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355000) 龚蔚兰
关键词:了解 尊重 引导
小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基础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是6岁―12岁的儿童。而小学生有其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①那么,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实到音乐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了解孩子,在备课时“体贴入微”。
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往往会为自己某个环节的精彩设计而欣喜不已,殊不知案头的工作虽要下足,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却也不可小觑。记得多年前我在准备一节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时,为了尽情营造那种“纤纤杨柳丝,柔柔雨中景”的意境,不惜用上大量优美的词句来加以描述。结果在班级试讲时,尽管我吟诵得十分陶醉,可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还是显得有些迷茫,精心准备的环节不但无法为创设情境锦上添花,反而成为累赘。反思这节课,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备课时忽略了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成人化。若在备课的同时多想想学生的一头,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用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方法来设计教案,不就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吗?
可见,备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备学生”,不顾学生的情况而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什么好课的。新一轮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解决学生的需要。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喜好及各班级学生的特点,“体贴入微”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使学生更热爱你的课堂。
二、尊重孩子,在教学中灵活应对。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湘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歌曲,也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一首歌,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而孩子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孩子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总认为已经会了,很想跟着教师唱,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我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即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说明这些孩子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既能尊重、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要,又不破坏听范唱时的宁静呢?在几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做了各种尝试,但最终我选择了“动”的方式――让学生用“唇语”来跟唱,即跟着老师张嘴唱词却不发出声音。这个新颖的歌唱方式,果然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特殊的唱法,并津津有味地“跟唱”起来,我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我很兴奋,还应用到孩子们所熟悉的其他歌曲教学中,如《国歌》、《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效果都不错。
因此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主动寻找学生的需要与音乐教材的契合点,并为其搭建桥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三、引导孩子,在趣味中收获知识。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之所以憎恶学问,原因是在教员自己身上。”②也就是说,音乐教师本身的认识偏差,会导致孩子们渐渐失去对音乐课堂的向往,无形中将扼杀他们的音乐萌芽。只有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善于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学习的过程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
1、 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启发孩子。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如何把孩子们觉得最枯燥的内容形容得生动有趣呢?我在训练学生气息的控制方面颇有心得。如,我会对低段的孩子说:“小狗史奴比跑了很长的一段路,正在路边喘气呢。我们也来学一学它吧!”这时孩子们就会觉得特别有趣,哈哈大笑,并主动学习小狗喘气。而不论他们学喘气或是开怀大笑,都已经达到我训练他们横隔膜力量的目的,这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 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孩子。
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同样,没有哪个孩子喜欢一成不变的音乐课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要善于发现孩子们喜欢的课余活动,并将之应用到教学中来,用各种手段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动中学。
如:每当我经过课间的操场,常能看到学生边跳皮筋边念儿歌“马兰开花二十一。。。。。。。”。在动作的配合下,儿歌的节奏感显得是那么强、那么美。于是我灵机一动,将这个内容引入《拍皮球》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边跳皮筋边唱这首歌。结果这项活动不但促进了学生更快地记忆歌词,而且也促进了他们对歌曲节奏特点的感受,并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了课余。下课后我还能在操场的各个角落看到孩子们快乐地唱着这首歌,伴随着的是他们轻盈的跳动。这表明孩子们很喜欢这种贴近他们生活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在平等交流中引导孩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然而在当代,虽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但往往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③
例如: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民歌离他们的生活较远,而流行音乐则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首先不能“谈流行变色”,要认识到流行音乐也是音乐形式的一种,它之所以能快速地流行起来必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并不回避和排斥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而且在听赏《阿里郎》这首歌时,我甚至主动提到流行乐坛的“阿里郎组合”,迅速拉近了教师、教材与学生这三者间的距离。我会告诉他们,这个组合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们把多声部合唱演绎得炉火纯青,并使民歌《阿里郎》被更多的人接受,流传更广。
我也会和他们谈周杰伦的音乐,告诉他们《菊花台》、《青花瓷》等一些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够感染听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中国风。换句话来说,就是我在和孩子们探讨流行音乐的同时,顺水推舟地将民歌知识融入讲解,让他们意识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并不抵触,民歌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魅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教学中的“迂回战术”。当孩子们不接受教材的某些内容时,我们不要急于正面说教,而应该以平等的姿态,耐心地从他们兴趣的内容为突破口,迂回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孩子们的世界是活跃而易变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只用事先准备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课堂。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种方式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尝试用孩子们喜欢的其他方法加以解决,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①冯维主编的《小学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②朱德全、罗志惠、谢纲主编的《小学教育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③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上一篇: 《螃蟹歌》教学设计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