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小班低段音乐课“三自”教学模式探究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高 静
注:由于文本格式问题,许多字符线条和网页格式不相符,请作者、读者们见谅。--站长
内容摘要: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班环境下低段音乐课中学生自主地决定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适度提高、减低,或稍稍偏离都是可以的;学生自助地选择学习的辅助方式 ――学习伙伴和学具;学生自己寻找并丰富音乐表现手段,从中得到自娱的目的;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什么是我们的目标呢?就是采用使儿童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的方法教授音乐和歌唱,培养他们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这种渴望将持续终生。音乐既不是通过智力的、理性的途径来学习,也不能用类似代数符号或是与儿童无关的文字书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是为他们铺设知觉体验的道路。要知道,一次单纯的体验能够使年轻的心灵通向音乐,直至终生。”
笔者探究的小班音乐课“三自”教学模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呢?概括地说,它是以人本思想为核心,以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意愿为前提,以信任和挖掘孩子的音乐天赋和潜能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原则,以让学生享受快乐和愉悦为最终目的的音乐教学模式。
那么“ 三自”教学模式在小班音乐课中被提出,有它的必要性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现在的教育界存在着教学观念的误区。无可否认,教师的出发点是良好的,但是教师事
实上并没有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而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瓶子、一个容器来灌,来塞。教师只考虑自己的情感,没有切身去体会学生的情感;教师只考虑自己的需求,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教师只考虑教材的要求,而没有从学生出发。“三自”教学模式则提倡教学要切实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人性面的合理需求,肯定学生的自主决定。教师应该是以学生的需求出发,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和快乐。因为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有使人类得到愉悦的社会功能。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愉悦,学会去创造快乐、寻求快乐是极其重要的。“三自”教学模式力求在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品格的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得愉悦,获得快乐的能力。
小班环境下的学生比大班学生空间自由度大,受外界的约束少,自我心理禁锢小。他们个个充满着幻想,对情感和自主有着强烈的需求。小班音乐课“三自”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和引导他们提高、 发展并完善本身所固有的、最本能的品质,改变以往以塑造和雕塑学生为主的思想,树立起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情感需求和自主需求,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健康的心理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小班教育环境是“三自”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为小班教育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即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班额人数减少后,教育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会得到重组;教育活动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等,以及师生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加或增强;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的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小班教育的特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与“三自”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因此,“三自”教学模式对于小班音乐课有着极其现实意义。
一、“三自”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想:
夸美纽斯认为,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志趣和心理特点,而强迫孩子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害了他们。就象一个人没有食欲,却又被迫去吃食物,结果只能是疾病与呕吐,至少也是不消化、不痛快。反之,假如一个人饿了,他就急于要吃食物,立刻可以把食物加以消化,容易把它变成血肉。在他看来,“教与学的行为本来是件自然的、令人高兴的和惬意的乐事。”夸美纽斯还特别提醒教师,“不应该因为学生不愿学习去鞭挞他们。因为,假如学生不愿学习,那不是别人的过错,而是教师的错处,他或者不知道怎样使学生能接受知识,或者根本没有这样去做。”
小班音乐课“三自”教学模式体现着浓浓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不强迫学生去学习,而是给他们权利自主、自助,最终达到自娱的目的。“三自”教学模式强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的人,使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在音乐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1 自主
这是从小班学生学习音乐时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做主的信心和能力。教师要开放思想,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去探索,即使学生碰到了困难也不是件坏事。给予学生学习、思考和进步的空间是何等重要啊。
2 自助
这是对小班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的探索。“三自”教学模式主张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室环境、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师为其提供的学习工具,自行确定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难易,选择学习伙伴和乐器等等。在教师的耐心帮助和精心策划下,学生可以像吃自助餐一样,需要什么拿什么,喜欢什么取什么。
