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江泽民主席到贵州民族学院视察时提出:“发展民族教育,增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去努力、拼搏,搞好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高等学院的民族教育包括民族音乐专业教育。民族、音乐专业教育是培养各民族音乐人才的前沿阵地,学生是跨世纪的时代主人,是祖国四代建设中的后备军。因此,各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任务是艰巨、光荣的。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培养21世纪民族音乐的“知音”,能否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对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结构的历史形成及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将大大加速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所以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问题应加以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既具有全国民族教育的共同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个性,要更多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的音乐人才,这是关系到能否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大事。
一、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地位
解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我国各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人才方面优秀教师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的人才已成为当今我国著名的歌唱家、舞蹈家、演奏家。有很多院校先后办了少数民族声乐班、舞蹈班、芦笙班、侗歌班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艺术人才。这些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人才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二、 芦笙的普及与提高
苗谚描绘道:“芦笙三节筒,长瓢里头空,瓢兜六根竹,吹来响轰轰。”“一支芦笙6个管,6个管子6个音,6个音吹响6个调,6个调跳6种舞。”“小伙不离笙,姑娘不离针。”“妹随芦曲坡过坡,哥心随妹寨过寨,妹到门前不逢时,芦笙伴妹似阿哥。”
芦笙是一种簧管和声传统吹奏乐器,是少数民族人民最喜爱的最常用的民间乐器,是民族文化艺术的标志。它的历史悠久,流传于贵州、四川、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及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在苗家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苗族的象征,是苗家人美好、吉祥、幸福的标志。苗族人民若无芦笙,其文化艺术就会大失声色,生活就像死水一潭。
苗谚中说道:“岁首吹芦笙,发秧好收成,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芦笙一响,脚板发痒”。苗族古歌中唱道:“金竹子嫩青青、苗族自古吹芦笙,隔山听到芦笙响,牵动花裙牵动心”,“诚心三年半,芦笙听不见,姑娘叹了气,后生冷了心”。这说明芦笙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声誉,是神圣、纯洁、欢乐、友谊的象征。苗族人民对它有着异常真挚的感情。在历史上的战争年代里,苗族人民以它为战斗的号角激励人们去出征、去拼搏、去战斗;在胜利的节日中,芦笙又给人民带来了喜庆、欢乐、幸福和美满。因此,苗族人民离不开它,它不仅属于苗族人民,而且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芦笙不仅响遍苗岭山区及祖国的大江南北,而且还飞向不少国家,深受不了内外各族人民的赞赏、好评。它不管响到哪里,哪里就出现一派友谊、和平、团结的热闹气氛。
马赫迪博士的观点:“一个民族如果失掉了自己的传统音乐遗产,就很容易形成亡国意识,或者变成别的民族的附镛,而进入他人的文化圈。”这个论点很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
党的第一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得到恢复与发展,很多文化古籍和民间重新认识,并被陆续不断地挖掘整理出来,使民族民间艺术又涣发了时代的青春。
1982年贵州省艺术学校开办了芦笙,来自全省各地的10名同学,除了一名分到黔东南州歌舞团长和一名留校外,其余8名都分在省歌舞团,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发挥了作用。1987年开始,贵州民族学院艺术每每年都招芦笙专业大专生8人,1994年又招7名芦笙专业中专生,这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使这后继有人是很有益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培养芦笙艺术人才的道路是曲折的,任务是艰巨的。芦笙乐曲较多,三天三夜都吹不完。它的曲调优美动听,和声自然复杂,反音装饰灵敏,花舌多样,技巧较高,节奏强弱分明,速度快慢有致,各地演奏不一。曲调有更党、更略、更懂、更勒、更冬芒、有开场曲、叙事曲、祭衣曲、打老牛曲、斗鸡曲、青年曲、比赛曲、友谊曲、歌体曲、礼乐曲、进行曲等。而芦笙与其他乐器不同之处在于它边吹边舞,它的舞姿优美,欢快、粗犷,丰富多彩、有群舞、三人舞、双人舞、独舞、四步舞、男女青年舞。有些难度较大,有侧身旋转、空中腾跃和着地脚功;有头顶地旋转,上“刀山”、下“火海”等。它还有着丰富的词意,深厚的芦笙词伴随着曲调及舞姿展示着绚丽夺目的艺术光芒,为苗族人民增添着光彩。
可惜的是现在学吹芦笙的青年大大地减少了,甚至有个别地区已失传,老芦笙手不少已离开人世,20世纪50年代时20岁左右的青年,现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
正如张幼琪同志1994年11月9日在《贵州日报》发表的文章《我看谷陇芦笙节》中说到的:“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谷陇芦笙节,唱主角的芦笙队却只有3个队。全场20000多名群众及来自日本、法国等地的中外来宾引颈观望到的就是这么3个队的表演比赛。失望的心情,不说人人有之,至少大部分人是有的。据谷陇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芦笙节之所以冷清,本地经济发展缓慢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再就是本地青年纷纷南下两广打工,继承本民族传统吹芦笙的青年大大减少了,有群众担心地对记者说,这样下去,芦笙节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以上种种情况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培养了一些国内外的芦笙音乐专业人才,去从事芦笙音乐文化艺术的研究和普及,但还需加倍地努力工作。希望有关领导部门及全社会都来关注芦笙艺术的继承、发展、普及与提高,让它在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中焕发青春,艳丽芳香,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
杨昌树: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贵州芦笙研究会会长
付明华: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贵州华声琴行总经理
上一篇: 陕西:吉他进课堂,教师培训上岗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