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田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摘  要]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通过长时间的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我逐步发现情境的预设引发,文化的结合联接,音乐的意境内化,以及联想的创造诱发不失为一种追求。


  [关键词]引发  联接  内化  诱发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求学生模仿CD里的童声范唱,却发现学生的歌声中总缺少一点东西,我想这就是“情感”所在。每一首歌曲都有特定的思想和地方特色,作为音乐教师不是仅仅教唱歌曲,而是指导学生通过演唱来了解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境。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丰富、内化学生的情感,让音乐课焕发生命力,切实在课堂中达到预期的情感体验价值目标?我在六年级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


  一、情境的预设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要达成的目标,精心设计一个个情境,用“情境熏陶”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在情感的世界里陶冶情操,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在备课时首先把学生引入适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去体会作品。


  六年级第三单元《北国豪情》,围绕北方的民歌,让学生体会北方民歌的宽广、豪放之情。教师根据单元的特点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真正体会北方民歌的特色,在演唱时也能表现出北方民歌的韵味。这里我采用了一看、二说、三听的方式,力图引发学生的体验。一看,就是看我们祖国北方的大好河山,那里的地理位置分布;二说“,就是向学生介绍北方的风土人情,革命老区的状况,请学生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北方的知识;三听,从一些典型的北方民歌,让学生对北方的音乐有初步的印象,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从而用心去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情感。


  二、文化的结合联接学生的内心体验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非艺术学科的多种文化蕴涵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之中,所以它与其他文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上音乐课要改变长期以来的单一教学,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综合听、唱、拓展知识,把一节音乐课由预设到接触再到掌握,层层推进,让课堂扎实有效


  六年级第一单元《七彩桥》,学生不了解”广交会“,不能体会歌曲《迎宾曲》所表达思想感情;学生不熟悉广东音乐《步步高》,也就不知道在歌曲《迎宾曲》与《步步高》的联系,由此可见音乐风格与地方风土人情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中通过观看”广交会“的图片,了解每年一度”广交会“的场面,熟悉巩固五年级《步步高》的旋律,能哼唱出《步步高》的旋律,二者结合欣赏歌曲《迎宾曲》,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可帮助学生形成”通感“,从不同角度获取多种信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与多种文化的迁移,在迁移中感受与表现。


  三、音乐的意境内化学生真情流露


  音乐的审美感知是以听觉为基础的,因此,”听“应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正如《课标》中指出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教学六年级第三单元《故乡恋情》这首歌时,歌曲是一首通俗歌曲,而且多次出现后半拍起、变音记号,如果把这些难点单独提出来练习显得很机械,好在虽然歌曲节奏难掌握,但旋律朗朗上口,带有典型伦巴舞曲四四拍节奏,学生很喜欢,所以我采用了”导入──初听──音乐记忆──学唱歌──学唱歌词──歌曲处理“。 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从而导入新课《故乡恋情》的学习,然后初听新歌,感受体验歌曲情绪。第二层,让学生反复倾听、模唱歌曲的旋律,感受音乐内在的强烈节奏,感受动人心弦的音乐,感受巩固”0X XX XX XX X. X X- “;第三层,用学会的歌谱学唱歌词,随音乐跳一跳”伦巴舞“;第四层,感受音乐意境和歌词意境,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通过这四个层次来体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概念,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过程中学习音乐,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四、联想的创造诱发学生的美感升华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 音乐作品是与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的联想,发展想象力,正确领会乐曲中的意境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欣赏唢呐独奏《山村来了售货员》时,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对比旋律中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发挥想象,把想象到的场景用语言或是动作表现出来,可以展开模拟表演活动,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和内容。指导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唢呐“,进行乐器模仿表演,再次强化对乐曲情绪的体验。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模仿能力,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对音乐的感受也慢慢地得以升华。


  可见音乐艺术除了审美功能外,其初衷是让心灵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升华。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我们用教学中的感染、激励、启迪等效手段,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并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爱上音乐、走进音乐,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能够用心灵去感悟音乐,使其在艺术世界里陶冶情操,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充满生命力!




上一篇三个字在歌唱教学中的神奇魅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