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 来源于:艺术起点
第一课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旋律连接。
2、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一声部学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
2、通过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一声部部分。
教学难点: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书第40页综合训练1)
注意: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注意声音要连贯,音阶要清晰,口形要正确。
二、综合训练
1、两人为一组,念熟第一条乐句谱子,再跟琴唱一唱。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乐句旋律特点。)
学生讨论:这条乐句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每一个音符)
结论:骨干音是“do”、“mi”、“sol”,第一乐句落在属音sol上,有半终止感,这条乐句结尾应该落在do上。
3、两人一组,讨论创作旋律。
跟教师的琴声唱一唱,看谁连接的流畅、通顺。
4、(第二乐句处理办法同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骨干音是“la”、“do”、“mi”,该句为五声羽调式,结束音应该落在la上。
三、学唱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1、教师介绍党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
(讲一些革命、改革开放的事情给学生听一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用la来哼哼。
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特点,听后感受?
3、学唱曲谱:
两人为一组,将歌曲的歌谱读熟。教师带领复读。
跟琴视唱曲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跟琴视唱歌词。
反复练唱。
四、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稍快热情民歌风格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
2、歌曲处理。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
教学难点:运用各种力度记号来唱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学唱。
1、以独唱、齐唱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第一声部的掌握情况,抽查5人次。
2、全体学生唱一遍歌曲。
教学生第二声部,掌握节奏。
3、师弹琴,让第一声部用“u”,第二声部用“mi”唱。
4、把歌曲加入进去,让学生体会歌曲与词的结合。
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以亲切、热情的情绪唱好歌曲。
三、歌曲处理:
1、集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请同学观察:书中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
把它们找出来,分别唱一唱。
3、这首歌曲与以往我们学过的不同,出现了很多间奏?
提问:有间奏就代表休止吗?
我们应该怎样演唱这一部分?
练唱。
4、找出这首歌中出现的一些衬词和叠词。
“嗨”、“的哩”、“高高”、“长长”……
着重练一练这几个词的演唱。
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四、党对我们的关怀真的是亲亲的。下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北京喜讯到边寨》。大家自己来体会。
板书设计: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力度变化:
强―中弱―中强―强―中弱―很弱―中弱
课后小记:
第二课采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切分音;反复记号D.S.
2、综合训练:(一)节奏练习
3、歌曲:《采菱》曲谱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2、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认识和运用反复记号D.S.。
教学难点:学习和掌握切分节奏。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请同学们唱一唱综合训练一的旋律。
2、想一想:你觉得这两条旋律哪最难唱?(导出切分节奏)
师:这部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切分节奏。
二、读谱知识:切分音。
1、教师出示以前学过的比较简单的切分节奏,请同学拍手读出节奏。
2、出示切分音图式。
教师讲解:请同学将书上的几种节奏拍手读出来。(得出切分节奏的时值)。
3、请同学两人一组反复拍拍,看谁拍的准确。
4、将刚才演唱的两条旋律再唱一唱,请同学边唱边按书上要求的节奏打出拍子。
三、歌曲《采菱》曲谱。读谱知识。
1、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不要哼歌词,鼓励学生主要要哼曲谱)。
3、请同学将今天所学过的切分节奏找出来,并依次唱一唱。
4、再次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出教师演唱的顺序。
师:我为什么要按照这种顺序来演唱呢?因为歌曲中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复记号D.S.
5、教师讲解反复记号:注意:D.S.必须与结合起来使用。
请同学讲一讲书中的反复记号如何应用。
教师出示几个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应用。
6、跟教师唱唱曲谱。注意:切分节奏处的唱法。
板书设计:读谱知识:
1、 反复记号D.S.
2、 切分音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二)
2、歌曲《采菱》学唱;歌曲处理
3、欣赏: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2、欣赏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继续培养学生通过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歌曲《采菱》学唱
教学难点: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注意切分节奏处唱法。
二、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几种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演唱。
2、请同学说说以前都学过哪几种切分节奏。并拍拍。(综合训练二)
再请同学将上节课刚学过的切分节奏写出来,并拍一拍。
3、请同学跟琴唱《采菱》的歌谱。
三、学唱歌曲:《采菱》
1、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情绪。
2、教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切分节奏处的演唱一定要准确。
将切分节奏处找出,依次练唱。
3、跟琴练唱歌词。
4、处理:
讨论:演唱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速度?情绪?
