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开场白:1927年,一位江西少女在父亲的坚持下,很不情愿的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这在二十年代的中国,是很不寻常的一件事。但是音乐之神却似乎格外眷顾她,日后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这位少女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由她所首唱的《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仍然被人们传唱着。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真正的经典,是能够历久弥新的。8月6号的晚上,当《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两首被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歌曲,再一次唱响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时,上万名的听众又一次被感动了。
《康定情歌》最早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康定地区的民间歌曲,而第一个在舞台上演唱它的,是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
主持人:喻老,这个歌您非常熟吧?
喻宣萱:那当然了。
主持人:现在我们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支歌,而且有很多人都在唱这支歌。
喻宣萱:我唱这个歌的时候是1947年,在南京国际俱乐部,我第一次演唱这个歌。唱这首歌还是有个插曲,很有意思。就是我这个音乐会,唱了差不多一半的时,突然停电,停电了。
主持人:没电了。
喻宣萱:工作人员知道断电了,一下恢复不过来,马上就拿着高台的蜡烛台,高的蜡烛台,就点了很多的蜡烛。这样就在这个烛光下演唱了这首《跑马溜溜的山上》。当时外头停电,不光是这个俱乐部,它是一片都停电哪。所以在这个烛光下面,演唱这样一首,富有浪漫色彩的民歌。我就是它的内容很浪漫,我就是觉得别有情趣。
主持人:谁也想不到第一次唱《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在烛光当中,一个很浪漫的气氛里唱的。
喻宣萱:是的
主持人:当时观众的反应怎么样?
喻宣萱:观众非常喜欢这首歌,我自己也唱得非常地尽情,因为真是打动了我自己内心的感情。所以我唱得也是我觉得是,很自然的很热情的,可以说是热情奔放。然后听众也很受感染,受到很大的欢迎。所以我就认为那个歌呢,我唱的可以说是一炮打响。
当年喻宜萱是用美声唱法来演唱《康定情歌》的。曾有评论称,中国学习美声唱法先驱者中,在中国造就的第一代歌唱家中,喻宜萱是成绩最卓著,名声最显赫,贡献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一位。很多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正是通过喻宣萱的演唱,才被世界所知晓。
主持人:您记不记得这个歌,您一共唱了多少遍?
喻宣萱:唱了多少遍?真是叫做记不清了,现在已经记不清了。现在这次不是说,要访问一个过去的听众,两个过去的老听众我认识,在新华社。有一个80出头了一个70多岁,他们都听过我唱。其中有一个在汉口武昌,我开这个独唱会,唱这个歌。他说他就是在那次独唱会学会的,他现在还会唱,他现在有时候还来看我。
在北京宣武区的一个小区,我们找到了这两位老人,他们是新华社的老记者方辉胜和文有仁。1948年,两位老人还是湖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这年秋天,他们第一次听到了喻宣萱演唱的《康定情歌》。
文有仁:大家纷纷就赶到那个湖北农学院广场去了,去的时候那广场上人就很多了。当时可以讲武汉三镇很多的大学生,包括一些高中生都赶去听。
方辉盛:当时来讲的话,这个举行音乐会有的人有兴趣的话,有钱有兴趣就去听。没有钱的,有兴趣没有钱。所以的话当时来讲,喻宜萱老师那个时候,她都是免费的演唱。
那次演唱,给方辉胜和文有仁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们还珍藏着一张录有喻宣萱演唱的《康定情歌》的老唱片。这首歌成了他们青春回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文有仁:那是一个露天广场也没有座位,大家就站在那里听。那个时候我记得好像在那个广场上,没有麦克风解放前。可是那个声音全场都听的很清楚,因为大家都很安静。她的歌声在全场,大家都很安安静静地听,等到她的歌一结束,一首歌一结束,全场就是热烈的掌声。这么多年来一直,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忘记不了这个歌,一直老想着当年在那个广场,听那个歌的时候激动的心情。
喻宜萱1909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县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曾东度日本留学。在她18岁时,父亲坚决要让让喻宜萱学习音乐。
喻宣萱:<b>那个时候我自己就轻视这个音乐。不但是一般社会上政府的官员,存在着看不起音乐,广大的人民也是这么认识的。就是唱歌好像是戏子什么这些,看不起。我自己也看不起,音乐算什么啊。</b>
在父亲的坚持下,喻宣萱很不情愿的报考了上海私立美术转科学校,后转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开始正式学习声乐。
喻宣萱:在学校里头,这个声乐学生当中,我是非常突出的了。那时候我在学校里,人家告诉我的,他就说我成了音专的四大金刚。后来学了之后,我还是非常喜欢。后来慢慢就迷到音乐里头了,觉得越来越喜欢。
喻宣萱在学校里师从一位俄国专家,学的全部是外国歌曲和西洋演唱方法,但是在她毕业后举办的80多场独唱音乐会上,她一直坚持演唱中国的作品。
喻宣萱: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你给中国人唱,怎么都是一些外国歌呢?