3 自娱
自娱是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和结果,自娱更是一种自发的、高层次的心理愉悦的体验。音乐的形象陶冶着学生美的情操,音乐的表现释放着学生内心丰富的感受。随着音乐的流淌,学生间、师生间的情感达到了交融,美的体会更让师生情绪高涨,课堂充溢着最愉悦的情感,学生的音乐潜力和才能也在最自然的过程中被充分地挖掘和展示了出来。
二、“三自”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出必然有它区别与别的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认识特定教学模式的思想火花,把握实施过程中的策略要点,以便在教学程序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模式。
1、人文性
“三自”教学模式是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它从人性的基本要求出发,给予学生作为人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满足他们的真切的情感需求。小班低段学生好玩、好动,自控能力差,“三自”教学 模式的教学思想和行为都力求满足他们的年龄特征:即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学;也力求改善他们年龄特点中的不足:即教学过程增加律动性、情趣性、自主性和自助性,多变的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由于自控能力差引起的混乱和走神。能最大限度地顺着学生年龄的特点让学生得到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满足,本身就体现了人文性。同时民主、尊重、肯定,在此一教学模式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2、愉悦性
追求快乐是学生的天性之一,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和享受。“三自”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娱乐的形式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快乐、享受快乐并创造快乐。在“三自”教学模式的音乐艺术活动中,以满足学生追求快乐的需求为主要任务。“三自”教学模式还努力将学生的娱乐兴趣引向多元化,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
3、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核心追求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在现代教育中,首先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的。“三自”教学模式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师努力将学生处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和轻松和谐的学习背景中,使其个性得到张扬,聪明才智与优良个性以及音乐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三自”教学模式还力图打破课堂禁锢,将学生的手脚和思想的束缚彻底放开,学生可以轻装上阵,学得自由自在。
4、多维性
“三自”教学模式具有多维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可以是一个教学目标,也可以是几个教学目标同时并存,允许学生作出对教学目标的选择;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多维性,学生能够采用自助式的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学习和表现;教学评价的多维性,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合理的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的同时,对学生不够合理的或与教师想法有出入的行为加以理解、宽容,然后交流沟通,并给予具有引导性的、点拨性的评价。而不是草率否定,将其指责为绝对的错误,一打到底。
三、“三自”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
以前的音乐课被叫做“唱歌课”,教师是中心,学生被动地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师唱一句“太阳天空照,唱”,学生跟一句“太阳天空照”,眼神是茫然的、空洞的,表情是僵硬的、呆板的。这样的状态出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是很令人心痛、引人深思的。这种教授音乐的方式,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学生对音乐的激情在一点一点地降温,对音乐的感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一点一点地消逝。在音乐的学习活动中他们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对自身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能力没有自信,更谈不上去享受和创造心理愉悦的感受了。这种被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害处就是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其实,我们的教师有时太低估儿童理解音乐艺术的能力。柯达伊说:“让我们打破那种认为只有削弱了艺术的替代物才适合用于教学的教师迷信。儿童是最容易受感动、最热心于纯朴艺术 的,并且他们能够理解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是儿童们自然的天性、纯真的气质所决定的。”
“三自”教学模式克服“教师迷信”,给予学生充分地信任,从教学目标的决定、学习辅助方式的选择、表现手段的寻找、参与形式的决定和评价标准的树立五方面具体探讨操作时的基本要点。
A、教师 鼓励学生自主地决定音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而学习目标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主的心理效应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他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策划学习方法,细心体会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最终得到学习愿望的满足。而学习愿望的满足带来的是自信和快乐。
1、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意愿和能力调整学习目标,适度提高,适度减低,或稍稍偏离都是可以的。
例如在教唱歌曲《小雨沙沙》时,教师的拟订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出现了简单的二声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聆听二声部产生的协和美,并与单声部进行直觉上的比较,让他们欣赏并乐于表现二声部,然后再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学唱二声部,和想唱第几声部。这样的民主激发了学生演唱的欲望,改变了教师指定或强迫演唱的被动心理和逆反心理。此时的歌声是从心底流出的,是真切的甜美,而不是僵硬咧嘴带来的歌声效果。
