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题记: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作为教研员常零距离地参与过学校教师公开教学和教学竞赛的备课和上课,以下略取本人音乐课堂教学听后反思一二,希望对音乐老师有所启发,期待出现更精彩的音乐课堂。
三年级《牧童之歌》听后......
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是完成好综合音乐活动的关键。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精心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象观看一部精彩的动画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吴老师的这节课在音乐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上述特点体现得较为明显。
一、注重人文内涵的教学内容的重组。音乐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对音乐教育人文内涵的挖掘。在理念上提倡学科综合;在内容方面强调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等的联系。吴老师的这堂课以新疆哈萨克民歌编写的《牧童之歌》为基本教学内容,多处穿插了体现新疆风土人情的多媒体画面:首先展示了集声、色、象、形为一体的优美的天山风景图;接着又展示了配有《牧童之歌》的体现新疆牧民生活习俗的载歌载舞的画面。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新疆文化的印象,教师声情并茂地清唱了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进而教师展示自制教具、引导学生手拿摇鼓头戴新疆帽,伴随优美旋律和“特别的”节奏,体验了一回做新疆人的滋味,学生动得充分、学得快乐。以上内容的穿插,对学生用欢乐、轻快地声音唱好《牧童之歌》,表现牧童在天山脚下放牧时的愉快心情起到了铺垫作用。当学生放飞自己的想像沉浸在紧扣教材特点的意境中时,吴老师又适时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家乡南通。结合家乡“五成同创”的活动,学生欣赏了MTV《南通好家园》。学生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跟着唱一唱等,对家乡的真挚、热爱之情得到了自然流露。这也是新课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要求中所追求的。
二、体现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牧童之歌》这节课吴老师不仅较好地继承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如:运用模唱法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牧童之歌》,而吴老师在解决歌曲的重难点:直到学生把握附点十六分音符时,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先学唱歌,再学舞蹈,最后再边学边跳的教学模式。教师直接从歌曲中选择典型的节奏型,通过尝试学习拍打新疆手鼓,念歌词,跟着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学生初步掌握了《牧童之歌》中节奏的难点,这为顺利学好《牧童之歌》这首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吴老师在本课中重视学生的听觉体验,因为“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吴老师运用传统的听录音的形式,并结合现代“多媒体”共安排学生听了8遍。有开头为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兴趣和好奇的班杜拉的“大自然系列音乐”(之一);有老师范唱和磁带里的《牧童之歌》;还有体现人文拓展因素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及《南通好家园》。每次的“听”,教师都能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能够结合问题有意识地完整而充分地聆听,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觉和体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继而学生学会唱《牧童之歌》便水到渠成。
三、设计的教学思路自然流畅。就解决本堂课难点的来说,《牧童之歌》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及其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吴老师首先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知了叫”,即“知.了”;然后针对“ ”这一乐句“说(按节奏说歌词)”并“唱”这一乐句,唱时教师尤其提醒并指导学生“马”、“羊”唱得短而弱,“边”、“滩”唱时字尾快点。难点解决了,学会唱就不成问题。就整堂课的框架设计来说,开始部分展示的多媒体课件,展现了辽阔草原的美丽画卷:火红的太阳,绿色的草原,飞奔的骏马……幸福的牧民。将学生带入了《牧童之歌》歌词所描述的美妙意境。基本教学部分教师再握歌词、旋律、节奏、音乐表现等音乐意境要素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听一听――动一动――再听――学唱等,这一过程中吴老师注意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学生由“新疆”联想到家乡南通,在轻松和谐的美妙意境中结合南通的“五城同创”,学生们通过语言,发自内心的“跟唱”《南通好家园》,表达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这正是新课标所追求的情感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的美好境界。
吴老师的这一课,是规定时间内,封闭式备课参加市比赛的一堂课。总的说来上得较成功,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获得了市、区专家和领导的好评。然而,“教学有法,但永无定法”,吴老师这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课件的设计可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更为多样化;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活动可设计得更有趣;教学情境可通过教具的提供得到更好地渲染。
二、初一《茉莉花》听后......
数千年来,浩若繁星的民歌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之一,她那委婉优美、细腻流畅、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香飘四海,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还多次在国家级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如此经典的曲目,初一学生非常熟悉、倍感亲切,对《茉莉花》也有别样的情感。为了使《茉莉花》散发出其独特的育人魅力,次课不单只停留在一次课的“教”上,教师始终以“茉莉花”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发现――创造”的流程主动地“学”。如:利用《茉莉花》为主题,引出不同地区、不同表现形式与表现风格的《茉莉花》,将声乐、器乐、文学等形式综合,通过欣赏和比较,加深对《茉莉花》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激情,还使学生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增强对我国民歌艺术瑰宝的自豪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乐趣,接受音乐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也就水到渠成。
教师始终注意音乐课“音乐要素”习得等要求,同时,有机地将音乐与相关文化融合,适时向学生们简介了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种类、民歌的主要体裁,还提到民间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曲都和民歌有密切的关系,强调了《茉莉花》作为民歌且为小调的特点。学生们对于《茉莉花》的一些“背景知识”非常关注,教师又及时给予满足。比如:《茉莉花》的前身是《鲜花调》。学生还通过资料检索等多途径的学习,了解到各地的《茉莉花》歌词、风格基本相同;以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最具典型代表。
学生因为对于《茉莉花》这首歌曲非常熟悉,所以感觉很亲切。而当他们得知它的旋律还被用于歌剧大师普契尼的作品《图兰朵》时,更是惊叹不已。这充分说明:好的音乐和文化,既是本土的,也是世界的,它的本质代表了传承!
《茉莉花》香飘四海,她的旋律婉转优美,细腻流畅……
三“京剧进课堂”(《急急风》)听后......
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早在去年2008年2月,教育部就提出:将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中小学试点“京剧进课堂”。港闸区近30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了“南通市中小学京剧教学观摩培训暨音乐学科基地研讨活动”。我区二三工小朱峰老师代表港闸区公开教学了京剧中的锣鼓经―《急急风》。此次参训,收获颇丰:
一是音乐教师进一步加深了音乐“新课标”中的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把京剧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国家课程体系,说明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站在提高“软实力”的高度上推进课改,这对传播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更加有利。
二是通过观摩各县(市、区)精彩纷呈的“京剧教学展示”及专家的点评,帮助音乐教师走进京剧,了解京剧,真实感受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作为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国剧―京剧是一种综合了“唱、念、做、打”的多元艺术,不仅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诸种艺术为一炉,还需要学习者有相当的艺术天赋,更需要表演者有对历史与人物富于深度的思考、研究及把握。
三是增强了广大音乐教师“京剧进课堂”的意识。朱峰老师代表港闸区在现场公开教学中表现不俗,令人佩服。不仅体现在运用“中国式”圣诞老人出场的方式“导课”并巧妙地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运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这些难懂的“锣鼓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响应教育部“京剧进课堂”号召,港闸区音乐教师将学以致用:努力把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积极组织京剧教学研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上一篇: 让农村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走出误区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