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课改10年,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不再是单单停留在听一听乐曲的基础上,而是在欣赏过程中通过聆听、演唱、律动、演奏、创作等参与手段,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音乐审美能力。新课标形势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主要有:


  ⒈熟悉主题法:熟悉主题法要求学生根据情况,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主题旋律,有的只需要辨认,有的需要牢记,有的则要背下来。如《军队进行曲》主题模唱就可以了,《赛马》A段主题辨认即可,B段主题则需视唱,《瑶族舞曲》《阿细跳月》《快乐的嗦》等主题就要求背唱。


  ⒉律动法:律动法指在欣赏音乐时,用身体动作或节奏律动来感受、参与体验音乐情绪。律动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心的节奏感、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便于学生在活动中记住主题音乐、听辨基本曲式结构。律动法有两种:第一,引导学生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聆听音乐。聆听《天鹅》可模仿大提琴的演奏姿势,聆听《赛马》可模仿二胡的演奏姿势。第二,边聆听音乐边做律动。如踏步、走步、跑跳步等身体动作或拍手、跺脚等节奏律动为音乐伴奏。如《军队进行曲》A段可让学生模仿扛枪踏步的士兵来感受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B段模仿热情挥手的群众以体验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⒊解说法:解说法是在欣赏乐曲前,对歌词和剧情、场面及某些乐器进行的必要说明。解说内容多为作曲家生平故事和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作品的创作背景。解说要引起学生对乐曲的兴趣,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愿望。讲解法有三种:第一,结合倾听,进行演奏、演唱形式和演奏乐器的解说。适度解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音色、掌握音乐诸要素的对比,进而把握音乐情绪。例如,在欣赏圣桑的《天鹅》之前要求学生注意聆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让学生模仿大提琴的演奏姿势,边聆听边模仿。第二,在欣赏故事性乐曲时,结合倾听,对故事情节、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音乐进行解说。在欣赏《彼得与狼》《龟兔赛跑》《快乐的小熊猫》等这些带有描写性故事情节的乐曲时,事先就故事情节谈话,然后进行欣赏,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说明乐曲的情绪、乐器的音色等变化。第三,结合倾听,讲跟作曲家有关的故事。


  ⒋图谱法:图形谱是将复杂音乐简化成有音响特征的图形符号。这些符号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点和线条,用它们把抽象的音符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的强弱等音乐表现要素。在欣赏教学中运用图形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同时,也鼓励学生用图形谱表达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有助于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⒌为乐曲命名法:指导学生为乐曲命名时,要引导学生倾听音乐诸要素的对比,每组制定一个标题,然后展开讨论:“这些标题哪一个最适合这段乐曲?”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聆听,并选出一两个题目,最后将作者本来的题目告诉学生,与学生的命题进行比较。在反复聆听、比较、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命名。《野蜂飞舞》《陀螺》《雪花飞舞》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⒍对比法:对比法是把乐曲中相同或相近的音乐要素拿来做对比分析,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比如《森吉德玛》的速度变化、《二泉映月》的力度变化、《瑶族舞曲》的音色变化等。使用对比法进行欣赏教学,一定要选择典型性的对比因素,对比的具体内容要相互映衬,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


  另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还有观摩法、直观法、迁移表现法、调整乐谱顺序法、讨论法、启发联想法、启发想象法等,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临汾市解放路小学 冯爱)




上一篇八孔竖笛教学初探――器乐进课堂论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