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邓 红 长沙市雨花区少年宫
内容摘要:
课堂合唱教学作为让每一个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却因为种种原因被老师们所忽视,本文分别从合理运用和拓展教材,循序渐进渗透合唱意识、善于发挥情境教学之能,简单轻松培养合唱兴趣、充分利用器乐教学之便,稳步提高合唱能力、深入挖掘歌曲内涵,春风化雨般提升合唱水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课堂合唱 合唱意识 合唱兴趣 合唱能力 合唱水平
作为一门艺术,合唱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的音乐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的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合唱教育是能用较少的经济投资 ,使最多的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方式,是一种经济、简便、最为普及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形式。2011版音乐新课标在合唱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3――6年级的“学段目标”里提出要增加合唱的分量,在“实施建议”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里特别强调:“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
课堂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每一个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它能让孩子们在歌唱中得到美的熏陶,在群体中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责任感,从而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树立终身喜欢音乐的愿望。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国内外合唱团风起云涌,合唱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合唱交流的机会也不断增多,多声部尤其合唱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所重视。
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合唱合奏内容,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有不少流传久远的优秀的儿童合唱歌曲,而修订版的音乐教材则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渗透合唱教学的内容。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由于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在教学时只教一个声部,合唱成了齐唱,有的干脆就跳过去不教了。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放弃。
在常规音乐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时,一个声部总易受到另一个声部的干扰,一些学生虽然唱的自己声部的唱名,但音高却是对方声部的。我们形容他们在说旋律,而不是在唱旋律。如果合唱时学生连音都唱不准,那就谈不上什么美了。音准成了他们学习合唱的首要问题。在小学,课堂合唱教学又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的难点,而在小学起始年级进行合唱课教学更是难上加难!怎样才能上好音乐课中的合唱课呢?怎样才能解决好双声部的音准与平衡呢?如何又能循序渐进的开展好课堂合唱教学呢?
一、合理运用和拓展教材,循序渐进渗透合唱意识
我们所使用的音乐教材基本上都是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原则。就湘版音乐教材来说,从入学第一学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安排具有合唱素材的内容,如合唱歌曲的欣赏,如活动《旅游路上》《农场的早晨》等,都是以多声部节奏为旋律伴奏的形式来渗透的。二年级则是借助柯达依手势在歌曲中增添几个音程来丰富歌曲。三年级开始正式进入合唱,但是以简单的填充式合唱为主。四至六年级合唱的比重逐年增大,每学年都有十多首合唱内容。童声可以分为7-8 岁的童声前期和 9-12 岁的童声成熟期,其中处于童声前期的孩子音乐听觉敏锐,模仿力强,音色的可塑性也强,处于最佳合唱前期训练的年龄,对他们进行多声部听唱感知和和声听觉的训练,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音乐实践是很有价值的。从教材的分布来看,合唱从生动形象的多声部节奏入手,再借助柯达依手势稳定音高,然后以轮唱或填充式合唱过渡,最后在四年级开始正式的合唱,五六年级不断增大力度,这种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既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现规律,又为合唱的正式介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的合唱意识更强,就必须不断的强化巩固,如果仅仅靠教材上的内容还远远不够,音乐教师还应多给孩子们听赏合唱的歌曲,另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上的一些简单经典的歌曲进行改编。比如:给歌曲《母鸡叫咯咯》加入小鸡或母鸡的有节奏的叫声“叽叽 叽”“咯咯 哒”等;歌曲《小雨沙沙》加入“沙 沙 | 沙沙 沙|”的雨声;像《游子吟》等具有较多长音且情绪柔和的歌曲,可以加入相应拍数的句尾旋律的填充式二声部;像《两只老虎》等曲式比较规整的歌曲,则可以把它变成有趣的轮唱。
总之,教材给了我们如何循序渐进的进行合唱教学的思路,我们合理的运用教材,并拓充教材,不断强化合唱意识,使合唱教学水到渠成。