在双语音乐课《节日快乐》教学目标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上沿教学目标和下沿教学目标,这其实说明了教师已经树立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调整学习目标的教学理念。这样,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会得到平衡,不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得累”。
2、允许学生增减学习内容,既可以丰富,也可以简约。在学习歌曲《谁唱歌》时,教师启发学生在学会用中文演唱的同时,利用已学过的英语单词,创编英语歌词并演唱。这样的音乐学习目标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创作,可以获得创作后的喜悦。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有困难。教师对学生说:“愿意用英语编歌词的到左边组,愿意用中文演唱并用动作表现的到右边组。”两组的学生都很快乐,因为教师承认了他们选择的学习目标,并肯定了两种学习目标各有其价值。在两组学生的汇报表演中,对方组学生表演激起了学习的热情,学生开始确定新的学习目标,不会英语演唱的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没有用动作表现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只有想要的,才是最好的。新的一轮学习高潮在自发中进行着。
在允许学生增减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修改教材内容。歌曲《比一比》中有一句歌词是“我们小朋友呀,比美丽,比健康”。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我们小学生应该比学习,比健康,而不应该只停留在比外表的美丽。学生的思想火花在闪烁,健康又良好的审美在对一个词语的质疑中体现得大胆又真切。教师极大地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鼓励他们修改歌词,不“唯书”,敢于大胆实践自己的想法。对自己修改过的歌曲学生有了感情,唱起来格外动情。
3、学生可以选择教材。教师给予学生演唱他所喜欢歌曲的权利,并满足学生渴望在课堂上适当引进流行元素的要求。如《校园歌曲》中有大量优秀的儿童歌曲,题材来自新时代的小学生,音乐元素新颖、活泼、时尚,学生喜闻乐唱。如《一年级的小男生》描述的是刚上学的小男孩的形象,歌词诙谐、幽默。“老师呀老师,请你别生气,我才刚上一年级,一年级的小男生,活泼顽皮又淘气。你教我们学生字,我在幻想开飞机,你教我们讲卫生,我满身沙土满身泥。”“作业本上开大炮,列队集合看不起,课外活动铃声响,操场上踢球最积极。”贴近生活,活脱是一个男孩的生活写照。在歌曲第一次播放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包括平时最不能安静的男生,都竖起耳朵,很专注地聆听着。然后在歌声嘎然而止的时候,学生强烈地要求教师能不能教他们演唱。等学会了,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教师“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因为歌曲说到了学生的心坎里,是他们的心声,演唱和表现会给他们带来宣泄后的快感和轻松。仿佛在说“老师,我也是这样的。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就像我演唱的歌曲中的小男生。《网络战士》是一首流行歌曲,却有小学生喜欢的内容和节奏。衬词的大量反复减低了歌曲的难度,也满足了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偏爱的心理。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进优秀的流行歌曲,并顺势利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新时代的音乐教学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添现代的气息。
B、教师帮助学生自助地选择学习的辅助方式 。
学习的辅助形式良好利用能使音乐的学习过程变得顺利或出现亮点。“三自”教学模式就利用小班教育的优越性,让学生自助地选择学习伙伴,使学习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展开。现在的学生学前教育比较到位,有很多学生都会一样乐器,“三自”教学模式从这一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助地寻找一样乐器做为辅助工具,帮助自己和伙伴的音乐学习。教师还利用小班环境的特殊性和合理性,充分创设情景。学生可以创造性利用硬件,加强学习过程的情趣性。
1、学习伙伴的选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其实是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之一。因为学生具有与他人交往、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等方面的需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他们创设生生交往的机会,共同组成集体网络,以求产生学习中的“共生效应”。在《小雨沙沙》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安排的律动内容是小雨和种子的不同情绪和动作,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伙伴,在原有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表演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在《两只小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与好伙伴随着音乐模仿小 象漫步河边,见面握手的友好场景。学生间的友谊在歌声的表现中得到了增加,课堂气氛越来越融洽和谐。德国民歌《赛船》的旋律是很熟悉的,学习过程比较顺利。教师就设计一个由两学生合作的划船比赛,在其余学生的激动的演唱中,参赛选手组成小船形状,配合默契地往终点奋力划去。兴奋点在体育项目与音乐歌声的结合中到达了最高点。不论是同步式的合作还是配合式的合作,由于合作伙伴的选择是自主的,学生的表现显得那么的天衣无缝。
2、学具的选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乐器,使自己音乐的学习更为顺利。《布娃娃弹琴》是一首极富童趣的三拍子歌曲,作者巧妙地采用了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手法,恰当地运用了四分休止符,自然形象地描绘了“叮咚”的琴声和布娃娃弹琴的可爱形象。在学会视唱以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铝片琴、钢琴、电子琴以及打击乐器,学生自己选择一样乐器进行表现。学生在铝片琴敲打中体会到了四分休止符的效果,在电子琴的三拍子节奏中加强了强弱感觉的体会。
在为歌曲伴奏时,对打击乐器的选择也表现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三拍子的歌曲他们喜欢选择三角铁、碰钟等,两拍子的歌曲他们一般选择木鱼、铃鼓和双响筒。教师对他们的选择加以引导,但不做任何强制性的规定,以免局限他们的思路。
