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关键词:空壳、音乐性
摘要:过度追求兴趣体验;综合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有喧宾夺主之嫌。过度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效果和实质;③活跃了课堂气氛,却插入了一些“非音乐”因素。就音乐课而言,要音乐审美,但不弃知识技能;重“身动”,但不轻“心动”;抓综合性,但不丢音乐性;激“兴趣”,但不失音乐性。
正文:新课程大面积铺开,音乐课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大开放――清一色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撒满了每个角落;一会儿看投影,一会儿说故事,一会儿演,一会儿敲敲打打……,将生活中的锅碗瓢盘等搬进了课堂,也早已是家常便饭,这一切都展现了新课改难能可贵的探索,值得可喜可贺,着实令人欣喜振奋。但难免鱼龙混杂,沙砾惧下,有的音乐课在“热闹”、“繁华”、“多元”、“美丽”的掩盖下,丢失了音乐课的本色,超越了音乐课的底线,民主开放=越乱越好,陷入了音乐课的误区。看下面的课例:
课例一:《折纸船》,有位教师设计以旅游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然后让学生观赏一系列(多媒体出示)台湾的风景、建筑图片,如日月潭、蝴蝶谷等,请学生当小导游一站一站介绍,最后学唱《折纸船》。可惜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同学还没有学会,下课时间到了……
课例二:《彝家娃娃真幸福》,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便从情感入手,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学生也真正地动了起来,声音高而亮,课的后部分:学生手里拿着打击乐器,肩上背着大军鼓,脚底下踏着行进的步子,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敲敲打打,一会儿又跟着音乐打节奏,一会儿和着音乐做舞蹈动作,再一看学生们,闹腾的满脸是汗,好不热闹……
课例三: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教师没有告诉乐曲的名称,先让学生听,并为《四小天鹅舞曲》音乐片段命名,有一学生为乐曲命名为《小鸡跳舞》,教师称赞这是非常有个性的名字,并问学生是否有比此更有创意的命名,于是《鸭子跳舞》、《鸡飞狗跳》的命名接踵而来……
课例四:某教师上《云》,用了十几幅关于“云”的多媒体示意图,课上引导学生欣赏,穿插介绍有关“云”的科学知识,并朗诵了有关“云”的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心中的云……
课例五:《两只懒乌鸦》一课中,歌曲学唱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表演,一人扮演乌鸦哥哥,一人扮演乌鸦弟弟,一人扮演大扬树,若干人扮演风声,表演过程中,一些动作滑稽,课堂上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课例六:《快乐的小熊猫》,一位教师将各种画面编成动画形式,再配上《快乐的小熊猫》的音乐播放,学生上课犹如看动画片一般, 兴趣盎然……
以上课例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试图将音乐课朝着“自主、合作、探究”、“民主、开放”方向行动,从本质上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新的课堂教学现象,我们要进行冷静的反思,以矫正新课堂中一些不足和偏差。
课例一、二试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例三试图用“独特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例五试图用小组合作表演,实现新课程中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课例四、六试图用直观、先进的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显然,执教者的新理念意识是比较强的,教师意在通过一种学科和领域的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其广博的人文素养,体现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也值得提出一些疑问:
《两只懒乌鸦》让学生表演了,但学生在“笑声”中,能否体验到因“懒”酿成的后果呢?以及对懒惰的蔑视呢?《四小天鹅舞曲》的教学中似乎体现了高度的民主性及个性的承载性,试想之这首乐曲是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第四段音乐,其描绘四只小天鹅在银色月光下,在天鹅湖畔碧绿的草地上轻快舞蹈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也该是一个极具美感、生机勃勃的景象。虽不可否认,将乐曲命名为“鸡飞狗跳”的学生确实将乐曲溶入了个人情感,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思考,体现了一定的个性,但鸡飞狗跳与天鹅舞蹈相比确实缺乏美感,这种理解肤浅而又粗糙,与作者的创作意愿也相差甚远。《折纸船》、《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中,课的开始部分确实有新的教学思路和良好的导入情景,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细细品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堂课下来,学生歌曲学会了没有?这些活动就把时间打发得所剩无几总不是让学生们来撒个欢儿,热闹一下拉倒吧?纯粹为提倡以音乐兴趣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云》的教学中,老师和同学们吟诵诗歌、朗读散文,诠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溶入了相关学科,内容丰富,体现了音乐人文学科的属性。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并未真正注意音乐并使用音乐,只是在营造一种积极踊跃的气氛,学生的描述、表达和表现并没有围绕着音乐的要素,他们的语言不是音乐的,而更多的是文学的,课堂活动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快乐的小熊猫》的动画演示虽然刺激学生的视觉能力, 但无形中却扼杀了学生的听觉能力。要知道,在音乐欣赏中,听才是主要方式,看只能作为辅助形式。试想,下课后,学生津津乐道的是刚才放过的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音乐,连主旋律都记不清,不用说,这样的欣赏课当然是不成功的。这些只是纯粹表面上的、形式上的为兴趣而兴趣的教法。
可见,上面六种课例存在着一些偏差,概言之是:①过度追求兴趣体验;综合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有喧宾夺主之嫌。②过度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效果和实质;③活跃了课堂气氛,却插入了一些“非音乐”因素。其实,就音乐课而言,不光注重兴趣,还要尊重音乐;不光注重形式,还要注重效果和实质;不光追求热闹和开放,还要注重音乐的特征。
我认为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原则:师生都要尊重音乐性,怎样才能做到?
