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关心”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信息社会的到来对整个人类社会,尤其是对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现代化信息手段转化为现代化教学手段 无疑对教育产生变革的影响。教育信息源经过信息通道进入到学校、社会、个人,成为一个即将实现的理想。这种理想将使孩子们通过各种信息手段获得庞大的信息量,里面所负载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有助于孩子们好奇心的引发,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想象力,是他们得到更多的自学机会和可供选择的教材。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这种教育环境氛围下,首先,我想到了教育理想的三个要点“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这三个观点是随着教育发展趋势而逐步形成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学会关心”了。因为它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关心自己,包括自己的健康;

                  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

                  关心社会和国家、经济、生态利益;

                  关心人权;

                  关心其他物种;

                  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

                  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这种教育思想包括了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具有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强调要让学生领取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是要求学生将来具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换言之就是“学习当以传统的儿童早期的好奇、好动和好创造为基础”;“学习应当以学习者能够作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为重点”……

这些观点弥补了以往教育的观点的缺陷,要求教师(组织者)和学生跳出只关心自我的小天地,培养他们具有勇于面对挑战的责任感、信心与能力。为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始宣扬一种和平精神,提倡一种和平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就是要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融合“理解、宽容和尊重”。

其实,“学会关心”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人文精神”的拓展;而我们宣扬的“和平精神和文化”也就是指“科学主义的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谈到这里我们不由的需要回忆历史;从17世纪以来,自然学科一直在“凯歌行进”,获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出现了一种科学主义的思潮,人们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的方法是无所不能,其他学科只有运用了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概念,才能提高其理论科学化水平。因此,心理学、社会学业以及其他的许多学科及研究者和学者都自觉不自觉的从自然科学那里借贷基本概念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科学化程度,而自然科学也采取来着不拒的态度,兴高采烈的君临它的新属地,犹如唐吉柯德对桑丘说:“我是你的主人,就是你的脑袋;你是我的仆人,就是我身上的一部分……”因此,教育走如了“目中无人“的境地;而“人文精神”的观点的提出“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让我接触到这样一个名词“教育主体”,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问题。

我们要做到科学主义的教育与人文主义的教育的融合。可是,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来实施“学会关心”的具体内容,我们思考了很久……我们力求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结构,我们尝试了很多的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要求了人的自身的发展,要求了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的建构是否合理。因此,出现了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方式,那就是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包含了三个观点;

一、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的对待社会责任

把这三个观点与“学会关心”提出的观点对比来看,我觉得三个观点是前者的丰富与深化。     不仅如此,前面提到的“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的教育的融合”落到具体的教学行为则是整合课堂教学,通过整合课程宣扬和平精神,即多学科的知识内容的整合。这样做,给课堂中的教学对象带来了新的联系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内涵,给课堂带来了创新、交流、协作与自主的学习氛围,是一种复杂且灵活的组合,是“多向”的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整和是综合姓的,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各学科的只是能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开拓、跨越、转换等多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具体论述,运用信息技术这中教学方法是在培养学生

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因为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接受学习”。具体操作者是教师,,由教师传授或是以呈示的方式知道学生学习概念,怎样使这种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呢?首先“组织者”作为学习的线索,要指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确认,然后师生讨论进行例证的呈示、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命令、运用与反思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使用信息处理技术使之获得答案。这样做不正是与“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吗?

    例如《蚂蚁》一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问“蚂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学生会回答“团结”;教师再问“从哪里看楚蚂蚁很团结?”,学生会经过讨论以后,举出实例,根据学生观察的蚂蚁集体参与劳动的情形,如抬重物进蚁穴;雷雨前的由低地势搬往高地势的搬家等等,通过这些例证交流与沟通,我们得出了具体的结论就是“具有合作精神和“组织观念”。这些例证是从自然学科的领域去研究和探讨的,怎样将我们前面提到的科学主义的教育与人文精神观点的融合呢?

    二、扩展教学概念的的范围

    在艺术课程中同样也有《蚂蚁》这一课,目的是要求学生画蚂蚁。在教师有故事情节的导言中学生进入了“昆虫世界”,然后大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与蚂蚁有关的知识,有从生物角度去介绍的;(蚂蚁有触角,它们用触角交流信息)还有从色彩与形状的角度去讲解的;(蚂蚁的身体是黑色的,它的身体是椭圆形)。接着大家观看网页中的图片,对比欣赏生活中“写实的“蚂蚁与”拟人化“了的蚂蚁;设问”你怎样为蚂蚁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后多人合作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学生会依据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环境的考察,还会从食物链的角度思考完成这样的作品。教学进行到这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的教学理念也在无声息的悄然渗透…………

四、丰富教学资源 

实际上最好的教学资源如果没有与使用这种技术相适应的教学结合,那么,这种教学资源就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我们必须作到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信息丰富的环境中,是对“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科书中心”的突破。学生在信息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去寻找、去选择、去加工、去运用,他们会表现的才华横溢,他们的个性能得到自由的发挥。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定一个恰当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要具有挑战性,可以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分组讨论确定搜集信息的具体目标,进行实施搜索信息资源等等,最后将信息整理形成结论来进行分析评价。

例如《长征》,课前教师先激活学生参与探索的内动力,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前搜集资料,如查询关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查询长征组歌;查询红军地图…….,课堂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分享,有的同学拿出自己描绘的地图;有的同学请老红军回忆当年,还有的同学哼唱长征的组歌。最后教师启发学生寻找可以共享的资源,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1、我们可以搜集主席诗词;2、可以学唱长征组歌;3、画场景;4、排演舞蹈;5、欣赏京韵大鼓《长征》,领略不同音乐题材的作品的魅力。在教学中出现了丰富的活动,学生的个性、智慧与天性都得到了张扬,每个学生都合适的发挥这自己的潜能。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以不再是教学生学习,而是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要以批判地精神对待这些信息。谈到这里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会接触网络,网络教育并没有克服笛卡尔式的精神与物质、身体与灵魂的对立。“软件与硬件的对立并未超越灵魂与身体的二元论,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二元的。人的身体本身就是软件,而不是一个无生命的的躯体,一个载物的硬件。”(科斯济夫斯基〈后现代教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52页)因此,从深层次的挖掘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网络教育所依赖的核心是“本源”的保留。

超越传统教学的“授受”范式,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多元智能得以张扬。信息技术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当然我们正视课堂和世界交融,选择与困惑并存。它的开放性、互动性使的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发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判断与合作。在这种知识观上,强调了教育要具有新的体系,教育应“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从民族的狭隘的观点转变为全球的观点,从强调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为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毛亚庆〈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谈论的这样多的目的是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新颖的学习平台,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尝试、探索、选择和创造。

总之,“学会关心“力图弥补”学会生存“的缺陷,是人们力图建构的一种新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要求学生跳出自我的天地,面对具有全人类、全球性质的挑战与问题。为此,我们希望教育在我们的努力下具有这样的理念教育是不同程度上改善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内部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因素,是将那些做值得称道并日趋导向理解他人的观念转变为一种普通的道德之心。




上一篇谈音乐教学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