3、利用身边的环境和硬件,增加音乐的情景。在校园内、教室里有着许多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硬件,如彩色方凳、长毛玩具抱枕、多媒体软件以及活动的空间。学生自助似地使用已有资源,发展想象的空间,用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音乐内涵。如我在教唱英语歌曲《My little baby is going to sleep》时,让学生怀里抱着可爱的长毛玩具,想象自己抱着的是一个婴儿,他正要睡去。学生真切感受到怀里的抱枕,比教师空洞地说教有更为直接的感受,小女孩的细腻情感和小男孩的大大咧咧都在歌声中一览无遗。在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时,教师设计让学生用彩色方凳自由组合搭建起了一个个小青蛙的家,学生扮做小青蛙,在外面四处寻找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美丽的家的教学环节。学生在音乐声中学着青蛙一蹦一蹦地跳回自己家的时候,脸上的微笑漾了开来,很有种真实的安全感和温暖感。
C、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寻找并丰富表现手段。
音乐是表现艺术,它必须通过人声歌唱、乐器演奏以及包括指挥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欣赏者,以实现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音乐表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质的艺术活动,因此需要有多种表现手段加以诠释才会显得丰富,更有深远的价值。
“三自”教学模式激励学生自己寻找并丰富表现手段,允许学生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反馈学习结果。
1、激励学生寻找并丰富表现手段。歌曲《太阳》是一首四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的四川民歌,旋律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节奏平稳,学生容易将歌谣般的歌词唱好。在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演唱以后,启发学生大胆设想丰富歌曲的音乐内涵的方法。学生想到了律动,表演唱,还想到了为歌曲填加一个二声部。教师根据学生找到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一一尝试,并进行类比,体会最佳的手段。尤其是尝试二声部演唱时,教师帮助他们设计简单的和声。在双数小节中将“la”和“re”组成和声音程,为歌曲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唱好这样的和声音程,难度的掌握过程具有挑战性,而逾越了难度的结果却有成功感。
一年级歌曲《火车开啦》是描写火车在急速奔驰,火车司机开动火车的自豪心情的歌曲。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对火车从启动到缓行到加速,然后渐渐走远了的场景并不陌生。教师在教唱前已铺垫了节奏速度的变化练习,所以在学唱会了歌曲主旋律的时候,鼓励他们利用生活经验为歌曲丰富表现形式,并加以尝试,确定最佳方案。学生跃跃欲试。在汇集了多数学生的方案后,以开头加上火车开动前的汽笛声,为二分音符,用“呜”哼唱。然后进入歌曲主旋律,在歌曲的结尾处理成重复和渐慢的方法,使歌曲在描写生活场景中显得很完整、很丰富。
2、允许学生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反馈学习结果。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能力各有所不同,教师不强求每一位学生都保持在同一层面的学习反馈水平。学生在听懂了、学会了之后,以跟着教师一起唱的形式,或超出教师所表现尺度的形式,或者是以低于教师要求的表现尺度的形式等多种表现方式并存。即便学生以看着教师和其他学生表演,报以真诚笑容的形式,也是一种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表现手段。
D、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决定的参与形式。
参与形式是学习活动中知行协调的过程,也是自主意愿的最显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强迫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尊重学生的任何参与形式和决定。例如,上课时的坐姿,学生可以坐在位置上,也可以坐在地上,或者围着老师聆听音乐,做节奏练习和律动。教师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努力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还力图把“动”引到音乐学习中来,改变传统的坐着不动学习的单一形式。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力图让学生处于他们认为最舒服的姿态中学习音乐。(除演唱歌曲时的姿态应为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各种有规律的动作,都可以称为律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人机体的律动有共同和内在的联系,它们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都有概括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活动的表现性质。《小牧民》是第三册上的一个集体舞,是让学生初步接触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学做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对于男孩他们喜欢蒙古族舞蹈中粗犷的动作,在动作中充分展现了威武活泼、扬鞭催马的形象,可对挤奶的动作有点扭捏。教师鼓励男孩根据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内心的感受。
有些男生不喜欢跳柔柔的动作,认为是女孩子的舞蹈,教师允许他们自选参与方式,允许他们游离在律动的环境之外,以别的方式参与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包括拍手、跺脚、甚至投入的表情。教师热切鼓励那些喜欢用音乐来表现音乐内容的学生,让他们做主角,充分表演。同时也不冷落选择当配角,以听、看为主的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
学生在教师的宽容和欣赏的教态反馈中,对参与形式有了越来越多的体现。
1、 热心参与点。在学习音的高低的时候,学生已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关于音的高低的例
子,所以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刚提出,学生就踊跃发言,还用实物发出的声响演示。所有的学生都关注这个热点,都选择了这个参与点。
2、选择有趣的参与段。我的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是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歌曲虽然很优美,但是节奏缓慢,旋律起伏不大。当时开课又在下午,唱着唱着,学生的眼睛越来越无神,真的跟歌曲所唱的一样,快睡去了。我很着急,绞劲脑汁想法子挽回。这时我放了歌曲《一年级的小男生》的伴奏带,所有的学生都被唤醒了一般,精神抖擞,又唱又跳,全没了睡意。这堂课虽然人没有成功,但学生对两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反映让教师更清楚“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他才会参与,才会投入。”
