放松?可以说“放松”是音乐学习当中的口头禅。其实放不松看手型就知道。我们知道走路时,双手自然下垂,这时候的手型是手指自然弯曲、指关节自然突出、并呈弧形,应该说这是放松的最好的生活例子。所以要学生多揣摩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走几步,然后保持走路时的手型提起手来,多练习几遍就可以了。再来看看“拍点”,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桌子,让手打下去时落在桌子上同时又从桌子上弹起来,要注意要有弹性。另外要注意两个手的分工与合作,一般的来讲左手是感情,右手是节拍,所以左手的位置比右手位置放高一点。
3、熟悉一些常用拍子的指挥图式
对于指挥图式,可以用口诀的方法把它掌握。比如,二拍子我们可以说成下、上;三拍子我们可以说成下、外、上;四拍子我们可以说成下、里、外、上。此处提到的“里”是指靠近身体的方向,“外”则是远离我们身体的方向。然后就可以从二拍子开始练习,然后逐个的掌握。
4、掌握起拍、收拍、气口的打法
起拍就是我们常说的预示拍,它是指预示将要进行的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等重要的动作。如果起拍没有起好,那至少会造成音乐进入时不整齐等。起拍时,手臂自然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前臂向前平伸并略向上倾,掌心朝前下方。打的时候有个反射线,这通常和起拍的拍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收拍是指音乐即将终止时为了使音乐整齐结束而使用的收束暗示动作。通常在音乐结束的倒数第二拍上向上向外侧平打,做一个有力的拳头状或大拇指与食指和中指做个圆圈状等。这些最好是老师做正确示范。
气口就是指为了使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呼吸整齐划一而做的一个突出的动作。这个一般要比其他动作明显一些、突出一些。做的时候可以把前一句的最后一拍的动作线幅度缩小一些,然后加速上提,给人以吸气之感。
上一篇: 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思想美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