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小学低年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摘要: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以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教师要重点关注通感体验、音乐律动、歌唱教学、音乐伴奏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年段;欣赏课;

  低年段的学生天真可爱,以形象思维为主,拥有好奇心重、模仿力强、好动等特点。在音乐欣赏课上,如何真正地将学生的“耳朵”叫醒,激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引导他们体验音乐的美感,是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一、立足通感体验——巧用图形、线条、色块感受音乐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结合起来,通过联想引发感觉的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低年段的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抓住通感教学,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感觉,引导学生全面感知音乐。

  例如,二年级下册的《小狗圆舞曲》是一首三段体结构的乐曲。乐曲的第一段曲调活泼,诙谐有趣,表现出小狗飞快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圆圈来表示这段音乐,用饱和度较高的红色、黄色这些暖色调来辅助表现小狗的快乐。

  乐曲第二段是甜美而徐缓的圆舞曲,与第一段的活泼欢快形成鲜明的对比,似乎在表达小狗奔跑了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休息片刻。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舒缓的波浪线来表示小狗怡然自得的模样,可以选择绿色、蓝色这些冷色调辅助理解音乐。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在线条和色块的选择上可以参照第一段。

  二、立足音乐律动——巧用各类律动体验音乐 (一)声势律动

  声势律动是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独特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用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节奏。例如,通过跟随音乐的节拍拍手、拍腿、跺脚或走路来感受音乐节奏。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节拍的感知训练。教师可以选择有趣的音乐游戏来训练低年段学生的节奏感,使他们体验和感受稳定的节拍。以二年级下册“在钟表店里”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下面三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第一,原地训练。

  在低年段的音乐欣赏课中,尤其是一年级,如果教学时过多地让学生自由感知音乐,可能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初期,教师可以采用原地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坐在座位上,或同桌两个人为一组在固定的范围内进行律动学习,感受音乐节拍。

  第二,固定队形。

  在原地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掌握了音乐节拍的概念,此时可以开始固定队形的律动练习。常用的队形为圆形,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可以采用两种行走方式,第一种是直线行走,学生面朝圆心,按照音乐的节拍,向前或者向后直线行走。第二种是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走,所有学生面朝左边或者右边,跟随音乐节拍,往固定的方向行走,让圆圈转起来。圆形的优点在于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能看清同伴的表现。

  第三,自由行走。

  当学生可以准确地抓住音乐节拍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在教室里自由行走。自由行走是奥尔夫音乐体系中盛行的一种做法,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上的主人,用肢体自由地表现出自己对音乐情绪的理解。自由行走不是漫无目的地走路,而是脚步要踩着音乐中的节奏点,带着情绪行走。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要模仿他人,要注重发挥创意。

  (二)动作律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倡导充分发挥动作律动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认识。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不一定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音乐情绪和音乐内涵。但是他们的肢体动作丰富,因此,在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的肢体律动动作,帮助他们感受音乐节奏和音乐情感。

  (三)集体舞

  集体舞是舞蹈分类的一种,从广义的角度看,很多人一起跳的舞就可以称为集体舞。在音乐欣赏课上,引入集体舞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集体舞随着音乐节拍的改变,变换动作、变换队形,帮助学生从节奏、旋律、情绪、音乐形象等方面综合地感受音乐。

  三、立足歌唱教学——巧用二度创作感知音乐

  歌唱是低年段学生最熟悉的一种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的方式。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将欣赏材料进行歌唱化处理,提升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二度创作的形式,通过加入歌词帮助学生记忆音乐主题旋律、感受鲜明的音乐节拍。不过,不是所有的乐曲都能配词新唱,教师要选择一些节奏合适、旋律性强、具有演唱性的音乐作品来进行演唱。

  四、立足音乐伴奏———巧用打击乐器和多媒体软件表现音乐

  (一)巧用传统的打击乐器

  传统的打击乐器有双响筒、三角铁、碰铃、蛙鸣筒等,这些打击乐器一直以来深受低年段学生的喜爱。在熟悉音乐作品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作品伴奏,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情绪。

  (二)利用多媒体软件为音乐作品伴奏

  学生十分喜爱电子产品,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多媒体软件使用简单,容易操作,用来为音乐作品伴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苹果软件自带的“库乐队”APP为歌曲伴奏,如选择其中“鼓”功能,选择相应的音乐,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伴奏,降低学习难度。

  音乐是“倾听”的艺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欣赏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音乐教学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的地位日益突出,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音乐教学方式,使音乐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课。

  参考文献

  [1] 徐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8(10).

  [2] 王朝元.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上一篇双减政策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探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