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活泼好动,有时上课兴奋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往往忽略和意识不到纪律对他的约束,使课堂秩序大乱。尤其在唱游教学中,很多环节如:音乐游戏、歌表演、节奏律动、创编舞蹈等等只要学生一动起来纪律就好象很难控制住。我担任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十几年,深刻体会到只有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特征,紧紧抓住和围绕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氛围,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研究与实践,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与学生心理特征相应的教学手段,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断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完善个性、提高素质,培养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心理品质。下面就抓住儿童心理特征, 营造开放性的音乐课堂谈谈我在课堂中的一些具体实践
一、儿童贪玩、好动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愉快、互动式音乐课堂氛围的创设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贪玩、好动、活泼而又淘气,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我认为小学音乐课宜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学内容的游戏化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拍击节奏、吹奏乐器、音乐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和组织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正因为儿童有好动、贪玩的心理特征,教师才易于调动学生共同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如我在讲解3/4拍拍号时,让学生拉起手围成圆圈,跳起三拍子的圆舞曲。或要求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如:拍手、跺脚、敲桌子、运用打击乐器等来感受强弱弱的节拍特点。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好动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在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技能。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感受音乐的内在美
儿童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度增加教学的内容和份量,采用综合课型,切忌内容、形式的单一。如现行新的音乐教材,在内容上、音乐曲目的数量上都明显增多,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教材内容太多,完不成教学任务,并且认为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不然,相反这样既能给教师以更多的选择余地,又满足了学生们好奇、接受力快、模仿力强的心理需求。只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自觉地在课后对所学内容加以复习和巩固。并且教师在下一节课复习巩固的同时还可以再加入一些新的内容进去。
三、开放性课堂氛围创设中要注意儿童自觉性和自制力心理品质培养
儿童一旦兴奋好动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往往忽略和意识不到纪律对他的约束,使课堂秩序大乱。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力的表现,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修养锻炼的结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是他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应慢慢的教育,给予合理引导。大声呵斥、责骂学生,只能促成学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已不如别人,挫伤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音乐的热情。好不容易师生共同营造出的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在我对自制力差学生的指指点点和批评中功亏一篑,事倍功半。为了避免类似这样的现象,我想教师必需课前认真做好课堂设计,对整个课堂的进程、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较强的预见性。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注意调节和引导,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灵活处理,不因一些特殊情况使教学受到干扰,为此,教学中可使用音乐课堂教学中特有的资源,如音乐口令或手势、形体语言来规范学生们的言行,实践中我尝试用听上行音阶表示起立,下行的音阶表示坐下,而当课堂纪律很难控制时,我就用柱式和旋,使学生感到力度加强,自觉地安静下来,用小鸟飞的音乐请小朋友排成圆圈,而当有学生实在很吵闹时,我则用目光静静地注视他一分钟,使他感到和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自觉安静下来。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不足,又能使课堂纪律恢复良好,课堂气氛向着好的既定的目标发展。
四、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通过实践,我发现,肯定与表扬,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使他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平时就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对于调皮、捣乱、学习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帮助。千万不能歧视他们,侮辱他们的人格。如有时我在上课时会遇到故意捣乱、讲话、冒怪音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个性和自我表现欲往往比较强烈,他们正是希望通过此举来吸引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注意,如果这时候严厉的批评和呵斥,反倒会引起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造成更加混乱的局面。学生年级越高,此类现象则越多。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其优点、特长得以展示和发挥,进行赏识教育。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主动征求意见,采纳他们喜欢的上课方式,如开展“我是音乐小老师”、“课前五分钟名曲欣赏”、“小小音乐会”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感受、探索、表现和创造音乐的快乐,培养其创识新意。并可经常开展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以便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大家共同进步。
儿童心理特征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方面,相应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我相信只要抓住儿童心理特征,以此为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和依据,融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总结经验,学习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关注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向,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营造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氛围,就能更好地完成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上一篇: 浅谈音乐课中的听觉艺术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