主持人:就是应该唱中国歌了。
喻宣萱:我觉得应该唱中国歌。我觉得总想我们中国这个音乐,应该发展,这是一个国家是不是有文化,那也表现在音乐上面啊。所以总想能够普及,能够让我的听众喜欢,能够听得懂我的唱。可以说我是很努力的,找很多歌曲。一种是创作歌曲,一种是民歌。就是说一方面我提倡唱中国歌曲,第二方面我提倡唱民歌。
主持人:您还记得那个时候,您唱的最多的民歌都是什么歌?
喻宣萱:那个时候收集的人是很少很少啊,凤毛麟角.我就拼命去找,找了几首.例如说青海的民歌叫做,那个时候我们以为是民歌,后来说是王洛宾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由喻宣萱首唱的。而《小黄鹂鸟》、《牧羊女》、《青春舞曲》、《玫瑰三愿》等歌曲都是她的保留曲目。
喻宣萱:因为收集不到很多,还有一个《虹彩妹妹》云南民歌,这首歌至今还有人唱。后来由一个俄罗斯作曲家把它改编,我在法国还唱过这个歌曲。
1933年,喻宣萱以优异的成绩与另外两名同学一起,成为了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的首届毕业生。1935年,喻宣萱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喻宣萱:我到了美国的时候,他们开始的是介绍我到教堂里边去唱唱诗班。他们以为一个中国学生嘛,有什么了不起。介绍我一个比较次的唱诗班,就是三十多个人。他们那儿有个大唱诗班,最出名的,不介绍我去,看不起我。在一起训练吧,他要准备练习的时候,排练的时候指挥大家排练,我算女高音.完了呢大家唱,这个指挥一听呢,怎么光听见我一个人的声音?
主持人:把别人的声音都给盖住了?
喻宣萱:盖住了,而且我唱得很准确,很奇怪。
主持人:我这个小唱诗班容不下你了。
喻宣萱:我的介绍我的这些教授,美国教授他们可能也知道吧,就把我介绍到大的,那个大的要考。
主持人:就是您特别想去的那个大唱诗班。
喻宣萱:对,那个大的。那个大的80几个人,最有名的,而且把我选为首席女高音。
当时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会定期主办青年歌唱家现场转播会,这是专门给尚未出名的青年演员安排的一个小时的实况广播演出,1937年喻宣萱通过面试,获得了在纽约演唱的机会。
喻宣萱:我一个美国朋友陪着我去的,去了我记得我唱了三首歌。一首外国歌就是普契尼的蝴蝶夫人,那个咏叹调是《晴朗的一天》。两首中国歌,那个时候选中国歌很困难,没有多少,不像现在一样很多好的。那个时候还不会《跑马溜溜的山上》,都不会,还没有这个歌没有呢。就唱那个老的,老掉牙的那个,一个叫《箫》吹的那个箫。另外一个名字叫《紫竹调》,箫是竹子的,一个古老的中国歌曲,一根紫竹直苗苗。另外唱那个《凤阳花鼓》,安徽的凤阳很穷的,现在很好的。那个时候叫左手锣右手鼓,打起手鼓唱起歌,就是这个,唱了这个。
主持人:很欢快的。
喻宣萱:唱了两首中国歌,很有意思。
主持人:现场反应怎么样?
