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山东 孙莉 杜存锋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良好思想品质,具有很大作用。虽然音乐教育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整个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却是不很完善的。在当今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两种不同的改革道路,一条道路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另一条道路是: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去改造中小学音乐教育。这两条道路,必将把中小学音乐教育引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上去。那么,中小学音乐教育向何处去?这是摆在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模仿专业院校,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
中小学音乐教育究竟向何处去?这取决于我们能否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支认识我国国情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性质。何去何
从?这是每个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若是沿用音乐院校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去改造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那么,中小学音乐教育只能面向全国的局部城乡、局部地区、有限的几个地区的中小学的学生。它所把握的只能是向专业音乐教育靠拢、与专业音乐教育比齐的方向,它所掌握的乃是培养音乐天才的教育路线。由此而来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过分重视专业音乐知识,忽视音乐文化素养;过分重视音乐技能训练,忽视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过分重视少数音乐尖子学生,忽视广大学生普遍提高的局面。这样的改革前景究竟意味着什么?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偏面地强化了艺术比赛、艺术节等形式的作用,只注重了比赛的结果,而忽视了艺术的主要功能――育人功能。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主力军――音乐教师,也被卷进比赛的漩涡,放松了对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性的研究。而我国的音乐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把学生培养成德、知、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保证之一。基于这种现实,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促进教学改革向更高的水平、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就成为音乐教师不可回避的尖锐问题。但在各种比赛的高压下,学校又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训练,音乐教师只得利用每周仅有的一、二节音乐课(小学两节、初中一节)来排练节目,以应付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久而久之,音乐教师也就形成了教学工作上的“隋性”。音乐课本只不过是有本而无课,偶尔上几节课也是“街头流行乐,师生乐呵呵”。
鉴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难以解决的。但我们能够解决的是我们的自身问题:即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机会来给自己充电、加压,以促使自己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才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乐学、会学、主动学,从而提高其整体的素质。
二、适应国情,重视审美教育与能力培养
若想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就必须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性质,采
取适当的措施。也就是说,必须使中小学音乐教育面向所所有城乡、所有地区、所有民族的学生,必须把握普通音乐教育这个大方向,掌握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空虚根本的教育路线,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反音乐作为自己终生的生活需要,成为高素质的音乐爱好者,而不是把音乐作为他们谋生的手段。沿着这条道路改革,不是不需要乐理知识,需要包括识谱技能在内的更多、更强的音乐审美技能,当然,我们更不是不需要培养音乐尖子学生,而是需要在全国青少年普遍提高音乐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出来大批音乐尖子学生,这是我们一直期望的光辉前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首先,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形象、艺术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与表现,并在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音乐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其次,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其目的是普遍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最近说:“现在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得,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必须下决心进行课程改革,教材、教法、考试的发展改革,从各个方面推进素质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发展动力,而“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双重的力量”。当前,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大力开展创新精神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显得至关重要。
中小学阶段,创新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它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于所有教育活动中。
音乐可使校园生活变得更加活泼有趣、充满生机,从而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其它知识;音乐可使学生获得更加有序的思维方式的技巧;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音乐是成功与喜悦的无穷源泉;音乐训练可赋予我们一种积极想象与创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和谐地发展,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不容置疑的是: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
摘自《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6
上一篇: 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