练唱。
(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唱出水乡的孩子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尤其要注意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可以表演。
四、欣赏:《渔舟唱晚》
1、出示乐器挂图,介绍筝,介绍《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一首筝独奏曲。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2、初听《渔舟唱晚》,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3、分三部分细听,请同学们按照听听想想来听三部分的速度、旋律、分别是怎样表达的。(完成听听想想)
4、请同学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听到“fa”时举手表示,并说说这里出现fa后,乐曲发生了什么变化。
5、复听全曲,请同学跟着音乐表现出渔夫一天的工作。
五、教师小结:我国的民族音乐非常有特点,是有着悠久历史发展的。今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民族乐。
板书设计:渔舟唱晚
听听想想
第一段旋律优美节奏平稳速度缓慢力度稍弱
第二段旋律跳跃节奏活泼速度渐快力度加强
第三段旋律上下起伏节奏紧促速度较快力度稍弱
课后小记:
第三课小小花伞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歌声表达歌曲《小小花伞》的愉悦欢快的情绪,歌唱各族儿童的大团结。
二、通过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欣赏《北京喜讯传边寨》以及学唱歌曲《小小花伞》的旋律,进一步学习并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中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小小花伞》。
教学难点:
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综合训练
1、分析旋律规律。
2、学生试着完成旋律连接。
3、师生共同评价,视唱部分旋律。
四、新歌教学
1、介绍歌曲意境,引发学生的情绪。
2、听录音。
3、学习歌曲旋律。(分句子唱旋律)
4、全班齐唱歌曲旋律。
5、布置作业
练唱歌曲《小小花伞》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传边寨》以及学唱歌曲《小小花伞》的旋律,进一步学习并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中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歌曲处理
1、复习歌曲旋律。
2、注意歌曲连贯性。
3、注意气息的运用。
4、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部分轻盈而活泼;第二部分由抒景向抒情发展;第三部分欢快。
四、欣赏
1、介绍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从情绪和意境曲展开联想与想象,开拓其思维活动。
2、提示乐曲中与情绪有关的细节。
3、欣赏过程中注意穿插作者生平及歌曲本身各部分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练唱歌曲《小小花伞》
四摇篮曲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趣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通过听辨平行三度、四度的不同效果的二声部组合,提高学生对和声的听辨能力。
3、欣赏歌曲《鳟鱼》,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趣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通过听辨平行三度、四度的不同效果的二声部组合,提高学生对和声的听辨能力。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综合训练
1、学生试唱,要求用轻声唱二声部,亲身感受平行三度与平行四度的不同效果。
2、完成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部分的练习。
四、新歌教学
1、复习并唱好装饰音的唱法。
2、唱歌谱,要求学生理解歌曲意境,指导学生唱出节拍的强弱。
3、全班齐唱歌曲旋律。
4、布置作业
练唱歌曲《摇篮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鳟鱼》,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教学重点: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综合训练
1、听录音,分辨是第一题的①还是②。
2、师生共同完成。
三、歌曲处理
1、复习歌曲。
2、注意歌曲连贯性。
3、穿插介绍关于《摇篮曲》创作的故事。
4、演唱《摇篮曲》。
四、欣赏
1、初听童声合唱《鳟鱼》,熟悉歌曲内容。
2、细听《鳟鱼》,要求学生听出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由于调式的变化而形成的情绪对比,以及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听出伴奏音型、和弦的变化等手段而引起的色彩变化。
3、复听《鳟鱼》,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4、学生简述欣赏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练唱歌曲《摇篮曲》
第五课:《星星和灯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训练与歌曲《星星和灯光》
[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写作能力。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带
[教学难点]:旋律连接的填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鼓励学生大胆用动作表现;
2、练声: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注意气息的控制)
三、综合训练:
1、复习上节课的上下句的旋律连接。
2、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
让学生自己创作,自己拭唱,相互评论,评比谁创作的最通畅,在实践中去寻找规律,去尝试。
3、熟悉歌词。
四、布置作业:
自学歌曲旋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星星和灯光》
[教学目的]:学会唱《星星和灯光》这首歌,并使学生感受到彝族儿童勤奋学习的品格。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旋律的连接
[教具准备]:录音机(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歌曲教学
1、学生朗读歌词(这首歌写了什么内容)
2、歌曲中所表现的是赞美彝族红领巾在灯下用功勤读、书声朗朗的情景,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唱这首歌呢?(平稳婉转)
3、介绍歌曲特点