喻宣萱:当然觉得耳目一新吧,不能说我怎么好,我自己这么想的,就觉得很新奇,所以也是挺高兴的。
主持人:当时应该很少有来自中国的歌唱家,到美国去唱歌。
喻宣萱:我那个时间没有。
这次演出,对喻宣萱来说非常重要,她获得了更多的演出机会,西方听众也知道了有一个叫管喻宣萱的中国歌唱家,也正是在这一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喻宣萱结束了在国外的生活,乘船绕道越南,返回战火纷飞的祖国。
喻宣萱:我们必须回去。我说假若是这个战争抗战胜利了,打完了,把日本人赶走,我们再回去享现成的,那我们的脸面都不好意思,见到我的同胞们都不好意思。我们想回去参加一点,力所能及的抗战工作。
回国后,喻宣萱在全国各地举办音乐会,这时她更注重演唱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1947年的夏天,张治中将军邀请她到甘肃,新疆开音乐会。在当时的节目单中,我们看到有近一半的外国歌曲。但是在最后一场演出中,喻宣萱把外国歌曲都删掉了。
喻宣萱:就是在一个山谷里头,四面环山就只有一个缺口,我就在那个山谷里头唱,就是不售票的。市民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就带着干粮去占座位。所谓座位,就是挖一层一层山上的坡,一个坡一个坡地上去。那个时候据说张治中先生说,有一两万人,也有人说两三万人,究竟有多少我也搞不清,反正是人山人海。那个山啊人山人海,有人都坐到山顶上了,一层一层上去。
主持人:当时对于您来讲,这已经是非常多观众的一个演出了。
喻宣萱:我真是满心地喜欢。我本来还打算着节目当中还有外国歌,我一看这都是老百姓,真正的老百姓,我怎么能唱这个?我不能唱外国歌,他们听不懂不喜欢。我就临时改了,我唱了二十多首中国歌。老百姓真是需要音乐,爱好音乐,我就更是觉得可贵。我一生有这么一个机会,求都求不到。
作为一位美声唱法的女高音歌唱家,喻宣萱演唱时都是盛装出场。但是在1949年10月,当喻宣萱结束了联合国委派的出国考察工作,回国参加在新中国的第一场演出时,她发现自己大大的不合时宜了。
主持人:我记得您回来以后,马上要到中南海去演出。有一个说法,一个月之内换了三次服装。
喻宣萱:是的。我一回来的时候,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怎么中南海来请我去演出?我就去了。按照以前我的习惯,盛装出台。
主持人:按照老规矩来。
喻宣萱:老规矩还是高跟鞋,我还穿了一双特别是金颜色的,跟特别高的那种。当然没现在这么细,但是也够细的了,很高的了。然后穿着这个绣花,花边也是很好的料子,闪闪发亮的旗袍,拖在脚上的那种。戴着耳环,完了的时候还穿着外套,进去的时候那是11月,1949年的11月。外面进去的时候,穿着一个反皮毛大衣,皮大衣。
主持人:今天的女孩子听到您这身装束,依然会觉得是非常漂亮,非常华丽的。
喻宣萱:就是比较华丽吧。一进去开始看的是别的人演出,别的人演出啊都是穿那种解放服。解放服啊冬天大棉袄大棉裤,那个鞋也不像样子的鞋,我看起来啊。
主持人:您很难想象怎么能穿成这样的衣服,上台演出?
