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唐 湘潭市第七中学
摘要:“对话哲学”是一种师生关系的生存方式,如何在“我-你”、“我-它”、“你-它”知识之间进行转化是它的最终目标,在音乐课堂上提倡的“交往理性”就是一种对话哲学。通过对回归“生活世界”的音乐教学活动环节的个案分析,进入学生实际接触的音乐世界,触探他们生活世界的一角。探寻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尊重差异、与学生进行情感、信息的互换,更妥善解决矛盾冲突,实现规范引导。
关键词:对话 交往理性 音乐教育 个案分析
贝内特.雷默曾经在《音乐教育哲学》中指出“中学普通音乐课:我们最大的挑战”。什么样的音乐课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需要的?
在符号消费非常发达的时代,音乐充斥着每一个人生活的空间,而青少年学生,更是忠实的音乐消费群体。但是,很多学生觉得音乐课本上学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不喜欢的。于是经常能听到学生发出呼喊:“我喜欢音乐,但是我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在外界接触和吸收到的音乐风格和知识远比在课堂上的要丰富和多样。于是,教师在音乐课上怎样引导学生、加强师生对话与交流,是上好一堂普通音乐课或者是开设好这门课程、吸引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所以,“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志。”[1]进行“广义”对话,不仅仅是音乐教学的主要途径,更是情感、信息的互换,解决矛盾冲突,靠近学生真正在听的音乐,触探他们的生活世界一角的重要手段。由于音乐对话教学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内涵而不是形式,在平等尊重信任的语境中,力求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相互沟通,在师生彼此的构建里创造新的教学形态。在“我-你”、“我-它”、“你-它”知识之间进行转化是它的最终目标。那么在这一理念下,开展音乐对话教学个案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以下是音乐对话教学的考察个案案例描述:
个案研究的起由:笔者研究生阶段在南京市某外国语学校进行音乐教育实习期间,试图了解该校中学生除课本音乐之外,还会听何种类型音乐,并且作为音乐教师,怎样能借此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于是,笔者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从推荐喜欢的开始”
个案跟踪研究的内容和要求:在南京某外国语学校初一到初三的音乐课堂上,开设音乐推荐环节。对中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的音乐类型进行一个长期的调查。环节操作:师生一起参与推荐听到的不错的音乐,风格类型体裁年代不限。可以分享推荐的原因或者对这个音乐的感受,也可以什么都不说。推荐音乐最好是视频,每节课放1-3首,所占时间不超过整节课的四分之一。
个案研究的意义:因为媒体的引导或者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成长的家庭氛围、老师的喜好等等都影响着学生推荐的音乐类型,在推荐过程中会折射出很多的问题。学生推荐的音乐中常有金子闪烁其中,有些内容甚至拓展了专业音乐教师所涉及的教授内容,连教师都值得认真学习和体会。通过推荐环节,笔者能理解学生对于生活世界的体验,同时能探究它背后所折射的文化意义。同时,这一活动环节无形中维护了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有时也微妙的展现了潜藏的矛盾。
