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新课改后,我(牡丹江)市近八成中小学使用的音乐教材里,增加了10%的本地地方歌曲内容。这些地方歌曲让孩子喜欢,但浓郁的乡土特色接受起来却有些困难,借此反思,市教育相关部门鼓励中小学音乐教师,因地制宜地将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乡土歌曲融入我市的音乐教育教学中,也为唱响牡丹江多洒些种子。
地方歌曲好听不好唱
旨在通过歌曲了解乡土文化,新课程改革后,我市近80%中小学使用了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每套教材中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我省的地方歌曲。如:《黑龙江是个好地方》、《对花》、《歌唱春天》等。我市人民小学音乐教师付春梅介绍,《勇敢的鄂伦春》等少数民族音乐虽然在教材选修单元,但音乐教师们还是尽可能为学生讲授少数民族知识,教唱部分少数民族歌曲,学生们普遍反映,在老师介绍歌曲背景和范唱时,十分感兴趣。但采访中,不少一线音乐教师也谈到,选入音乐教材的歌曲年代比较久远,加上学生们对民族知识了解甚少等原因,真正达到通过地方音乐,热爱家乡、传承地域文化还有一段距离。市教育学院文体部工作人员说,进入音乐教材的大多数地方歌曲,是上个世纪三五十年代流行的少数民族歌曲,这些歌曲对于较年轻的音乐教师来说,都有些陌生,何况是“90后”“2000后”的学生,传唱起来的确具有一定难度。
想招寻“辙”,让本土歌曲易于接受
面对地方歌曲好听难唱的现状,我市各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积极行动起来,用渗透欣赏、创编新词等方式,将地方音乐教学融入教学实践中。市第四中学的音乐教研组组长孙振辉说,“为了让孩子了解本土文化,我校的音乐老师将把音乐欣赏内容注入了本土因素,二人转、东北民歌等已经列入欣赏内容之中。”采访中,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介绍,为了传承本土文化,他们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除在音乐欣赏课上的渗透、还包括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开展将赋予时代气息的新词谱以地方曲调,直接教唱给孩子们,使孩子们的学唱兴趣大大提高了。
鼓励歌唱家乡的歌曲进入音乐教学
“像《牡丹江之歌》等歌唱家乡的歌曲咱的孩子还没几个人会唱”,“唤醒孩子们热爱家乡之情,能不能让咱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再多些歌唱家乡的本土元素”,在市教育学院工作人员广泛调研后,向全市各中小学发出,将融入歌唱家乡内容的校本歌曲选进音乐教学的呼唤。市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原来,按照相关要求,中小学音乐内容比例为,国家、省、校本的比例是,7:2:1,现在鼓励各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大本地区、本学校的自编教材的比重,灵活掌握相应比例,使之形成体现地域音乐文化的教育模式。在这方面,十四中学和人民小学、立新小学等中小学校,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效果较好。
上一篇: 钢琴学习与固定音高概念的培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