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是最普及易行的演唱形式。这是一种追求团队在演唱中保持完美的一致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在演出时需要有稳定的音准和协调的音量,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要求较高。在合唱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整体齐唱,再进行个别纠正的方法,这样不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还会忽略很多学生的错误,达不到精益求精的目的。而且很容易出现学生滥竽充数的情况,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策略;
在音乐教学中,合唱是一门非常必要的课程。进行合唱教学既可以增进师生的协作,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但是由于合唱活动中人数多,不定因素较多,对学生合唱默契度、音乐技巧要求比较高。合唱教学的问题不只表现在学生身上,更多的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所以音乐教师更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提出相关策略。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
(一)小学生在合唱中难以组织
目前,教师对合唱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对合唱的认知也不够明确,且小学生自制力弱,学生难以被组织,造成合唱难以进行。合唱团的教学规模庞大,合唱舞台难以控制,且小学生本身音乐知识较薄弱,合唱途中容易出现音准、节奏等问题。例如,随着音乐节奏的起起落落,学生跑调的尴尬场面就会出现。进行合唱教学的场地过大,学生人数更多,音乐知识储备少且自制力差,教师难以组织[1]。
(二)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唱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取决于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优劣,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小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音乐技能和相应的艺术素养。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音乐教育师资力量非常有限,许多音乐教师缺乏先进的音乐理念以及专业能力尚浅。在这种音乐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小学音乐合唱教育相应地也受到了严重制约。
(三)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不足
合唱并不只是学生自顾自地进行齐唱,而是要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演唱情况,再进行恰当的分工,所以教师和学生就要进行良好的沟通。而一些教师认为学生音乐素养不高,不能提出有用的建议,不重视合唱中的师生沟通。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师生之间的要求没有互通,教师无法准确地使音调、音色和音质三要素和谐起来,合唱效果就往往达不到理想水平。这样就会使课堂合唱水平难以提高,学生无法进步。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一)多听多练,提高学生音准水平
小学生因为没有系统接受过音高、音准等方面的训练,所以对于音准和音高的判断和掌握并不到位,但是在合唱中,音准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他们提供一种很好的合唱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多听,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才能,提高他们的音准判断能力。
比如,老师在《萱草花》合唱教学中,先进行二声部音准练习,再向学生们解释了一下音乐符号及其代表的发音规律,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正确的音调和发音特点,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音准。通过让学生识别音阶,老师还能为同学们进行听音竞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当学生熟悉了这些知识后,老师就可以把这些音节融入到《萱草花》的合唱训练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音节的音调、发音规律及歌曲的内在涵义。在练习中,强调多听、多练习,逐步增加乐曲的旋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韵律和音准的敏感度,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音准水平。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信息化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种直观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多媒体合唱教学技术能够实现现场录音、调试、修改和实时编写等多种功能,将语音以波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科技手段使静止的乐曲展现出动感的音乐美感[2]。
比如《愉快的梦》,就是以合唱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班级合唱课。以前,学生们对合唱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听觉去体会,很少有亲自参与,只有理论上的认识,要使双声部和谐共处,那在学生心中只是一个观念而已。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唱两个独立声部,让他们在每一个声部的练习都变得更完美。但是在大家协调、配合的时候,他们会被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所限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他们就容易感到迷茫。现在,我们采用了现代设备介入技术,将现场录音进行重现,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音频,并上传用软件合唱音效合成,但是这种和声部分很僵硬,学生们一听就能分辨出声音的强弱。通过对语音波段图形的直观演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和学习热情,将“高音强,低音弱”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对比,然后让学生们练习,以此提高他们的作品表现能力。
(三)增加课外活动,增加合唱实践机会
活动实践法是检验合唱成果的最好方法,也是锻炼学生积累合唱经验的途径。小学生接触音乐合唱的机会较少,且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害羞腼腆,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合唱活动来引导学生提升合唱水平,养成自信大方的性格。同时,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优化合唱效果,提升学生合作的默契性,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3]。例如,根据节日的不同,可以在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表演不同的歌曲。像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学唱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作品,十一国庆节合唱《歌唱祖国》等,通过这种将节日与学生合唱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让学生积累合唱经验,提升合唱水平,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综上,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教学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参与度。只有让学生认同合唱,积极参与到合唱活动中,发展个人合唱能力,才能促进小学合唱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李雪伟.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分析[J].启迪, 2022(7):2.
[2]王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模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3):2.
上一篇: 奥尔夫教学法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探索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