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一、主题
新的音乐课堂改革活动开展至今,各种研讨课、示范课、评优课也听了不少,但却感觉越听越糊涂,越听越不是滋味,总觉得课程改革精神已经被歪曲。示范课已经不是在教同行们如何去教学生,而是展示学生已有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是为了追求课堂的花哨和完美而进行的“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如果再不走出这种教学改革中的误区,我们的音乐课将会走入一个“死胡同”。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对“如何更好的领会新课标精神,加快走出新课改误区”进行举例分析,相信随着课改的发展,误区将成为课改中的小插曲,新课改在不久定会步入正确的轨道。
二、主题内涵阐述
新课程以崭新的理念出现,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作为本次音乐课程改革的中心目标,明确了音乐基础教育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而使培养人的教育。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兴趣的培养、课程的整合、注重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这种全新的理念如春风沐雨般地走进了音乐的课堂,教学的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教学的方式也更趋灵活、多元。学生能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积极地学习音乐。教学中教师都能大胆、积极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改变学生以往爱音乐而不爱上音乐课的现状,音乐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欣喜之余不免也出现了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音乐教学局面:$既不向传统音乐教学那样扎实地掌握音乐基础,由于没有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而使课堂找不到目标,学生学习漫无目的。$学生虽然有了所谓的兴趣,倒不如说是对他们“全面解放”,当然更谈不上发展了。$有的教师为了课堂中有课件而做课件,课件多而杂乱,甚至有些牵强附会。$课堂就像一个大拼盘,只要沾边的内容就不分主次的放在一起,不知道课的重点在哪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把传统教学与新课标教学完全地孤立起来,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改革才能跟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案例描述及分析
*镜头一:有这样一节课,教师在教唱《母鸡叫咯咯》时,大约用了十分钟时间教唱歌曲,然后教师提出让学生来画母鸡,“小朋友,母鸡真可爱,你们能把母鸡下蛋的样子画出来吗?”于是学生开始紧张的画了起来,教师在一旁不停的催促“快点,快点!画完的到前面来展示”。在教师的催促声中学生终于画完,教师又对学生的画做了一番评价,学生们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只可爱,不,还是那只可爱”。都沉浸在画画的喜悦中。
〔案例分析〕学科综合不当,使音乐课失去“本位”。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得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但许多老师对“综合”的内涵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有人认为,要体现音乐课的综合性必须把一堂可分成几块,唱十分钟歌,画十分钟画,等等。这样做反而使一堂课显得杂乱无序,牵强附会。无论音乐课程管理的形式怎样变,音乐学科的特性不会变,因此每节课应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为表现的主题来选取有关内容,而不是只要沾边的内容就不分主次的放到一节课中。
*镜头二:曾听到这样一堂课《火车开了》,课的导入教师设计非常好,小火车开到北京去,并进行节奏训练“呜―呜―呜,咔嚓 咔嚓”模拟小火车的声音,真正做到了从情感入手,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接下来的环节却觉得“闹”得不得法,教师一会儿要带着学生去全国各地表演,一会儿又让学生手舞足蹈,敲敲打打,一堂课下来学生玩得很开心,热热闹闹,但学会歌曲的人寥寥无几。
〔案例分析〕过分追求“兴趣体验”,有关知识技能无人问津。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更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但并非象有的教师那样,纯粹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以兴趣为兴趣的教法。音乐课如果只注重课堂气氛是否热闹,学生是否高兴这些表面现象,而将知识技能抛置一旁,也同样是错误的。我们知道音乐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是想学唱一首歌曲,学生连最起码的唱歌技巧都没有,唱起歌来能好听吗?
*镜头三:一教师在教授《玩具兵进行曲》一课时,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玩具,提问:“你们梦见过你们的玩具变活了,变成小小的玩具兵在行走吗?”于是教师播放音乐,请学生边听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马上有几个男孩子作持枪状大打起来,顿时教室里乱作一团。
〔案例分析〕过分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结果本末倒置。
一、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还小,已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教师总不能给与一定的指导,而一味听任学生自由发展那学生就不会有进步,虽然学生在乱舞乱画中也能得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一种“海市蜃楼”。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新课改下有的教师却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好的教学需要教师为了营造合时的氛围而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教师的引导一定要适时、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镜头四: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唱歌曲《小红帽》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教师播放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边看《小红帽》的动画边听歌曲,这时只见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注意力完全被动画吸引了。老师说:”小朋友歌曲中讲了些什么?下面用你们的歌声来告诉我。”然后教师播放媒体请学生反复演唱,可是学生会唱的却寥寥无几。
〔案例分析〕课件中精美的动画,使学生无心学习。
多媒体课件参与教学确实能产生与其它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效果。但在教授新歌时,教师不再弹琴教唱,而一味地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反复地看画面,听歌曲,直至学会。殊不知,色彩鲜艳的精美卡通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学生只顾着欣赏画面而不再有兴趣去听歌曲旋律。最终弄巧成拙,音乐播放了多遍,学生会唱的却寥寥无几。
四: 问题争议
1、音乐新课程重视情感体验、音乐实践、那么象双基教学难道就不用学习了吗?难道音乐课就没有对学生的可操作性的要求了吗?
2、音乐教师平时都是课务繁多,各种活动任务又多,有多少精力去做课件?在展示课上、评优课上你用了课件,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又会用多少?
五:相关案例及思考
案例一:在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一课时,教师把小猫从出场到表演设计成一幅幅有趣的动画,教师一边生动地介绍故事《跳圆舞曲的小猫》一边让学生欣赏乐曲。学生一下子被有趣的画面吸引了,情不自禁的欢呼雀跃,自然地融入音乐之中。电教手段声色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
案例二、《动物说话》一课,教师创设农场的背景,然后将小鸡的图片贴在农场里,教师边弹琴边唱:“谁在说话叽叽叽?”学生看到图片后立即会唱小鸡说话叽叽叽。学生在有音乐、有背景、有参照物、有意境中自然地跟着教师参与演唱,主动的学习歌唱,并且填充了问题,找到了答案。
案例三:在欣赏《海上风暴》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学生听完后纷纷动手,在音乐声中画了起来。几分钟学生的作品出来了,简直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有的画龙卷风,有的画海上的风浪,还有的画大灰狼来了……每个作品各表其意,都表达了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
案例四:在教学《走呀走》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老爷爷、解放军、小朋友都要到东方乐园参加西博会的场景,“小朋友,老爷爷、解放军、小朋友走路的姿态都是怎样的,你能模仿一下吗?”孩子们顿时兴趣高涨,纷纷跃跃欲试。学生通过模仿三者走路的不同姿态感受到速度的对比,自然而然的了解到三段歌词的不同速度要求。
新课标、新教材呼唤着一种关注学生情感、能力、发展的开放、民主、探究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能力寻找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选择最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乐园。
上一篇: 提高视唱练耳水平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