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与《中国音乐教育》同步前进<?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十年工作回顾
(1990――2000)
曹理 缪裴言 廖家骅
《中国音乐教育》出刊百期,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又一重大成就。我们表示衷心地祝贺!
自1989年《中国音乐教育》创刊以来,她全面地关注并支持了我国音乐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对各音乐教育学术组织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热情的帮助。我们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成立十多年来,就不断得到《中国音乐教育》的指导、帮助,从而使学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使得我们学会能够和《中国音乐教育》在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事业的大道上同步前进!为了祝贺《中国音乐教育》百期之喜,我们对音乐教育学学会成立十年来的工作,进行了粗略的回顾,既是一次交流与汇报,也算做一份小小的贺礼!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所属音乐教育学学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十年来,它以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团结组织了广大高师音乐教育学(教材、教法)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工作者,开拓了我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不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加强了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学的建设,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批音乐教育人才,推动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乃至影响着整个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
早在1986年前后,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界就陆续发表了《国外音乐教育学研究简介》、《音乐教育学构想》、《加强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等文章,把建立我国音乐教育学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1988年国家教委艺教处组织酝酿艺术教育科研课题时,明确提出进行音乐教育学研究的问题。1988年底,由曹理、廖家骅、缪裴言、张荫尧、许卓娅等人组成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课题组,正式向国家教委申报课题。这一早期的课题组织形式,虽然参加者少,力量也较薄弱,但是它的研究目标明确,并为本学科的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9年4月课题组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曹理、廖家骅、缪裴言、许卓娅、章连启等5人。会议着重研讨了进行音乐教育学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学习与交流了国内外音乐以及其它学科教育学研究的信息和资料,并就课题成果形式等有关事宜进行了磋商。同年9月,经国家教委有关部门批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课题列为国家教委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阶段研究课题。
1989年10月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学院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曹理、缪裴言、廖家骅、章连启、马东风、杨力、郑莉等。会议进一步明确音乐教育学研究应该成为推进高师艺术教育改革的“桥头堡”。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的音乐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会议在分工准备的基础上,对原定的章节进行了调整,并进一步落实了分工和工作进度。会议还就面向全国高师音乐教材教法师资进行问卷调查与信息交流、收集编译国内外有关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资料进行了磋商。这次会议吸收和团结了音乐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多人,初步扩大了研究队伍。
1990年6月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三次音乐教育学课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除了课题组成员外,还邀请了高等音乐师范院校的音乐教材、教学法教师和艺术教育科研人员参会,到会人员共23人。会议着重对课题阶段成果――《音乐教育学概论》(暂定名)的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会同志本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初稿提出了大量的修改意见。出席本次会议的青年教师与到会人数达半数以上,为音乐教育学科带来了新的活力。会上,大家一致希望加强联系,交流经验,并就筹建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一事初步交换了意见。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筹备,于1990年12 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成立大会。大会在筹备组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了学会章程,发展了第一批会员共51人。中国音协副主席、国家教委艺教委主任赵、国家教委艺教司副司长杨瑞敏、国家教委艺教委副主任翟维等领导出席并讲了话。经过全体会员通讯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由曹理任理事长、缪裴言任秘书长。
学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和研究工作:
1.完成了国家教育科研“七五”重点课题――“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任务。作为课题成果――由曹理主编、缪裴言、廖家骅副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一书于1993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较广泛的团结了我国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的科研力量,多方面的吸取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而成为90年代音乐教育学方面一部有影响的力作。该书于1994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又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现已重版三次。此外,还协助组织编写了《中学音乐教学法》(邵祖亮主编、徐绪标、张荫尧副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学音乐教学论》(郁正民主编、尹爱青、王昌逵副主编)和《音乐审美教育》(廖家骅著,人民音乐出版社)等音乐教育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多部,改变了国内音乐教育著作品种贫乏、教材单一的局面。
2.承担了国家教育科学“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外学校音乐教育比较研究”专题的研究任务。由曹理负责,先后在首都师范大学和杭州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于1998年完成该课题的任务。作为音乐教育研究的子课题之一―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由曹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8册国外音乐教育研究专著,其中有:《美国音乐教育概况》(刘沛编著)、《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杨燕宜、孙海编著)、《日本音乐教育概况》(缪裴言、缪力、林能杰编著)、《苏联音乐教育――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儿童音乐学校》(魏煌、侯锦虹编著),《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蔡觉民、杨立梅编著)、《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立梅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外国儿童音乐教育》(尹爱青、曹理、缪力编著),这是我国第一次组织国内外力量对几个主要国家和主要音乐教育体系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索和介绍。