二、善于发挥情境教学之能,简单轻松培养合唱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尽量将歌曲放入情境之中,将不同的声部想象成不同的角色,增添歌曲的趣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母鸡叫咯咯》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鸡妈妈要下蛋了,小鸡在为她鼓劲加油呢;《月圆曲》就可把两个声部比喻成月亮和星星的游戏;《撒尼少年跳月来》就可以设计一个阿诗玛与阿黑哥的对歌等等,只要老师善于发现与想象,把多声部的学习放入情境之中,而不是一遍一遍反复的枯燥的唱,那么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另外,合唱兴趣的培养,还可以从孩子们喜欢的一些广泛流行的歌曲入手,如《吉祥三宝》、《月亮之上》、 “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歌曲、青歌赛的合唱如《青藏高原》等适时让学生聆听,边听边启发学生的画面感,分辨出不同角色的声音,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体会合唱巨大的感染力与丰富的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器乐教学之便,稳步提高合唱能力
合唱教学最难解决的就是合起来的音准问题,经常分声部唱得好好的,一合起来就跑音跑调。可以利用钢琴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同时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练唱时让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弹奏第二声部,或反之。在合唱时,钢琴尽可能弹和声,或者轻轻跟着较弱的声部,否则就会出现向一个声部倒的现象。
简易乐器进课堂的推广,给合唱教学带来很多便利。乐器一般都有稳定的音高,学习合唱时,可先让学生用乐器分声部演奏旋律,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两个声部中一部分演奏,一部分演唱,大家互相聆听,演唱的同学尽量跟上乐器的音高,有乐器的辅助,音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简易乐器伴奏有一些弊端,一是有调的限制,二是容易造成学生的喊叫现象,声音控制不好,所以,当学生音准基本稳定后就尽量减少乐器。当然,如果根据歌曲情绪的不同,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不同声部伴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能让学生容易听辨,声部的学习更容易。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竞赛中,来自厦门松柏小学的徐欣老师就是凭借自己娴熟的小提琴演奏技艺成功的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合唱课。徐老师在《田野在召唤》的教学中,利用自身的小提琴演奏低声部,与事先录好的高声部电声音乐形成音色上的对比,不但让学生很容易区分高低声部的旋律,而且让学生体会两个声部不同的音乐情绪,再有徐老师利用小提琴的灵便之特点,在学生合唱时边拉琴边游走在低声部之中,使所有学生都能轻松的找到自己的音,两个声部合得轻松自然,当然,徐老师自身超强的音乐感受,大胆夸张的音乐表现以及连专家评委都大力欣赏的教学幽默都为他的成功增色不少。
无论是钢琴还是简易乐器亦或是其他乐器,都只是合唱的辅助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学生的音高音准。要想唱好,先还是要听好。所以“聆听”是合唱中极其重要的,既要聆听乐器的音色音准,还要聆听声部之间的和谐,多听多唱多记,一步一步提高合唱能力。
四、深入挖掘歌曲内涵,春风化雨般提升合唱水平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在《儿童合唱队》一书中说: “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 。在合唱教学中,很多老师过于强调声音的位置、气息,不去挖掘歌曲的内涵,学生越唱越觉得枯燥无味,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合唱效果。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把歌曲的情绪处理好,学生的声音就自然而然的美了,歌曲的强弱快慢也就顺理成章的呈现出来了。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内心起歌” , 启发学生学会处理、表现歌曲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歌曲的情感化为自己的心声, 引导学生用心歌唱、用情歌唱,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美的愉悦,被音乐的情感所感动,与音乐浑然一体。比如《月圆曲》,首先启发学生想象歌曲的整体意境,皓月当空的夜晚,宁静而舒适,空气清新,深深的吸一口气,像说悄悄话一样美美的唱出来,千万别惊醒了睡梦中的小宝贝,天上的星星是月亮的孩子,月亮妈妈温柔的看着星星宝贝,星星宝贝却调皮的眨着眼睛,我们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来唱月亮妈妈的歌,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唱唱星星宝贝的歌吧!我们一起为睡梦中的孩子送去我们的祝福吧!相信在这样春风化雨般的启发下,孩子们的声音自然会美美的。
每首歌都有它的意境和音乐形象,我们音乐老师只要善于挖掘,用情绪的表现来引导学生的歌声,一定会事半功倍,学生合唱的水平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合唱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润物细无声的渗透,需要我们不畏艰难的坚持,相信有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形成一个“人人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喜人局面。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曹理等着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郭声健着:《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5、湖南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网音乐论坛
上一篇: 学习新课标 努力优化音乐课堂之精神环境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