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儿童音乐教育。虽然,儿童音乐教育较以前得到巨大发展,但同时呈现了一些发展误区。对这些误区进行探讨,有利与我国儿童音乐教育事业少走弯路,全面的促进儿童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结合本人的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当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探讨儿童音乐教育的误区及其出路。
关键词:音乐教育;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教育产业也随之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把一些财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之中。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儿童的音乐教育。
儿童时期是从6、7岁到11、12岁,这一年龄段进入小学接受教育,故称学龄初期。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年龄段特点是:7-8岁,有鉴赏协和与不协和之和音的能力;8-9岁,在歌唱及演奏乐器时,节奏感觉较过去好;9-10岁,节奏、旋律的记忆改善了,逐步具有韵律感,能感知二声部旋律;10-11岁,和声观念建立,对音乐的优美特征已有一定程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可见,这一时期是儿童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音乐情感得到进一步陶冶和发展的时期。音乐心理学家爱得华・戈登(Gordon)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大概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美国道罗西・麦克唐纳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一文中指出,在9岁后,像最基本的节奏技能,如保持一个稳定的节拍等,是不能有实质性的改变和提高的。可见,早期音乐教育中培养的音乐技能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后期教育所无法超越的。
虽然我国的儿童音乐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呈现了一些误区。以本人的从教经验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对究竟该如何发展,本文拟针对其中的几个误区谈一些看法,提出一些建议。
一、学习目的误区
每到傍晚或周末可以看到街上许多家长携带着一些手提或肩背乐器的孩子行色匆匆,奔赴教师家中或培训班(学校),去学习小提琴、琵琶、二胡、古筝等乐器。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和儿童心中明白去学习这些乐器是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作为一名少年教育工作者,曾经与不少家长及其子女有过交谈。有一部分家长有着攀比思想,许多家长是看到亲友、同事、邻居的孩子在学什么乐器,也就跟着学什么;你的小孩学一样乐器,我的小孩子要学两样、三样,决不能落后;你的孩子今年考了三级,那我的小孩就要考四级、五级,为考级而考级,为证书而考级;有的家长把音乐学习当作孩子未来的谋生手段,为孩们安排了“丰富而烦琐”的课程,并定下了“今年考一级,明年进二级,后年三级……”的目标。尽管孩子苦苦地、努力地攀爬着,然而家长和教师的目标却越升越高,孩子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达不到,结果是家长的棍棒“逼迫”和教师的权威“斥责”,这样的结果却往往是孩子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的丧失。
至于孩子学习这种乐器有什么作用,对儿童成长有多大帮助,清楚者少了又少,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其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在为儿童减负,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而家长让其双休日、节假日、夜晚等绝大部分时间泡到了音乐学习之中,增添了儿童的压力;二是由于儿童学这学那,忙得不可开交,许多事情家长越俎代庖,以致于许多孩子长到了十几岁,仍然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离开父母,离开了家就茫然不知所措。看起来似乎多学习了点东西,实际上无形之中给儿童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伤害。
二、学习过程的误区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教育,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想一蹴而就,其效果往往是欲速而不达,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学习观念的误区
儿童学习音乐时,家长常常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孩子学习乐器开始时,不需要有高水平的老师,待孩子水平提高以后,再投“明师”,孰不知,地基不牢,焉有高楼大厦的耸立,此所谓“沙滩建塔”;另外,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只需在课堂上学、规定时间内练即可,不需要另外再做点什么。其结果是:由于孩子启蒙不好,对乐器的掌握不正确,入门功夫不扎实,就可能给孩子的进一步深造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可能使之与音乐失之交臂,不能很好地领会音乐感人的力量,也可能使社会失去一个很有才气、很有前途的音乐人才。
四、教育方法的误区
音乐是孩子最好的启蒙教育,可是现在儿童音乐教育在教育方法方面存在不少误区。部分教师在教法上,不管孩子年龄大小,一律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材上,不管孩子接受能力强弱,大都采用统一的教材。因此,除了极少数有天赋的孩子外,大多数孩子都无功而终。不光搭进了不少时间、精力、财力,最重要的是孩子始终在音乐殿堂的门前徘徊,不光进不了音乐的广阔天地,还对音乐产生了恐惧心理。许多家长面对音乐学习有抵触情绪的孩子,只好放弃,而实际上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有利于孩子的整体素质发展。
因此,只有走出误区,才能让孩子真正走进音乐艺术的殿堂,并在艺术甘霖的滋养中使身心得以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走出儿童音乐教育的上述误区呢?一、注重情感、人文素质的渗透。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音乐可使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学会与人沟通,感受到音乐之美,达到培养高尚思想情操的目的。音乐的这种情感性特征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放弃功利的学习目的,而注重情感交流。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其用抒情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愉快、痛苦、愤怒、兴奋、忧愁等情感与精神的共鸣,达到学生与音乐之间交流情感的目的,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二、注重主动性、创造力的培养。枯燥的、被动的“填鸭子”式的音乐教育不但没有到达音乐教育的目的,反而最终抑制了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要想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儿童未来的音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必须在儿童的音乐教育中注重儿童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有创造教育的意识,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有全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要注重儿童学习主动性、创造力的培养。教师的教育也应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改为思维训练的过程、潜能开发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只让儿童被动地、简单地模仿。三、注重基础,着眼未来。童开始学习音乐,起步是十分关键的。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儿童初学音乐,犹如一张白纸,绘什么就象什么,开始教给他的东西会深深印入其脑海,启蒙正规,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会增强,今后的学习才会有基础、有潜力。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和感知,不是一挥而就的,有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议家长多从儿童心理出发,平时多给他听一些符合儿童情趣的音乐,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正如前述,儿童有了兴趣,才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学,才能学好。儿童的音乐教育不在于让他多学了几首乐曲,而在于让孩子打好基础,培养孩子优良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及感受美的能力,用音乐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发展智力,为其今后成长铺好“路基”。四、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程集・遗书》中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文学入者,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时至今日,古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广泛采用,并且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仍旧是我们今天的教师所应切记的。因为,尽管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每个孩子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他们在音乐学习方面的特点也不一样,而且在音乐学习中的接受能力也是强弱不一的。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其次,教材不能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统一的教材,只会限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哪能谈得上“因材施教”呢?所以,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确定上,应该多样化,内容应该现代化,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一些儿童熟悉并喜爱的民歌、谚语、童谣和儿童游戏等。因为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材,才可能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需学习的东西很多,在此背景下,学音乐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孩子的整体素质发展。但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家长和教育者能较好地明晰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走出音乐教育的误区,使学习音乐变成愉悦的经历,让儿童学习音乐后,能受到美的感染,能通过学习音乐来培养兴趣、丰富情感及健全人格,而且还能开启心灵、启迪智慧、萌发创新思维,从而使生命充满活力。
上一篇: 信息技术与我的音乐教学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