个案一 对话的前提:“异类”所指差异
初一C1 音乐课
这个班有位顾同学很特别。教学中笔者发现,当老师讲到一个音乐知识点,他就会示意老师,然后站起来朗诵一首诗词来与课堂相关的音乐内容吻合,或者对老师说的内容有自己看法时就会站起来同老师理论。每当他准备站起来说话时,很多学生就会说:老师打断他,否则他要讲个十分钟。或者同学会很使劲的叫他:你怎么这么多意见,坐下!…同学们都觉得他扰乱课堂,行为很奇怪。
后来由于他推荐了昆剧《牡丹亭》的一个十五分钟的片段,全班开始对他侧目。因为几乎从未有人推荐这种传统音乐。当时笔者选用了一首《在梅边》的歌曲来引入他的推荐,然后提问:这个歌曲到底说的是什么?那么其中用到戏曲元素是什么?然后把歌曲中间的RAP和戏曲里的板眼进行对照,让学生由慢到快的做念词练习。再请顾同学背诵《牡丹亭》的诗词片段,介绍他所知道的昆剧源流。最后老师教全体学生站起来学做戏曲身势。
这一堂课,由推荐环节开始,有很多的“游戏”穿插其中。课堂小结的时候笔者问:顾同学平时答问与大家不一样,是不是就觉得他有点奇怪呢?大家或许是想要求所有的人都一个模式,但是,对于“差异”我们要持宽容的态度,要允许别人与你的不同。从这节课中有没有觉得他其实很厉害呢?学生都点头,他们班的纪律委员回答说:如果他能上课不那么爱捣乱,我也觉得他有点厉害。
个案分析:在这一个案中,顾同学与那些习惯听从老师的讲解,不予发问,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孩子不一样。所以,在他们的那个小集体里,他好像是一个“异类”,因此,他表达的方式经常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善意的“排斥”,他的思维很发散,甚至经常打乱课堂节奏,可是,却让老师在课堂中有了一种欣喜,很多时候他能给予老师最直接的共鸣。他的不一般,与他家庭的文化底蕴很有关系,他的国学师傅就是他爷爷,家里藏书非常多,在家听到的大多是戏曲和民乐,他乐意用诗词来和音乐对话。其实中国的音乐本来就是和诗词有关系,节奏的伸缩、句读都有非常大的空间性。通过这一个案例笔者深刻认识到,对于人的认识,恰恰“差异”是深层次的、描述的东西。有差异的学生其实也是需要通过他人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差异,才能更好对话交往。只是,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他会继续的保持他发散思维的亮点吗?能继续保持他身上的独特性吗?
个案二 对话的主要内容:“生活世界的音乐”
2009年2月20 初一C1 音乐课
这节课的前十分钟,请学生将在寒假里听到的觉得最有印象或者最喜欢的一首音乐写下来。班上学生百分之六十写的音乐是国内最近已发新专辑歌手的歌曲,如:周杰伦、王力宏等,百分之三十学生写的是外国歌曲,由于这个班的女生偏好日本和韩国的歌唱组合,所以百分之三十中,只有少部分是英文歌曲。百分之四的学生写的是中国传统音乐如琵琶曲《汉宫秋月》、笛子曲《姑苏行》等,百分之四的学生写的是重新开始热门的老歌曲如:小虎队的《红蜻蜓》;只有一个学生写的是:因为不懂,所以没听。
笔者觉得有必要在课堂上和他谈谈,
笔者:为什么你认为只有懂才能听音乐呢?寒假在家看电视、上网、出去游玩、走在大街上等,你都没有听到音乐吗?
他:有听到。
笔者:你认为只有所谓‘懂’才能听音乐,那你说说‘懂’是指什么?
他:懂乐理、懂五线谱、会弹琴什么的。
笔者:我觉得听音乐,纯粹是生活世界里的一种喜爱,或者是一种习惯,和你是否懂乐理、识五线谱没有直接的关系,莫非,只有那些音乐家或者是学音乐的人才有资格听音乐、才能听的懂音乐吗?可以将音乐视为成长生活中的伙伴,而非知识课程来学习。不单是来对它进行审美。它就是你的生活,就在你的生活里,你也就在其中。你觉得呢?