喻宣萱:怎么可以穿成这样的衣服上台演出,一个个上台都是这样的,唱的那个歌都跟我不一样。
主持人:唱的歌也跟您不一样。
喻宣萱:第一个出来唱的是女高音,唱那个《翻身道情》。
主持人:《翻身道情》。
喻宣萱:怎么是这样的歌啊?没听过。后来又第二个是郭兰英出来唱《妇女自由歌》,她跟刚才那个节目不一样,但是跟我也不一样。我说怎么是这样的,后来我就说,我说我不能上去。我说这场演出我不能参加,我这个样子太不协调了,我难为情。负责人一再来要求我,跟我解释跟我讲,我们这些高级领导都是见过世面的,都是这个眼界很宽的,都是能够包容各种各样东西的,所以他叫我你不要顾虑。我呢确实也不知道,共产党的这些高级领导,我以为都是土包子,我曾经这么想,也和他们一样穿的那么土的,我不知道周总理邓小平。
主持人:跟您一样是留学生?
喻宣萱:是留学生,我根本不知道,于是我就上去唱了。我的伴奏是年轻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吓的不得了。在这么多重要的领导面前,紧张的不行了。一弹我一听,我的咏叹调是第一个,他一弹弹高了八度。我一听声音怎么这么怪啊,不对啊。在这种万分紧张当中,很狼狈心里很狼狈,但是还是很平稳没有唱错。
紧接着,喻宣萱又应邀参加另一场重要演出,这一次她换掉了旗袍,脱掉高跟鞋,穿了一身她自认为比较朴素的演出服。
喻宣萱:这一次我就想,我的服装一定要改革。
主持人:要顺应潮流。
喻宣萱:我就做了一套短的,一条长裤子。可是我呢,就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去跟他们那个灰毛毛的一样,买的还是非常漂亮的料子,做了个短的。虽然是短的,但是很考究,还滚了个边。这裤子是高级呢子的,笔挺笔挺。一去一看,后面合唱队一大群,还是那个灰衣服。
过了没多久,喻宣萱又迎来了另一场演出。
喻宣萱:就请我去这个露天的演出,请我去参加。这一次我真下了个大决心,我再也不能这样子了。所以我做了一套解放服,布的,彻底跟别人一样了。蓝颜色的不是灰的,那时候有深蓝颜色有灰的,我呢做的是深蓝的,这个时候我觉得跟他们一样。
主持人:但是解放后您在做这样的转变的时候,您心里头会很顺畅的转过来吗?
喻宣萱:我呀我跟你说吧,我这个转变啊我自己觉得好像很自然,我没有压力,都是我自己自觉的,觉得应该这么做。因为什么呢?我也很希望中国兴盛,不受这些帝国主义的侮辱,侮辱我们这个国家,侵略我们这个国家,我心里是非常难受的。所以我在法国看见报纸上,《费加罗报》是比较进步的,都登。说我们打下了上海啊,解放军的这个什么,他们这个非常遵守这个秩序,住到马路上不扰民一点都不危害老百姓。
主持人:所以您对解放军有了很好的印象。
喻宣萱:好印象,很好的好印象。然后我还记得有个消息就是,在南京啊我们开炮,把那些英国船只让它走它不走,所以说我们开炮它不得不走。我当时好痛快啊,我心里好痛快啊。所以回来的时候,我信这个共产党,就信了个不得了。
主持人:您在第一次参加音乐会的时候,听到很多像您说的《翻身道情》,听到这些过去的没听到的唱法,甚至看到他们穿着平时甚至是下地时穿的,解放布的衣服,去上台演出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艺术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艺术是应该有它的原来的要求的?