3.举办了音乐教育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
――1990年12月在北京举办了由留日会员缪力授课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学会会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幼音乐教师近百人。
――1991年8月在兰州举办了由会员刘沛授课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修班”,有20余名学员参加。
――1997年8月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美儿童音乐舞蹈教育高级研修班”,由美国康涅狄克州哈特福的大学的约翰.马汀.费尔阿本教授讲学。
――此外还协助组织了“奥尔夫教学体系师资培训班”(由奥尔夫学院教师任课),“形体律动讲习班”(由德国汉堡形体律动学校校长卡琳娜.<?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4.组织召开了历届年会
――1992年8月在北京师范学院召开了“高师音乐教育学课程教改研讨会暨学会第二届年会”,重点讨论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来自全国34所师范院校和音乐院校师范系的4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音乐教改实验讲习班”,有近300名中小幼音乐教师和学会会员参加了讲习班。
――1993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三届年会暨中外学校音乐教育比较研究研讨会”。来自全国30多个单位会员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艺教委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多次重要讲话。会议着重研讨中外比较音乐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交流了音乐教育论文。
――1995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师音乐学科教育学改革与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37 所院校和单位的63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还就即将颁布的高师音乐专科教学课程计划进行了学习和讨论。
――1996年11月在河南济源市召开了“全国九五音乐教育展望研讨会”。根据会前通讯选举的结果,本届年会还宣布了第二届学会理事会名单,由曹理连任理事长,新增谢嘉幸(执行)、吴斌、廖家骅、刘沛任副理事长、缪裴言任秘书长。
――1997年8月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音乐教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中外音乐教学法信息交流研讨班”。全国百余名高师、中师和中小幼音乐教师、教研员与科研人员参加,研讨班邀请了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约翰.M.费尔阿本博士讲学。日本簧片乐器学会理事长大场善一、副会长滕本
――1999年8月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会前还举办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
――2001年1月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了“21世纪音乐教育学展望研讨会”,会上,讨论了理事会换届事宜,曹理理事长和7位年满60岁的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主动提出卸任,酝酿、选举了以谢嘉幸为理事长的新领导班子,学会顺利的完成了新老交替。
5.建立对外学术联系,搜集音乐教育信息
一些会员以个人名义参加了“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与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建立了长期联系,并促成高
由于学会长期踏实勤奋的工作,带动了广大会员教学改革和科研的热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会会员已出版专著百余部,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在现有的238名会员中,已有教授32名,副教授85名,已成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一支中坚力量。
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学科教育研究的一次飞跃。10年来,音乐教育学学会与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等学术团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充分的发挥了协调效应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一是组织了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多种学术活动。坚持了年会制度,进行专题研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紧紧围绕本学会发展的目标展开,主题更加集中,研究的问题更加专门化,研究的方法更加灵活、注重实效。如中外音乐教育比较研究、音乐课程建设研究、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等。二是集合了学术研究的队伍。这个学会的成员以高师或其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担任本课程的教师为主,因此开展学术研究的“共同语言”较多,在音乐学科教育研究上比较有特色。开展课题研究时,学会只有两名副教授,发展到现在以教授、副教授为主,有的还是博士研究生导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其中大多数人员有独立完成音乐学科教育科研课题的能力,承担了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并能与其他人合作完成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如国家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项目“普通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其中学校音乐教育分为三个子课题:“中国当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实践”,课题负责人姚思源;“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研究”课题负责人曹理。音乐教育学学会的一些成员分别参加了以上课题研究。三是加强了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在第10届年会上围绕21世纪全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总结过去,展望并规划未来。出版了提供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本课程的教材――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音乐学科教育学。四是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位建设。在学会的积极参与下,目前国内已完成了本学科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学位的完整设置。四是扩大了对外交流。先后举办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培训班。邀请美国学者来华讲学,介绍美国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等。
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已走过十多年艰辛的历程,她的成绩虽谈不上辉煌,但所做的工作却是实实在在,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伴随着新理事会的产生和朝气蓬勃的工作,必将把我国的音乐教育学研究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上一篇: (大陆)学校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