一、要音乐审美,但不弃知识技能
音乐新课标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新课标强调音乐审美体验,淡化双基教学,但并不等于不要双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
1、确立以审美体验为主,音乐知识能为审美体验服务的观点。音乐新课标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于首位,这是由音乐课的性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所以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对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要目的,学习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地体验音乐。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感的耳朵不排除先天的赐予,但主要是后天造成的。如果不是在后天的教育中掌握了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那么一个人所听到的就可能仅仅是音响而不是音乐,他也就难以进行较高层次的音乐欣赏活动。
2、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这中。事实上,每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对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一种素质,也是进一步学习音乐的一把钥匙。所以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教学的度。
二、重“身动”,但不轻“心动”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参与是指学生全方位、全身心的参与。既要有身体四肢――“身动”的参与,又要有心灵、思维――“心动”的参与。音乐活动是最生动活泼、最富有生命力的创造性活动。它需要活动主体精神与肉体、心理与生理的全方位参与。以上那些教师过于强调了学生“身动”的参与却忽视学生“心动”的参与,表面上热闹,而教学效果甚微。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有当学生“身动”、“心动”,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
1、重视学生在“心动”基础上的“身动”参与。托尔斯泰说过:“在自己心里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同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音调所表达出这种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可见,人的内心情感是需要外在表达的。音乐则以动作、声音等可见、可听的动态形式承担了人类情感表达的重任。因此,对于天性好动的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更多地需要学生的身体动作参与。例如,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身动”的机会,包括动口、动手、动脚、动体态,让学生参与创造,将自己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充分表达出来。但“身动”的参与必须是在“心动”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时学生的身体动作是内心体验的真实写照。
2、重视学生在“身动”时的“心动”参与。音乐教学强调蹦蹦跳跳、敲敲打打,交流讨论,即兴表演等这些“身动”的参与,但在某些情况下,更需要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这类心灵震颤的“心动”。特别在音乐欣赏中,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安静状态,但内心却在剧烈地震颤,被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音乐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表面上的“静”,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没有游离音乐外的喧闹嘈杂,更没有哗众取宠的虚假表演,惟有音乐浸润心灵的陶然沉醉……这样的“心动”才是音乐中高层次的动。
三、抓综合性,但不丢音乐性
音乐新课标提出了“提供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这符合现代教育的趋势。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把“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作为改革目标之一。以审美为主的音乐教育,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目的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音乐课的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不能离开音乐而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取代或削弱音乐在音乐课中的主导地位。
1、音乐课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中小学生接受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但是应该明确,音乐课的开放态势是有条件,有限制的,必须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体验、绚丽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学生探究的主要目标。这是音乐课的本质所决定的。离开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而用文学、政治、地理、历史等内容取代,那音乐课不成了变相的语文课、政治课、地理课、历史课或其他学科了吗?所以音乐课的综合,必须以音乐为本,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与音乐密切相关,必须对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有帮助,而不是干扰削弱音乐本体。
2、音乐课的综合,要把握好“度”。在音乐课加入其他学科的内容,或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都应该把握一个适当的“度”。超过了这个“度”,那就是画蛇添足。但一些教师曲解了综合的正确涵义,偏离音乐而在音乐的外围问题上大做文章,这就有可能改变音乐课的性质,把音乐课上成其他课。
四、激“兴趣”,但不失音乐性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兴趣决非音乐教育的全部。如笔者在第一次进行歌曲《两只懒乌鸦》的教学中,以“听、唱”为基础,“讲、思考”为中心,以“表演、看”为辅助手段,紧紧围绕旋律特征、速度、节奏、乐器、唱腔等要素而展开, 从感知→深化→升华。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再度创作和表演,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因此,音乐教学要回归到音乐本体上来,一切想象、感觉的产生还是由音乐而生,最终必将落实到音乐的语言、要素和形式上来,要把握音乐的“魂”――音乐的要素,音乐教学必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向、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把握音乐的“魂”不是要抱着知识技能不放,而是在听觉形成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加以渗透,那……我们应多一些塌实的作风,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盲目的追风。让音乐课远离“时髦”误区,远离美丽的“空壳”,远离哗众取宠的“新潮”……
上一篇: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关心”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