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小学音乐论文:紧随素质教育轨向 探讨器乐教学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紧随素质教育轨向    探讨器乐教学                                                                                                                                                           螺岭外国语学校林文燕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音乐开始   进了许许多多的家庭,选择学乐器的占了很大比重。但如何让孩子们能永远喜欢自己的乐器,并从乐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敢于创新。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  爱每一位孩子,重每一位学生。       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良知。有了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使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以高而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象陶行知对学生一样“不带半点私心,半根杂草”的   的爱。要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我们每一位孩子,去发现他们身上的可爱之处。用高尚的情感去激发和感染他们,让孩子们感到爱的温暖,感到学琴的愉快和喜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很好的配合,很乐意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自然回家也愿意练琴了,同时也盼望着下次再与你见面。这也正如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还应该是一位懂的尊重人的教师。因为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种尊重的心理,儿童同样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我们要让学生喜欢自己而不畏惧自己,教师在学生回课时应先发现弹的好的地方,那怕在手型,坐姿上有一点点进步,一丝优点,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鼓动学生再接再厉,不断进步。在 指出弹的不够好的地方,注意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鼓励,消除学生的紧张感,用温和的态度帮助学生理解,   问题原因,分析克服困难,针对弹的不够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反复弹奏,不怕困难,并在每次弹完后,肯定有所进步,从而激励学生向更好更难的方向挑战。就正如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做一名耐心,和蔼可亲的老师,使学生敢于与你交流。肯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没有被强迫的感觉是教育学生的上策,那充满情感的语言和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对学琴的兴趣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其表现欲望        “兴趣”是最好成绩的老师,兴趣是人们集中于某个对象,并具有特定感情色彩的心理状态。兴趣是练琴的动力,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练琴的主动性,积极性来源于学习的兴趣,队作品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曲目,布置作业时力求针对性,合理性,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对练琴的兴趣就更浓了,那种超能力,不切实际的作业不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给学生照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伤害了学生。         其次,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总希望自己的能力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因此,教师在学生回作业时,应当一名忠实的听众。让学生把作品完整地演奏完,保证音乐的完整性。就算中途有错误,也不要轻易中断其演奏,让学生能自然,轻松,顺利完整演奏,弹奏完,给予及时必要的肯定,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演奏时出现的缺点,鼓励学生把缺点纠正,弹好,同时相信他一定能做到。在每次纠正过程中,不可能马上完全正确,教师应该对某个节奏,那怕是一个音或一个动作做的好都要及时给予表扬,推动他不断进步。 再次,教师可组织一些活动。如:音乐沙龙,小组交流等或积极带领他们出去参加各种大小型演出和比赛,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在各项活动中,能让他们在失败和成功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信心,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学琴也就不知不觉变成了有兴趣的学,主动的学,练琴的琴趣自然也更高了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养乐感,加强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音乐能激发人们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我们不能只顾学生的演奏技巧,应时刻提醒学生,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表达,用心去感受音乐,去找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就是乐感。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对音乐乐曲本身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准确深刻的表现。它是音乐表演艺术的灵魂。弹琴没感觉,犹如一部机器在运作。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弹琴并不是完成乐谱音符的过程,它在于把乐曲的内涵表达出来,达到一种美的享受。要想做这点,首先要经常鼓励学生多看书,特别是人文科学方面的书。比如:世界名著,心理学,唐诗宋词等。因为音乐中有画,有诗,有着一切的艺术的美。在教学中,要学生知道乐感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引导学生了解节拍的强弱规律。如此2/4拍是“强弱“等,在而明白旋律线发展的方向问题,如:一般情况下,向上变强,向下变弱。最后,按照乐  上的表情记号进行演奏,其他没有明确标记的部分按节拍强弱规律或旋律线发展的方向处理。在练琴时,不仅要提醒学生用心去听,去想,去体会,而且还要让学生边演奏边默唱,要有表情地唱,要从心理感到是最美的,最漂亮的,从一开始,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刻意去做这些强弱处理,慢慢地,学生就会逐渐过渡到自觉,自然的去表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进而做到人琴合一。 另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听好的录音,多看好的示范录像。以及对不同版本及不同演奏者所处理的不同之处。勤思考会总结,并能汲取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演奏中去,使演奏富于表情,富于生命。                                                         4   培养独立的思维,鼓励创新意识        音乐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同样,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要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没有创造性,没有独立的思维与表达,就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能要求学生单纯的模仿范奏。这样会抑制学生表现和创造的欲望,甚至会消磨他们新鲜的感觉,饱满的热情,        应当说,一首乐曲的产生得益于作曲家的创造,但演奏者在高度理解乐曲的思想内容,历史特征,音乐风格等基础上,充满激情的二度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带有演奏者个人的心理体验,个人感情表达,甚至创造性地表现原曲的思想内容等重要艺术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象往常那样对目前所学的乐曲进行范奏,教师可选择同一个作者,时代或一种风格,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目前的乐曲,引发相似的情绪,相似的风格体味从而激发二度创造的另一首乐曲进行范奏。这样可以营造他们独立思维,创造性演奏的自由空间。而不再是被动的模仿。当然,教师也可以把不同作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各种范奏的启迪下,形成自身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并以独特的音乐表达,最终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演奏特征。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各位音乐工作者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让每个学琴的孩子们,不再感到学琴的痛苦,不再含着泪水练琴。让学琴真正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快乐的一项活动,从而真正达到提高素质的教育。丰富孩子们的心灵,实现快乐人生。    




上一篇小学音乐论文:创设情境 发展情趣 培养情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