喻宣萱:我觉得一个人哪,这个历史是前进的社会是变化的,一个人要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变化,他就没有出路。我是这么想的。你不能说什么东西都照老样子,所以我到现在一直到现在,他们争这个争那个,我说这为什么呢?百花齐放多好啊,我一直是这么个想法,就为大众更多的人服务。所以呢我现在已经有那么多的机会,我就拼命学。我那一套不行啊,我就学这新的。
喻宣萱开始学唱新歌。《桂花开放幸福来》 《五指山之歌》等作品,都是当时她经常演唱的。而演出场所也不仅仅是在礼堂,剧院。1953年,她参加了在朝鲜的抗美援朝慰问演出,在阵地上为战士们唱歌。
喻宣萱:我对这朝鲜的这次演出,也是我一生都难忘的,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每一场演出,那些志愿军都是坐到地下,席地而坐。然后呢要带着武器,他怕有情况啊。天气非常寒冷,北朝鲜你知道是很冷的,就是这么一个场面。所以呢,我觉得对这些志愿军啊,是无比的崇敬他们吧。心里也很心疼这些个我们的同胞,这些个年轻小伙子,时常都有生命危险,真是为国家在这里,不顾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坚强的抵抗这个侵略军,所以我就是很感动。要是能够为他们做一点事,能够唱的让他们高兴,那我就是莫大的安慰。就是怀着这么一种心情,去给他们演唱。
主持人:那个时候您觉得,您的这种艺术真正的发挥了它的作用。
喻宣萱:是的。所以我就觉得我这一生,我觉得没什么成就。我就觉得我的演唱,虽然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但是我觉得没什么值得称赞的成就。但是我觉得我的经历在我一生当中,我这是很丰富的,有一些也是我永世难忘的,很宝贵的这么一些经历。
1950年,喻宣萱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兼声乐系主任,1961年任副院长。而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的近40年的时间里,喻宣萱的人生也是起起落落。
喻宣萱:解放以后我就从事教学了。但是我觉得这个也是国家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我觉得我心里是心甘情愿,一心扑在教学上,我本来也有这个准备。
中央音乐学院创建于1950年,很多日后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艺术人生的第一步的。1959年,20岁的李双江从哈尔滨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而他的班主任就是喻宣萱。
李双江:她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说一定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首先是受中国人民欢迎的、中国百姓欢迎的歌唱家歌手。所以她那种民族情感,她就想建立一种中国自己的中国声乐的学派。
自1961年开始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后,除了抓全院的教学工作,喻宣萱还有大量的接待工作要做。一天,江青来到了学院。
喻宣萱:我很不喜欢那个江青,我见过她,我还招待过她。她到我们学校听什么,选什么节目,我要去接待了。她是个女的嘛,当中她要上厕所,那不能让男人陪她那就派我了陪她。她不上一看那个厕所,她气得不得了。我说这么大的架子啊,这是共产党的主席的夫人?怎么像个皇帝的夫人似的,皇后似的。
主持人:嫌当时音乐学院的厕所不好。
喻宣萱:嫌那个厕所不好。我说我们就只有这个条件。
主持人:所以当时她还发脾气来着。
喻宣萱:她就说要带她到女厕所去,我说女厕所更不能,女厕所上的人很多,这个厕所是为您准备的,别的人不准来。
主持人:还要专门准备的。
喻宣萱:只能这个。我当时心里想你爱上不上。
主持人:实际上在后来的包括文革当中,您的遭遇实际上也是很艰苦的。
喻宣萱:我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啊,也是这个受了一点罪的吧,也是觉得这个经历啊也是太艰难了吧。后来我们是反动学术权威,我的家是完全抄家了,是扫地出门的这一种。我记得有天晚上11点多钟了,我关到牛棚里头。有个红卫兵来了提了一袋子我的照片,这张照片跟谁啊 ,撕。这张照片反动,一撕。都给我撕了。后来这些照片都是慢慢搜集起来的,从朋友那里剩下来的,一点残余的。
主持人:您看着您的学生在您的面前,撕掉您的这些非常珍贵照片的时候,您是什么心情?
