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郑莉
体验是针对情感而言的,体验的不断积累量变为情感的丰富与升华,关注体验便是关注情感。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成长的课程教育中,音乐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弥漫着情感的音乐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丰富情感,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最终通过“审美”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重视体验的独特性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个体的存在,忽视对人情感的关注,忽视每个人情感体验的独特性。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答案、统一体验,这种大一统的趋同教育,造成缺乏个性、缺乏创新的局面。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简单的树叶尚且如此,何况结构精细、情感复杂的人呢?就是外形极为相似的双胞胎,内在因素也截然不同,更何况人的感觉、情绪等细微变化了。
二、重视体验的过程性
体验是在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过程就谈不上体验,尤其是音乐情感体验。学生在听赏、表现、游戏、律动、创造活动等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接触音乐的同时,便接触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学习音乐的过程,便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直接与音乐作品释放的情感碰撞,在音响的流动中,在主客体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吸收、融合、升华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使音乐释放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振,使音乐诠释的乐思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奔涌,让起伏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小鸟般地飞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几个原则:
1、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
2、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
3、不要用成人化的方式代替学生的学习;
4、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意:
1、多倾听多感觉,没听够10遍不要开始设计教案;
2、多思考多参照,不要围着一本教参打转转;
3、多收集多积累,做一眼不断喷涌的清泉而不是一桶死水
; 4、多学科多角度,广博的知识结构才能顺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凡听过李存老师的《黄河》欣赏教学的人,无不切身感到,这40分钟背后浓缩着教师几十年的审美心理积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只见他潇洒地挥动着双臂,在简短的语言提示下,迅速将学生带入一个思绪奔腾、遐想万千的情感世界,其感人的艺术魅力激励着所有在场的人,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心灵都顺着教师手指尖传导出来的引力,自然流淌进“奔腾叫哮如虎狼”的黄河激流里,在气势宏大、起伏跌宕的黄河与灾难深重、团结抗挣的“黄河”中,使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在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撞击。这里没有“教参”的痕迹,有的只是教师对作品从音响到总谱的理解与亲身体验;这里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有的只是浑然一体的作品风格与人格魅力;这里没有牵强的即兴发挥,有的只是充盈着教室的激情与浸满眼眶的泪水。师生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间,共同经历了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这一“过程”将记忆终生,这一“体验”将永驻心灵。
上一篇: 音乐课如何“静悄悄”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