他回答说:那我寒假听了歌曲《喜羊羊和灰太郎》,有意思。
于是全班都唱起了“喜羊羊,暖羊羊…”,在全班大笑中,结束了这个对话。
个案分析:在这一个案中,那位学生的想法震惊了笔者,原来还有学生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主体的重要。不管是怎样的音乐,都不重要,我能在听音乐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或者其他的感情,这个才重要。自己才是主体,音乐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一个伙伴。乐理、五线谱或者其他,只是音乐知识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非我们学习音乐的全部目的。学生不能只做一个单向度的人,我们学习的音乐知识也不应该是悬置在生活之外的。应该是生活中的音乐,音乐中的生活。所以笔者认为,或许,应该由“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再转向“通过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学生。
个案三 对话的目标:“通过对话由语言中介的交互行为,进行规范引导”
2008年3月19,初二C4音乐课:
上课前一天,赵同学为“推荐环节”准备了一首歌曲。笔者发现标题是:德国纳粹闪电部队军歌。再考虑了一下后,笔者对那位学生说:“这个是纳粹时期的军歌,涉及到人道主义的问题,不能播放。”赵同学当时愣了一下,说:“我觉得很好听,和它的名字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我不能理解你的说法。”学生走了之后,笔者思考,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从学生的角度看,说的似乎有道理。打开音乐文件播放,发现,其实这个音乐是一首埃里克・利瓦伊 Eric Levi(ERA)2003年发行专辑《THE MASS》的一首同名主打歌曲,MV视频选取了一部电影剪辑画面。笔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一些网站将这个音乐称为德国纳粹“闪电部队军歌”,也有澄清说《THE MASS》的原型是《布兰诗歌》,而《布兰诗歌》是30年代在德国一处修道院发现的诗卷,后多次被改编为音乐作品。或许《闪电部队军歌》也是跟《THE MASS》一样从《布兰诗歌》取材,所以旋律有相似之处。通过知识搜索发现,网上流传的说法其实是个误会。事实上,真正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军歌叫《PANZERLIED》。
笔者再次与赵同学沟通:如果有纳粹闪电部队的军歌字眼是不能在课堂播放。因为道理如同你听《日本侵华部队军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涉及到人道主义和国际民族感情。但其实这个曲名是误传,它叫《THE MASS》。作品非常的磅礴大气,很有史诗的美感,你推荐的很棒。那么播放的时候用找的名为《THE MASS》的同一首歌曲可以吗?
赵同学采纳了这个建议,在课堂上播放了《THE MASS》,歌曲MV配取自电影《亚瑟王》。他很详细介绍了ERA的作品及风格,而且解释了开始时网上的误传曲名。
个案分析:从这一个案看,作为音乐老师,除了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非课堂内的音乐文化素养,需要有能进入学生理解范围内的所指。在深入了解之后再否决学生,对学生说“不”。在笔者以后的教学中,常下意识提醒自身,想好了再对学生说“不”。因为,伽达默尔在强调“理解”的本体层面上认为,“理解”是一个双向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理解都不可能由理解者的单一向度构成,只有理解者和被理解者的合作才可以促成理解[2]。
笔者选取了教育实习课上的“从推荐喜欢的开始”环节中三个案例,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对话哲学”的阐释。对话哲学在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对话哲学从源头上来说,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获得真理[3];米哈伊尔.巴赫金则认为对话是一种“在各种价值平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4];在语言学领域,对话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双方或多方)通过语言所进行的交流或者会谈,是跟“对白”相对应的语言形态。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也就是一种对话哲学。他以“言语行为”即“对话”作为他交往行为的分析原型,人们进入到对话的互动关系,为的是要协调到各自的行为以达到理解。交往行为的参与者通过对话和辩护最后相互承认一些信念为有效,这一过程不是出自于欺骗、强迫或者是利诱。在他看来,行为准则的普遍性和理性不能用独白来决定,而应该是通过对话和讨论达成理性的一致。通过对话达到规范引导。
笔者认为,音乐课堂上开设音乐推荐环节,采用了对话教学为主,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力图体现一种全新的师生互动生存方式,这也就是一种“游戏”。汉斯-乔治・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游戏”(Spiel)概念:“游戏的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游戏只是通过游戏者才能得以表现。游戏根本不能理解为一种人的活动。对于语言来说,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那个除其他活动外也进行游戏的东西的主体性,而是游戏本身。”所以“游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对话交流,游戏中每个游戏者是平等的,民主宽容的看待他者与自我的差异,并且能在游戏中达到追寻过程的完满而非结果的功利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上的理论折射到音乐教育中的课堂教学,将引导教师和学生作为交互的主体,采用“批判解释学”中“对话、理解、探究、自主”,“掌握生活世界的对话”,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因为有差异,所以要通过对话“游戏”达到在表达平台上的一个良好的互动,同时本着民主原则,将音乐价值作为一个引导,追寻完整的社会意义、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张汝伦着《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靳玉乐主编《对话教学》四川出版社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德.
伽达默尔着《赞美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
董小英着《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2年版
--------------------------------------------------------------------------------
[1]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年第三期
[2]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贝马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p133
[3] 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p69
[4]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2年版p18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