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王 谦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内容提要:视障儿童在开展合唱教学与训练时因为看不见指挥与乐谱,因此这项工作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与诸多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从主―客两个层面论述视障儿童合唱教学与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与对策。
关 键 词:视障儿童 合唱教学 问题与对策
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之一。从学生角度看,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又由于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在合唱的训练和演出过程中,教师必定要求学生的声音和谐、统一,这又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渗透统一指挥、严于律己的思想过程。然而,对于视障儿童来说,相比正常儿童他们在开展合唱艺术活动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与诸多问题。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舞台与银屏上见到视障儿童的独唱、独奏表演,而却很少见到合唱与合奏表演。笔者从事视障儿童音乐教学多年,近年来一直在开展视障儿童合唱训练,下面将就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视障儿童合唱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
1、客观因素
开展视障儿童合唱活动最大的困难就是“视觉障碍”,无论是在排练还是演出中,他们都不可能像正常儿童那样“看着”指挥来进行表演,他们也只能靠着相互间长期以来的默契感来相互配合协作。这同聋哑生的舞蹈表演不一样,毕竟他们可以看着指导教师的手势来确定节拍与动作的协调。
其次,识谱试唱对于视障儿童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在合唱教学中,视唱训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每当学生能较快地唱准自己的声部,同时又能很快地熟悉其它声部时,合唱训练就能快速而顺利地进行。然而,在视障儿童合唱训练中不可能做到真正地视唱――视谱即唱。他们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教师心口相传的方式让学生模仿的唱好各个声部然后再记忆下来,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独立的试唱能力,继而影响到整体合唱水平的提高。
再次,合唱作品艺术处理对于视障儿童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与困难。我们知道,在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上,绝大多数时候是通过艺术的想象来实现的。而这种艺术想象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的想象来达到的。然而对于先天性视觉障碍儿童来说,他们不可能对视觉形象有着具体的把握,因此在艺术处理上必须按照视障儿童的想象力特点来合理地进行艺术处理,这就对合唱团的指导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同时,视障儿童合唱队员之间的在表演过程中的交流也比较困难。我们知道,视力正常儿童之间的合唱队员可以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无声”动作来传递信息,而这些在视障儿童之间几乎不太可能,所以如何创新视障儿童合唱队员之间在表演过程中的交流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具体的合唱技巧的运用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声部之间的进出、速度的变化、节拍的变化、强弱的变化、气息的变化、伴奏与合唱之间的衔接等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与视力正常儿童合唱教学不同的问题。
2、主观因素
视障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性格特点也是影响合唱质量的重要的主观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视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做一个了解[1]。
根据大量观察,发现视障儿童的气质倾向以黏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居多,而多血质和胆汁质类型的人数较少。某盲校通过对观察食堂开饭晚了之后学校盲生的气质表现,统计出胆汁质类型的占11%、多血质类型的占13%、黏液质类型的占48%、抑郁质类型的占28%。
视障儿童的能力发展从质的角度来看,与明眼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听觉分辨能力、触觉能力比明眼儿童高些,但他们普遍存在着应变能力尤其是应变新环境的能力差、定向行走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其能力发展从量的角度来看,国内外的有关智商测查结果表明:视障儿童与明眼儿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皮亚杰发展阶段论角度来观,视障儿童每个阶段的发展要比明眼儿童缓1~2年左右,其生活、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比明眼儿童晚而且慢,而且其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其能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视障儿童的发展在16岁前后都存在着一个“快速赶上期”,使其与明眼儿童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
视障儿童的兴趣发展受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很大。常年以耳代目和以手代目,使得他们对听觉信息和触觉信息更感兴趣。就兴趣品质而言,视障儿童与明眼儿童相比在兴趣的广度方面,尤其在视觉刺激信息方面显得不够广阔,但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则比明眼儿童稍强。
视障儿童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有的主要表现为依赖性、不坚决性和不够坚韧。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表现为情绪困扰、情绪不稳定(占41%)、更为敏感(占47%)、消沉、抑郁、焦虑者占多数,爱钻牛角尖。
总之,视障给儿童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开展合唱训练的质量。如何根据视障儿童的特点来进行合唱训练与教学,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二、对策
