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内容摘要: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本文通过对中学音乐教学某些现象误区的剖析与反思,对如何落实音乐课的性质及精神以及通过音乐欣赏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重开放式提问和重体验式教学两方面的描述。
关键词:
音乐感受能力 开放式 体验式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音乐心理学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实验逐步向前推进,音乐新课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但是,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的确存在有违音乐课的性质及精神的问题,甚至进入了误区。最主要的如不注意音乐课程自身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忽略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近几年来通过对教学实践以及听课的反思,就如何落实音乐课的性质及精神以及通过音乐欣赏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作了一些探究。
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注重了兴趣爱好,忽视了音乐本体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呢?音乐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就想到了安排与歌曲内容有关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和音乐的关系越来越远了。
如在人音版教材第13册《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就设计的花样繁多,自己充当“导游”带领学生到“新疆”旅游,真正做到了以情感入手,从心灵深处打动了学生。但接下来的教学却让人觉得开始变味了,教师让学生一会儿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新疆知识、一会儿学习骑马动作……真是热闹极了,学生玩得很开心。然而这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正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青春舞曲》,可一堂课下来,真正学会正确演唱的寥寥无几。其实,音乐可应该仅仅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如果抛弃这些最主要的东西,过分地追求音乐的趣味、娱乐性,把次要的东西当作正餐,那么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谈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谈什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
2、 注重了学生主体,忽视了教师主导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数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的教师却矫枉过正,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结果本末倒置,使课堂陷入混乱的境地。
如在《荧屏乐声》中,一位教师在讲述了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为一小段动画片配音乐。顿时,教室里如同炸开了锅般乱作一团,有的上讲台抢乐器;有的兴奋地、使劲的敲打着手中的打击乐器;还有的在大声叫喊……老师好半天才恢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这样的课堂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对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了解不是很多,在学生还不熟悉如何正确使用各种打击乐器的情况下,就贸然让学生进行所谓的“配乐创编”,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假如教师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逐步进行渗透教学,讲清各种打击乐的效果和适合表现的意境,在活动的安排上再将就些方法技巧,那么这节课便不会出现类似的尴尬局面。真正好的教学,并不是两种孤立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主导性教学与主体性教学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是教师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3、 注重了审美素质,忽视了知识技能
过去的音乐教学过于重视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产生了一些与审美相悖的现象。实施新课程过程后,很多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双基的学习不重要了,以至于在课堂上不敢涉及音乐知识,连最基本的识谱、节奏、听觉练习等也被舍弃了。
如在《七子之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很多环节,先由教师深情朗读诗歌导入新课,然后和学生交流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再和学生交流澳门的一些相关知识,因课前下的工夫大,每位学生表现都很投入。由于这首歌曲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了,教师也就没有安排专门的学唱,只是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聆听,但每次教师都没有提什么具体的聆听要求。课堂容量倒是很大了,但整个教课过程教师却没有能很好地从音乐要素入手,没有解决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及六度大跳这些基本的双基知识点,更不用说从歌曲的重、难点入手,体会歌曲的意境美、思想美,只泛泛地问,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在强化审美性的同时却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又舍弃了知识与能力,其实质是对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认识的偏离。
4、 注重了个性发展忽视了作品本意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这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或者让学生用动作进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张扬自己的个性的广阔空间,老师往往鼓励学生随意地说、表演,因此课堂上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海阔天空地胡侃、随意地乱表演,或者呆若木鸡、不知所措,置音乐本身的形象内涵于不顾。
