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浅谈新教材中的竖笛教学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浅谈新教材中的竖笛教学<?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安徽全椒第三中学  张世民

    这次新教材的改革,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为了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双手和空间,教材把竖笛教学引进了课堂,这一要求给我们老师的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吹,然后才能谈得上教。当然各个老师有各个老师的乐器特长,也有的老师选择口风琴、口琴等,现在谈谈我的课堂竖笛教学。

一、强调学习乐器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变得聪明起来,首先要运动自己的十指,俗话说得好,十指连心。然而学习一门乐器,就是运动十指的最佳方法。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人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要靠左脑(逻辑思维),右脑(想象思维),综合协调起来完成的。美国罗德岛布朗大学的心理学家贾迪纳向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提交的报告说,音乐有微调大脑的能力,协助大脑更加专注于其他种类的学习,且无论年龄大小,孩童均能从音乐的学习中受益。贾迪纳说,根据他的研究,大脑在学习音乐后,有将它运用于其他学习领域如数学的能力。尤其是音乐与数学问彼此有逻辑关联,更容易见到相互的影响。音符与数学均涉及高低阶概念。他认为学习音乐能助人类建立情绪技巧,“处理无法以其他方式处理的心理部分”。贾迪纳说:“音乐在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将建议各级学校尽可能增加音乐学习课程,否则即荒废人类一项有力的秘密武器。可见音乐教育在人的大脑感知事物的全部过程中起着多么重大作用,所以说音乐教育能促使人的智力发展、丰富想象力,原因也就在此。法国作家雨果说:“开发人的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语言文字;(二)数学;(三)音符。人的整个思维基础是大脑,雨果讲的第一和第二把钥匙属于左脑神经管辖,而第三把钥匙是属于右脑神经管辖。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左右脑球不分低劣”。天津右脑开发协会认为:“我国许多人只用了一半脑力(左脑)而右脑基本上未被开发,并断言如果不是左右脑交叉神经本能的调节作用,将有许多人成为左脑人”。有消息报导“左脑人”是典型的“抽象派”。他们谈笑平淡、内容空乏,有时候语无伦次。他们有的无法辨别各种颜色(色盲)和熟悉的嗓音,对空间音响高低、节奏性的快慢反复变化反映迟钝,平常动作呆板、姿态不美,对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情交流,口头表达能力也较差,对人冷淡等。如果接受音乐教育就能弥补这一点,可见学习音乐的重要性,然而学习一门乐器是通过左右手锻炼左右脑的最佳、最直接途径。因此我要求同学们在理解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后,认真、努力、刻苦地去学好我们将在课堂上教学的乐器――竖笛。

二、乐器的选择

乐器的选择可以根据各个老师的乐器特长以及教学的条件而定。我首选的乐器和书本上推荐的乐器一样――竖笛。首先我会吹笛子,这是我教好竖笛的前提;其次我认为竖笛价廉物美,携带方便,简单易学,音色甜美和易于普及。我看不少学生一有时间就把竖笛拿出来学习吹,如课间操的时间、体育课的休息时间、放晚学的时间都可以拿出来吹吹,晚上回家做作业累了也可以拿出来吹吹。这样除了音乐课专门学习外就不需要再浪费一个特定的时间来学习,可见家长们是支持的,因为他们花不了多少钱,也占用不了孩子多少学习时间就可以学到一门乐器,而且随时都可锻炼他们的左右脑,开发智力,这正是家长们求之不得的,可见也是我们现代音乐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吹  响

竖笛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否将笛子吹响。只有吹响了笛子,才能谈得上音色,以及演奏技巧。可要想把竖笛吹响,只要解决好手指能把竖笛的六或八个孔捂严了,不让跑风,基本上吹响就不应该成问题了(它比吹笛子要容易得多)。然而要想把笛孔捂严还得下一番功夫,因为这是要解决手指的力度问题。所以,课堂上我要求同学们先把手指按下然后拿起来看看是否能看见有六或八个圆孔印,若看不到孔印,就说明没有捂严。并且告诉同学们孔捂不严也就不可能把笛子的音色吹出,这个难关必须要过、要多练习。老师提出手指捂孔的具体要求如:手指放松、不要僵硬、手指平直不要拱着放。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经验,互相指导,共同进步。

四、整体教学,分组管理、个别辅导

乐器的教学,最主要的是管理难。因为几十只笛子一起吹,可想嘈杂声是多么的大。那么我只好采取整体教学,讲解音阶和音的唱名在竖笛的什么位置,明确了任务,然后再分成各个小组。每小组推选一个吹奏比较好一点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个小组的纪律和辅导任务,并要求各个组长可根据你那个小组的同学们吹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向老师提出具体的辅导要求。老师可以在各个小组轮流辅导,然后就吹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作统一讲解并做示范演奏,真正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学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统一、分散、统一的过程。