尽管在视障儿童开展合唱教学与训练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合唱训练教学对于视障儿童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众所周知,合唱的精髓在于和谐统一,通过多声部的有机配合,互相靠拢、追求均衡协调。它不是每个人音量的简单相加,更不是音量越大越好,合唱的世界里只有我们没有我。要想唱好合唱需要较强的团队精神。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可以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合作意识。通过长期训练和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通过歌唱去体验真、善、美。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的合唱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总而言之,开展合唱教学对于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好处。在此,笔者将就自己开展盲生合唱训练与教学的经验谈谈对于前文提到的问题与困难的对策。
1、全员教学与择优组团相结合
笔者认为,合唱教学与训练应该普及到所有的视障儿童,使得他们能够感受到合唱艺术音响的美,从而通过歌唱去体验真、善、美。以前的音乐课主要是以单声部的歌曲教学为主,而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熟悉的单声部歌曲的基础上配置简单的多声部合唱,这样操作起来就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时,合唱作为一门艺术是需要一定的艺术技巧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因此可以在各班挑选一些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合唱团,每周定期进行合唱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合唱团整体的艺术水准。
2、音准与节奏的训练
音准与节奏是合唱艺术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所在。要保证音准、节奏的绝对准确,必须进行严格、系统地训练。而进行这方面最好的训练方式则是视唱练耳。对于视障儿童来说,试唱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可以采用模唱的方式来替代。或者先把要试唱的曲目用盲文打印出来,让学生“摸着”谱子唱,这样虽然在节奏上不可能达到试唱的要求但是在音准上与试唱的联系效果是一致的。在唱好单声部曲调的同时要开展二声部乃至多声部试唱的教学。先从最基本的协和音程练,如大小三度、大小六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等,再练习基本的大小三和弦。练习的时候可以老师弹一个声部学生唱另外一个声部,然后再分声部练习。到最后,老师只需给一个标准音,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的唱出制定的和弦,并能够根据和声的整体效果来调整自己的音高,从而具备较高的音准能力为合唱打好基础。
节奏是儿童对音乐的最初印象,身体是最先会对节奏包括声响做出自然反应的,通过身体的运动是获得节奏感的首要途径。让孩子学会使用身体的律动来准确的表现音乐,不仅是训练节奏感,甚至可以用节奏来训练音乐感。对于律动的训练,我们可以在一个没房桌椅的教室,让孩子根据音乐的不同的节奏律动来进行行走步态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具有不同的节奏律动的音乐并引导学生找到他们感觉到最为自然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律动,最终达到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行走方向变化等多种途径来培养视障儿童的空间感和方位感。在做完这些基础的体态律动训练之后,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节奏型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对于每一种有特点的节奏型,我们都可以同学生设计一种适合的体态律动,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3、作品的排练与演出
视障儿童合唱的演出是看不见指挥的,少了合唱团的灵魂人物,使得排练与演出这一环变得最为困难的。因此在平常的合唱排练中指导老师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首先,从曲目的选择应该按照视障儿童的特点来进行选择。最先可以选择一些轮唱(卡农)作品来进行训练,然后慢慢加入柱式和弦织体形式的合唱作品,最后再加入较为复杂的包含主复调织体的作品。在初学时,最好选择一些没有速度变化的作品进行演唱。由于视障儿童只能背谱演唱,因此最开始的时候不要选择篇幅太长的作品,最好选择精致易于记忆的作品。此外,一般要选择有伴奏的合唱作品,因为伴奏可以在速度、力度、表情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起到了部分指挥的作用。只有在合唱团达到一定水准之后才能选择一些无伴奏的作品。
其次,排练演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视障儿童的特点。平常的排练需要教师通过语言来指导诸如强弱变化、声部进出、气息控制、速度变化等各种艺术处理。但是演出时是没有指挥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将这些信息全部变为学生内心的记忆,在演出时才能做到与排练时的效果相一致。在演出时,学生最好是手牵手的站立演唱,作为各个声部长可以通过手上一些细微的动作来及时传递艺术处理的信息。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为每一位上台演唱的学生配一个无线耳机,指导教师的艺术处理信息可以即时通过耳机传达给每位合唱队员。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使得每一位合唱队员充分感受到合唱艺术的美。
4、注重音乐欣赏提升合唱队员的艺术修养
前文以提到过,视障儿童兴趣的稳定性方面比明眼儿童要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通过加强音乐欣赏的方式,促进合唱队员艺术修养的提高。可以让学生欣赏他们所学的合唱曲,然后与自己的合唱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合唱队的水平在学习比较中得以提升。当然,音乐欣赏的种类可以不局限于合唱曲,应该尽可能多的听一些不同风格的代表作,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自身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从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一些风格特征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最终能够在音乐欣赏中体验到音乐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和追求。
以上所言是笔者从事视障儿童合唱教学与训练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之谈。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同行比较少,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够参与其中,共同为视障儿童的合唱教学工作而努力。本文只当是一个引子起到“抛砖引玉”只用。
--------------------------------------------------------------------------------
[1] 有关视障儿童的心理特点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http://www.tjmx.net/Official/news/2001/news-tjmx-tg10111GB7DDJC3201C7JCF99JK.html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