如在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为这首乐曲取名,于是学生就起了《鸡打架》《鸟类音乐会》《鸟类运动会》《鸡叫》《鸡飞狗跳》等名,最后,老师的评价为:同学们起的名都很好,都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很有个性,很有创意……以上教学片断似乎体现了高度民主性及个性的承载性,确实也将音乐融入了个人的感情,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思考,体现了一定的个性,但却与作者的创作意愿相差甚远。此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创造的同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也要引导学生走出浅层审美的局限,对音乐内容、内涵、情景进行美的升华。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个性”绝不是放任自流。
5、 注重了学科综合,忽视了音乐特色
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中,强调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人文精神在音乐教育中的体验。因此教学中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发展、渗透、互补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综合一定要慎重,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现象,成为生硬和机械的学科内容叠加的“杂科”。
如在《春之声》一课的教学中,某教师的教学安排如下环节:・自由讨论春天在哪里?・朗诵诗词《春晓》并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心中的春天。 ・欣赏美术作品《春》、《春色》、《放风筝》等。 ・画自己心中的春天。・介绍风筝的制作。・最后齐唱《春之歌》。
这节课确实有其闪光点,该教师在课中积极溶入了相关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音乐人文学科的属性,加深了学生对春天的理解。但在这堂音乐课中,其音乐学习部分仅体现在对《春之歌》的演唱上,使这堂课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综合课。学科间的融合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融合有度,否则就成了简单相加的“杂烩课”:学科综合更要融合有质,否则就会消亡了音乐学科的本质与特性。以音乐为主体,不仅符合音乐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那种完全撇开音乐课的特点,将音乐课上成“四不像”的倾向虽然貌似综合,实则是舍本逐末的盲目综合与伪综合。
以上是实践新课程中呈现的几种主要非正常倾向,究其根源主要是对课表精神把握不准,吃得不透,而在追求新形势、新潮流上做文章,忽视了音乐课的性质及精神的落实。
1、变关闭式为开放式。
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偏重开放式地提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反之,则要尽可能地避开关闭式地提问题。学生是教学最有用而广泛的资源,我们应从多方面去开发他、塑造他,如果把学生引入一种思维或关在一个“峡谷”,以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会出现三种结果:1、不适应或思维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感,甚至恐惧感;2、就算是适合某位同学的思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也会成为定向思维,出现智力偏向;3、整个课堂会很冷清,因为它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据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
2、变讲解式为体验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不能“教”的,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教学机制主要不是依靠讲授和诠释的方式来进行。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致使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反之,以大量的语言去讲解音乐的特点、情感内涵、曲式结构等,尽管你讲得多么精彩,语句修饰得多么华丽,结果都会成为学生的耳边风、纸上谈兵罢了。
根据以上的理念及分析,本人在欣赏课《春节序曲》中,是这样设计的:进行到乐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等学生展开自己的联想去想象出锣鼓宣天的场景后,我给学生提供锣、鼓、镲、三角铁,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并用以上的打击乐器去表现出你心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话音一落,大部分同学一拥而上,这难道不是学生渴望体验、渴望表现的体现吗?见此,我灵机一动,把打击乐器分给个别平时不积极的同学,平时积极的同学用各种乐器的打击动作和模仿各种乐器音响来表现,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一声令下,教室一片欢腾,有乐器的声音,有嘴巴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同时还有旁边同学的笑声,大家乐在其中。见到如此欢快的场景,我也情不自禁地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顿时,表演的同学更加起劲了,这时,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快乐的海洋,自由演绎自己感情的天地。大概一分钟后,个个笑盈盈地回座位。我也及时给予表扬。
以上的案例,我紧紧抓住人的第五个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运用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通过音乐去感受节日的欢快,通过参与活动去体验乐曲的内涵,让学生在轻松中得到艺术熏陶。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要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主,舍弃繁复无味的讲解式教学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应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而是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循序渐进,重在参与,重在过程。有良好的结果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应以发展性评价的方法去促进、完善。千万不要出现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并且在开放式提问题与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中,一定要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能力,陶冶性情,从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的《中国音乐美学通论》,1999年4月,上海音乐出版社。
(2)彭剑飞的《音乐心育艺术》,2005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3)《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上一篇: 案例分析――小学音乐课《小雨沙沙》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