喻宣萱:那个学生是作曲系的。撕掉的时候我觉得心里还是挺难受的,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些纪念,一生的纪念一些经历,都给我撕掉了。特别是这乐谱,很宝贵。
主持人:都是心血。
喻宣萱:这乐谱不是为我自己啊,我省钱啊,我不是有钱哪。我搜集在国外很省钱节省,节省下来买乐谱,回来要从事教学的。当时我心里是受了这么一个打击啊,但是我心里不灰心,我一点都不灰心,即使这个人哪受了些罪,我说这些罪我能忍受。
1966年11月在音乐学院,曾经发生过第一任院长马思聪因不堪迫害,秘密出走美国的事件。
喻宣萱:马思聪走了我是知道的。马思聪跟我一起关在一个劳改队,他走之前还问我你要不要饭票啊?因为他要逃走啊,他的饭票没有用啊。那个时候都是很多票啊。
我说我不要饭票。
主持人:因为什么?
喻宣萱:我够吃啊。
主持人:那您知道他要走吗那时候?
喻宣萱:礼拜天他们放假,放这些叫我们这些牛鬼蛇神,这些人回去然后礼拜一又回来。礼拜一回来就没有马思聪,到了第二天马思聪还没回来。学校这时候追查 ,才起劲去找了啊,才知道他走了。走了当时我就觉得他不必走,因为我了解马思聪。他有的时候跟我说一些话,有些作品现在不理解,五十年后就能理解了。那么我知道马思聪,不是个反党的人,他对共产党是有好感的,不是反党的。所以我觉得他真是,真是有点糊涂,我就觉得这样。怎么走干什么啊。
主持人:所以这才是我为什么要问您的,为什么您这样一个弱女子,会有这么坚强的信念,始终不会怀疑不会放弃?
喻宣萱:因为我觉得我还是脑子很清醒,对一些这个事情啊,我认为我还是看的很准的.我就觉得这个共产党,费了几十年这个革命,牺牲了多少人,然后才有这个新社会,才有新中国成立。他要是想把这个国家,肯定是他是要把这个国家治理好。我就肯定的说他是要把这国家治理好,他要把这国家治理好,假如他是这么样一个政策,那谁还服他呢,谁还会跟着他走呢,我就不信这个。
进入70年代喻宣萱明显的苍老了.而时间最终验证了她的坚持是正确的。1979年,黎信昌、李双江等六名学生重新回到母校,走过这条他们熟悉的小巷,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小礼堂,为他们的老师献上了一台声情并茂的音乐会,共庆新生。
李双江:喻先生那几天很兴奋,打造我们每一个人的歌唱情怀,她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老师。经常说着说着一个作品,热泪纵横。一个艺术家的一种质朴,经常说着说着就燃烧起来了自己的情感,使我们感到了一种歌唱家的任重道远的情怀。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登歌坛,到今天95岁的老人,喻宣萱一生与音乐相伴,而音乐也让喻宣萱的名字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被人们淡忘。不久前,一位上海的姓叶的听众给她寄来了珍藏了56年的两张当年演唱会的门票,在回信中,喻宣萱这样写道:
五十六年的大好时光,虽已匆匆飞逝,如今还有像叶先生这样的热心人,还记得我。不但记得我这个人,还记得我的唱。我作为一个长期以来一心向往普及音乐,极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的老乐人,确实感到莫大的欣慰。我怀念听过我的独唱会,热爱音乐的听众,我怀念我曾经去过,并演唱过的每一个大小城市,和每一片祖国的热土。
喻宣萱学的是源自西方的美声唱法,但是她最大的愿望却是让更多的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听到她的歌声,所以她愿意到田间唱,到地头唱到茶馆里唱,到战士们的阵地上唱。她经常说,论艺术成就她比不上帕瓦罗蒂,但是帕瓦罗蒂却没有她这样丰富而又有意义的演唱生涯。也许这就是这位老艺术家最引以为自豪的人生历程。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
上一篇: 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