E、教师启发学生树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习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达标度。作为小学低段音乐课,它的教学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在音乐中获得快乐。强调学生自我情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低段音乐课的重中之重。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常常会表现出自己的喜好和冷漠,这是正常的,也是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教师在“三自”教学模式中,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评价标准,表达自己的情感。
基尔伯特海特在其《教学的艺术》一书中说:“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一声出自内心的笑,那么这一天的教学就白费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是最有体会的。一堂课安排得合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那么最欣慰的反馈就是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笑脸来自与教师的精心设计,更来自与音乐本身的魅力。正如格罗塞所说:“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有着一种情感因素--艺术里所具有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 。”因为音乐的愉快激发了学生的愉快情绪。
1、 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自评标准。因为学生的实际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
的检测中,帮助学生树立从自我已有的水平出发,有进步、有获得、有体会、有感受的,不论层度如何,都给予肯定和欣赏。“三自”教学模式提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因为良好的自我感觉就是自信、自我欣赏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有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好的教学是让学生无数次地体验到成功,而不是屡尝失败的滋味。
2、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评他标准。现在的学生应该是比较会欣赏自己,但对别人比较苛求。
“三自”教学模式的教师以自身的宽容和乐于肯定他人,欣赏他人的行动,感化学生,启发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学生渐渐树立起了合理的对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标准。其实对他人的欣赏和宽容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是“三自”教学模式所推崇的。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优秀、成功,懂得与人分享快乐的同时,也会对自身做出合理的评价。
四、“三自”教学模式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自主是有组织的自主。自主不2、 是自流。学生毕竟年龄还小,3、 比较幼稚,4、 需要教师的扶植5、 和帮
助。教师有民主的指导思想、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活泼多样的教学实践,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学生有利的、合理的决定,固然重要,但对于不合理的因素和想法也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加以疏导才行。教师提倡“自主”,给予学生“自主”,但决不是一放到底,什么都不管。教师在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中,有组织地让学生完成自己的意愿,体会“自主”后的成功。这与教师所起的点拨作用密不可分。以鼓励、疏导的方式对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决定加以评价和引导,期望逐渐找到和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是“有组织的自主”的写照。
2、自助是有指导的自助。利用软硬件的能力既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指导,更多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累。教师通过周密的安排,精心的设计,以及语言和行动上的牵引,指导学生获得利用已有资源的能力。正如夸美纽斯认为的,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这是十分必要的。他说:“假如教师叫学生去学习,却不先向他们彻底加以解释,或指示他们怎样一个做法,当他们初次试做的时候不去帮助他们;假如他让学生去苦干,干不成功便发脾气,这从教师方面说是残酷的。自然的教法与此不同,它告诉我们,叫我们对于弱者没有充分的力量以前要有耐心。”
3、自娱是有要求的自娱。自娱不是自纵。快乐是自娱的集中表现。但教师真的知道学生的快乐是因什么而快乐吗?是因为音乐本身的美被体会后的快乐,是因为对音乐的表现再次创造了美的快乐,是因为学生对音乐的诠释给别人带来了快乐后的快乐,还是因为与音乐无关的内容让孩子们快乐。是建立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的,我想自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的组织、指导。小学低段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教师要启发他们提出一定要求的关于快乐的衡量尺度,然后,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心去体会,去达到。
正如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阐述的:“我们对存在理想模式的观点开始产生怀疑。尽管有的教学模式乍看起来似乎颇为诱人,但由于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为适合于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上。”小班音乐课“三自”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并不成熟的教学模式,会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从而日臻完善。
参考书籍: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曹理 何工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理 何工
《教学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李如密
《外国儿童音乐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立梅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及作者版权所有,不经授权,不许转载
上一篇: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塑音乐新课堂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