五、节奏感的培养

学生会吹奏一首曲谱后,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简单地分析这首曲子的乐句、乐段、调式和曲式的结构,同时可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训练。

(一)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性认识,首先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自身固有的自然节奏。例如,女学生在跳绳玩耍时,有些女学生一边说顺口溜,一边按一定的规律跳,她们跳的节奏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准确,这就是她们是在按照一定的节奏在运动,我们学习乐器就是要培养我们一定的节奏感,同学们可以回去好好体验一下,自然节奏与我们音乐的节奏有什么样的差别,相信同学们会从中找到对节奏的感性认识。

(二)当我们对节奏感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什么是节奏?简单讲――节奏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比如说2/4拍乐曲的强弱规律是“强、弱”,3/4拍乐曲的强弱规律又是“强、弱、弱”。老师可以带着学生通过有规律的击掌,一边击拍,嘴里一念叨“强、弱”当同学们拍得很整齐的时候,老师可以选一首歌曲让他们打一打节奏。例如乐曲《花儿与少年》它是一首2/4拍和3/4拍交替出现的变换拍子,教师弹奏,同学们随着打拍子,这样很自然学生拍出的节奏与老师弹奏的乐曲之间产生共鸣。他们也就从中找到了节拍的强弱规律,自然形成了一定的节奏感。这种节奏与我们跳绳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原因是跳绳时的节奏不强调强弱关系,而唱歌或弹奏乐器必须要强调乐曲的强弱关系,否则就会失去乐曲的美感,因此节奏感的形成是要靠我们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有意识地培养。

六、气吸的训练

学习吹奏竖笛,气吸的运用非常的重要。因为只有口风气流运用自如、气吸饱满才能把竖笛吹好。

(一)呼吸的基本状态与要求

吸气:口鼻同吸,气要吸得深,速度要快,要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完成,不要紧张,不要僵硬。

呼气:呼气时,胸肋部不要松懈,要尽量保持住吸完气时的状态,然后小腹的腹肌控制地往里“回托”,这样气吸就会平稳均匀地吐出。

(二)结合唱歌呼吸进行训练

1.缓吸缓呼的训练

站姿:头向上顶;两肩向后下方稍稍用力;双手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地前后、左右分开距离一脚;重心放在两脚中间。  口鼻同时吸气,方向向下;两肋侧张;肩、颈、胸部肌肉保持放松状态。当吸不进气时,靠腰、腹部肌肉控制住,在尽可能保持两肋扩张的状态下,由小腹用力,用长音“嘶”缓慢、均匀、稳定呼出。注意肩、胸、颈部要放松,避免耸肩、挺胸、颈部肌肉紧张。

2.急吸缓呼的训练

这种训练是教好竖笛的基础。急吸是指口鼻同时吸气,吸气过程要尽可能短,吸气时同样要注意不要出现耸肩等多余的动作。

另外缓吸急呼和急吸急呼都是同理,只是在训练中教师多检查学生的肩、颈、胸部是否紧张,急呼时还要求学生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腹肌推动横膈膜将尽可能多的气息有力地弹出,声带不振动,也不要有多余的肌肉参与这一过程。

七、吹奏技巧的运用

竖笛的吹奏和竹笛的吹奏有很多相同点。例如竹笛的单吐、双吐、三吐、连吹、断吹等,这些技巧在竖笛教学中是可以加以运用的,而且对加强音乐的表现手法、演奏效果都有着明显的提高。例如笛子独奏曲《我是一个兵》,光是平吹不好听,如果我们加上双吐或三吐吹奏技巧进去,马上演奏的效果明显不一样,教师示范,学生不知不觉地就会跟着模仿,让学生在具体吹奏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创新,这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摔打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八、乐曲的感情处理

一首乐曲演奏的好坏,于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技巧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对乐曲的感情处理。这一点是我们一些专业演奏员日夜追求的,可我们初学者也不能忽视。那么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演奏者,多多加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提高我们的素质;多听可加强我们对乐曲的理解;多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演奏的技巧。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曲目,让学生在吹奏竖笛的过程中练习。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又能使学生领略、感受到风格多样、流传久远、旋律优美动人的乐曲,扩大了音乐视野。

总而言之,这次音乐课改把竖笛教学引进课堂,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解放了学生的时间。通过竖笛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学习好文化课的重要性,因为文化课学好了,对事物的理解力提高了,欣赏力也就随之而提高了,吹奏水平才有可能提高一个台阶。因而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法,学生消极的接受式的学习变为学生自己要学,确实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自土学习,提高其音乐综合能力,并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力的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音乐教学的精髓,也是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取代的。

 

                                                          摘自2005年7月《儿童音乐》

 

 




上一篇探索教学新原则,谱写音乐新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