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基础音乐教育需要怎样的 “高才生”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新世纪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1-2010年)》颁布,各地区结合实际予以贯彻落实,大大加快了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六年来,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在法规建设、行政管理、教学活动、教师队伍、设备器材、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在这些成绩背后,仍存在着一些影响改革持续良性发展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人,目前我们还缺乏大量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特别是能安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工作并有全面素质和研究意识的教师。

尽管目前全国高等音乐院校、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培养出的音乐教师文凭越来越高,却难以胜任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很多青年教师在三至五年的工作中不能迅速成才,甚至有相当部分教师教了八九年仍不能完整地上好一堂课。尽管有部分“高才生”在本地区教学比赛中获奖,但在日常教学中却常感力不从心。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不是“专业特长”的不精,而是“综合素质”的失衡;还有就是缺乏对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儿童心理学和中外先进教学方法的掌握与研究。

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与高校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高校在培养未来的音乐教师时,应全面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那么,基础音乐教育究竟需要怎样的“高才生”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基础音乐教育需要

“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才生”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引领的教师将很难把自己的音乐技能运用到教学中去。

而每年来到基层的音乐教育“高才生”们虽能歌善舞,却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缺乏教学研究意识,这样就导致教学入门比较困难,自身成长缓慢。据笔者调查,其实学校还是开设过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课的,但校方不像重视技能课那样重视理论教学,这些课程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且疏于与实践结合。学生也反映最不感兴趣也最容易混过关的就是这些课程。

鉴于此,承担着培养音乐教师责任的高校必须改革自身的教育机制,让“高才生”们技艺与教育理念共进。

二、基础音乐教育需要

“一专多能”的“高才生”

“总体规划”在主要任务之三“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出:“高等艺术师范专业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减少课程门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文化理论课程与艺术技法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与艺术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德育和美育渗透到文化和专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针对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严重匮乏,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将推广音乐、美术主辅修教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培养复合型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的新模式、新途径。”

这里的“综合性”、“实用性”和“复合型”,都是非常适合我国基础教育国情的。也就是说,在广大的基础音乐教育中,最需要的教师是“一专多能”型的。

但是,现在的“高才生”们技艺太单一,主修钢琴的不会声乐、舞蹈,主修声乐的不会舞蹈、钢琴,主修舞蹈的不会钢琴、声乐,主修器乐的不会声乐、舞蹈……虽然现在城区大部分学校都会根据 " 高才生 " 的特长来搭配 , 但在日常教学中,面对目前新课程中“感受与鉴赏”、“演唱演奏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探索与创造”和“音乐与姊妹艺术等相关文化”四大版块的内容要求,技艺单一的教师就显得捉襟见肘,束手无策了。

尤其是农村学校,在师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音乐教师有可能还要上美术课,而且现在各大城市试点的“综合艺术课程”,也急需“一专多能”的艺术教师。

因此,基础艺术教育,非常盼望高校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艺术教师来。

三、基础音乐教育需要

“懂心理学、生理学”的“高才生”

“总体规划”在主要任务之一“课程与教学”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艺术课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当一个音乐教师具备了现代教育理念,拥有了“一专多能”的技艺,他还必须针对所教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小学,如何组织五六十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上好一节课,教师对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掌握和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笔者在农村小学教学期间,曾潜心八年研究小学一年级的音乐教学。我当时任全校六个年级的音乐课,每年都从一年级起步,并逐级带到小学毕业。一开始我发现:在没有进行正规的、系统的音乐教学情况下,高年级最难教,不但音乐感受能力差,接受慢,而且还缺乏自信与表现欲,根本达不到课程要求;而年级越低,则教学难度越小。

八年后,我带的每个一年级都逐步升到高年级,我又发现:在有正规的、系统的音乐教学情况下,一年级最难教,虽然感受敏锐,接受较快,自信与表现欲都很强,但太好动,个性强,纪律差;而且年级越高,则教学难度越小。

实践证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最为关键。因为从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来看,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学习功效大于高年级。当我们发现高年级音乐学习能力很差时,往往都是因为他们在低年级时没有接受好的音乐教育。同样,当中学教师抱怨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很差时,也一定是因为他们在小学时没有打好基础。

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如果没有精心建立一个真正的儿童心理社会学,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方法。”新课标指出:“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变观众为演员,在唱唱、奏奏、想想、动动的过程中开发音乐的感知力,在唱游中感受音乐,在表演中理解音乐。”

在探究“一年级音乐课,怎么才不难上?”这个课题时我认识到:只有以儿童心理学为支撑,才能创造出符合学生情感与能力的教学模式来。我的方式是:1.顺应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多用综合课型,加大“动作”、“情绪”、“体态反应”等审美体验的密度,让学生们身动、心动、情动,以动制动;2.将知识技能探进各种有趣的游戏、表演活动中,让学生们在有声、有色、有情的活动中提高音乐素养,以动促学;3.建立严密的、科学的、游戏化的课堂常规,使师生建立默契,让教学在热而不闹、活而不乱、收放自如的管理中进行,动静有序。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而高校毕业的“高才生”们都最怕到小学来,就是来了,也大多不愿上一年级。为什么?他们说:没在小学实习过,更没在一年级实习过。

笔者认为,这是高校教育的一个漏洞。为此,笔者建议:1.加强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教学,并与实践相结合;2.高校不但要拥有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实力雄厚的实验基地,以便师生们开展实践,还要与农村中小学建立协作关系,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状况;3.高校要确立一套更为切合实际的学生见习、实习方案以及相应的管理与评价机制;4.把见习、实习重点摆在小学低年级,做到中学、小学相结合,早期见习、短期实习、期末实践相结合。

四、基础音乐教青需要

 “两条腿走路”的“高才生”

“总体规划”在主要任务之二“课外艺术活动”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普遍成立各种艺术活动小组和社团。……学校应定期举办综合性的艺术节。全国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艺术节,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学生艺术节。”

“总体规划”在主要任务之一“课程与教学”中也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笔者认为,课外艺术活动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拓展,相当多的优秀学生能在此得到更大提升。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只把教育的目光对准优秀人才。现代的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普通学生的。而课外的艺术活动,也是给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的一个大舞台。我们应学会“两条腿走路”,即:培养全体学生音乐素质的教学与研究是一方面,提高优秀学生才能的活动与方法是另一方面。

但是,眼下的“高才生”们大多对第二方面比较重视,而对前一方面则得过且过,只将精力和目光指向少数优秀生,一有比赛就什么都顾不上了,连平时的备课、上课也一混了之。最后,由于群体基础不好,优秀生也寥寥无几。

其实,这种状况与高校的应试、应赛教育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高校常常有声乐比赛、器乐比赛,却很少有模拟教学比赛;常常有毕业生表演汇报晚会,却很少有实习精彩片断演示汇报晚会或教学实验研究汇报交流会等等。

面向基础音乐教育的“高才生”们非常需要学校在这两方面的正确指导,需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实践、进行研究。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音乐基础教育期待着有现代教育理念,有综合技能、懂心理学和生理学的“高才生”加入,期待着既能组织比赛又能进行教学研究的“高才生”加入,而高校将全面担负起培养这类音乐教育人才的重任。




上一篇新课改后的困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