4、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重点练习旋律中“起、承、转、合”唱法
5、复听,教师分析,学生跟唱;跟录音唱;三人小组唱。
6、学生自己练习
四、布置作业
练习歌唱《星星和灯光》。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感受彝族及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彝族及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综合训练:
1、观察三首练习,进行思考。
2、进行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
四、欣赏乐曲
1、复习歌曲《星星和灯光》,强调学生用自豪、赞美的心情来演唱。
2、初听全曲,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3、介绍歌曲:这是一首新疆民歌,歌曲以富有新疆民歌音调特色的七声音阶及节奏编写而成,抒发了新疆人民热爱和赞美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歌词描绘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戈壁沙滩变良田”、“葡萄瓜果甜又香”等一派美丽富饶的新疆景色,令人向往,使人陶醉。听着乐曲,仿佛在眼前出现了一群热情豪爽的男女青少年,穿着新疆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地在歌唱自己的幸福生活,音调高亢嘹亮,富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曲式上是采用民歌上、下句结构的分节歌。上句是上行的旋律,下句是下行的旋律。
5、复听,要求学生根据旋律的对比、重复,区分段落。深入地感受歌曲。
第六课《踏雪寻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踏雪寻梅》;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发声练习;
[教学目的]:练习三声部和唱,掌握其力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三声部合唱练习。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鼓励学生大胆用动作表现;2、练声: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注意气息的控制)
三、综合训练:
1、复习大三和弦的听音训练。
2、分声部视唱三声部的发声练习曲。注意:a、按谱上的力度记号练习。b、注意音高、节奏、时值的准确。c、注意气息的控制,d、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音响,使自己的声音融入于集体的声音之中,做到三声部和谐、统一,从而感受和声的音响效果。
3、熟悉歌词。
四、布置作业:
自学歌曲旋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踏雪寻梅》
[教学目的]:学会唱《踏雪寻梅》这首歌。
[教学难点]:连音、断音的唱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歌曲教学
1、学生朗读歌词(这首歌写了什么内容)
2、歌曲中所表现的是雪后天晴,腊梅怒放,铃声叮当,伴我书声的迷人情景,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唱这首歌呢?(平稳婉转、轻快抒情)
3、介绍歌曲特点
4、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5、复听,教师分析,学生跟唱;跟录音唱;
6、学生自己练习
四、布置作业
练习歌唱《踏雪寻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介绍作曲家黄自,欣赏《抗敌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复习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欣赏乐曲。
1、介绍作曲家黄自的生平,着重介绍一下《抗敌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初听《抗敌歌》。
要求学生听辨其演唱形式,复习混声合唱的知识,讲出对其音响的初步感受,如:歌声雄壮,气势磅礴等。
3、分两段细听。
引导学生听辨两段的不同写作和演唱形式。
4、复听全歌,加深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和感受。
第七课《童年多美好》
第一课时
歌曲《童年多美好》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用欢乐、活泼的情绪学唱《童年多美好》的旋律。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新歌教学:
1、谈话引入:《童年多美好》是一首描绘幸福的童年生活美景的儿童歌曲。
2、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3、学习歌曲旋律。
(1)贴上歌谱,范唱旋律
(2)学生跟琴轻声唱谱。
(3)针对难点,重点学唱。
(4)齐唱旋律
(5)指名唱,正音。
4、全班齐唱歌曲旋律。
5、布置作业。
练唱歌曲旋律《童年多美好》
第二课时
歌曲《童年多美好》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歌唱幸福的童年,珍惜大好时光。
2、通过按标题内容的要求练习旋律的创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创作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练声,复习歌曲旋律
四、学习歌词
1、听录音,轻声跟唱歌词。
2、范唱部分歌词,学生跟唱。
3、指名唱,正音。
4、小组唱,比赛优胜
5、齐唱整首歌词。
二、综合训练
1、分析各标题的特性
2、进行创作练习。
(1)摇篮曲(2)进行曲(3)圆舞曲
三、歌曲处理:
1、听录音,体会如何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歌唱幸福的童年。
2、教师范唱,学生注意体会。
3、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指名唱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学过的音乐知识来感受和初步理解乐曲《雪橇》的音乐形象,并介绍俄国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练声,复习歌曲
1、请个别学生唱,注意师生共同点评
2、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三、欣赏:
1、谈话《雪橇》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十一首,即第十一月。音乐首先使你联想起茫茫无际的俄罗斯雪原白雪皑皑,仿佛你能见到一位在毡帽,胡须上结满了冰霜。穿着毡靴,引吭高歌的俄罗斯赶车人驾着雪橇飞奔而来。
2、初听全曲。
(提示学生感受音乐中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格和情调。)
3、分段复听
(1)先视唱第一及第二主题音乐。
(2)分段复听。
4、完整地复听,综合感受。
5、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生平。
五、布置作业:
把歌曲《童年多美好》唱给其他小朋友听。
上一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