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学生快乐,我就快乐。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学生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案例背景说明: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低段的小孩子很喜欢上音乐课,他们很乐意在老师设置的音乐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成长。到了中段、甚至高段,许多老师认为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了。其实不然,只要你多用点心,在教学设计时多从他们的学习角度出发,改变以往旧的教学模式,吸引他们,引导他们,他们同样喜欢在玩中学习,同样会喜欢音乐,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第六册人音版教材第二课《大雁歌》中有一个知识点:连音和跳音的区别,并能在歌曲中准确运用。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设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案例片段: 1、引:初听《小宝宝睡着了》,感受三拍子摇荡的感觉及那种安静的情绪。2、师:“小宝宝听着悦耳的笛声快要睡着了,你们能帮她早早进入梦乡吗?”教师手指乐谱带着学生哼唱,熟悉旋律,并启发学生唱得连贯、温柔,这样才能让小宝宝睡着。1/3   1 - 2 3- -3 - 4 5 - -| 5 - 6 5 - 43 - 2 1 - - ‖3、引出并体验跳音和连音师:“正当宝宝快要睡着时,窗外响起了轻微的声音,会是什么声音呢?”学生:讨论,发挥想象力。答:“传来了风声”、“还有雨声”、“小老鼠在偷米”、“小猫的叫声”、“姐姐走路声”……师:给学生分组――一组用刚才的旋律哼唱Lu,表现风声,引导学生唱得连贯、抒情;另一组也用刚才的旋律唱小雨声,引导他们把雨声唱得轻巧、有弹性。然后教师指挥学生进行合唱(如:风声和雨声;小猫的叫声和老鼠的叫声等),提醒两种声音不能把宝宝给吵醒。最后提问:第一声部的旋律中加了什么音乐记号后,旋律变得那么抒情、那么连贯?――――“加了连线”第二声部的旋律加了什么音乐记号,旋律变得轻巧、有弹性了?――――“加了跳音记号”[案例评析]:在刚才这个教学步骤中,教师精心设置了情境,改变了以往沉闷的教学方法――音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在看着教师的手指乐谱熟悉旋律时,学生不自觉地进行了发声和视谱训练。在学生讨论、想象后的模拟合唱中引出了连线和跳音,学生在实践、合作中真正体验和理解了两种音乐记号的作用。整个过程学生都非常地投入,能自觉地进入自己的角色,主动乐意地参与活动――学习。这比教师用语言解释、讲解强上了好几倍啊!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在这些合作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本领,体会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与人交流,与人对话,锻炼了胆识,增强了自信心。方式的改变让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快乐有效,并使音乐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上一篇一张纸片的命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