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实践表明,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心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心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同时对教学目标的达标程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心理环境不是自发生成的、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心理过程和方法进行营造与调适的。采用怎样的策略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心理环境进行营造与调适,发挥有利因素、遏制不利因素,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主题内涵: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中,周围的客观事物以及内心的情绪情感,对形成人的心理品质起着特殊的作用。这些对人的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诸多因素,在人脑中形成的环境映象,被称之为“心理环境”。在这里,我们特指的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心理环境大致包括四个要素,第一是学生学习环境,主要指学生学习时内部心理的环境,包括个体内部心理环境和群体环境。学生学习环境是心理环境中的核心要素,最为重要的。第二是教师教学环境,主要指教师教学时的内心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教师学术修养及其人格魅力所展示的外部环境,教师的教学环境是心理环境中的主导要素。第三是音乐作品所涵盖的形式、内容、情感本身具有的影响,可以称作音乐作品环境,它是音乐学习中一个特殊的环境表达形式,也是心理环境中的关键要素。第四是物化环境,也称外显环境,是音乐学习中的辅助环境,它涉及的面比较广,例如学生座位的摆放、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学具的使用等都可以是物化环境,它同时是心理环境的基础要素。心理环境的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存在着内部的联系。诸如教师积极乐观的教学环境直接引导、感染学生学习环境,使其更优化。而学生主动渴望的内心学习环境也促进教师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学,因此,心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见图表)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学生学习环境

音乐作品环境

教师教学环境

物化环境

 

 

 

 

 


 

心理环境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各要素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学生乐学、教师爱教、作品有震撼力、外部环境洁净明亮,这些要素是在学习之前学生教师主动做好的充分准备工作,也可以说是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下,营造出来的一种有利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心理环境。“营造”其实是教学双方事先有目的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准备阶段的有利因素、遏制不利因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所做出的努力。比如教师穿戴整洁,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就是在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能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畅所欲言、丰富联想。比如为配合歌曲《闪烁的小星》的学唱,将室内灯光调得幽暗些,以表现出宁静、恬美的夜晚,就是通过改变物化环境,渲染学习心理环境,使其更符合作品的要求的营造手段。比如在欣赏悲壮乐曲之前,教师以低沉平稳的声调介绍乐曲背景知识,讲述故事情节,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逐渐受到感染,心理上出现与要赏析的乐曲相吻合的凝重表情和低落情绪,这也是在创设一种符合作品情绪的学习心理环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对与营造来说,调适更为动态,是对不可预料的情况加以引导和控制,使音乐学习时的心理环境向着更加理想完美的状况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一堂课的情绪不可能一成不变,有时欢快有时雄壮,有时轻松有时凝重,有时紧凑有时舒缓。“调适”就是在学生内部心理环境与作品本身营造的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环境之间,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对心理环境进行控制与调整,改变背离作品情绪情感的心理环境,引领学生朝着合理和谐的情感情绪方向发展。比如学习《卖报歌》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体会报童的痛苦生活,而以欢乐的情绪演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个个喜笑颜开,蹦蹦跳跳,仿佛是在表现“阳光下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的情景和心情。这就偏离了作品本身的内涵,使课堂气氛出现了不和谐。教师及时通过讲故事、看幻灯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报童的生活状况,适时调整学生的情绪从欢乐走向凝重,这样的心理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就是调适。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蜜蜂》时,教师并没有揭题,旨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曾想学生听后发言,“是兔子、蝴蝶、马蜂、蜻蜓、苍蝇、蚊子……”让教师啼笑皆非。教师不是急燥地一棒子打死所有的不符合正确答案的回答,而是剖析学生所列出的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问“为什么这首乐曲是表现这些小动物呢?”学生仔细分析乐曲与小动物之间的联系,发现由于乐曲节奏比较紧密、速度较快、小提琴演奏的音域较高,比较适合表现活动灵便的小型动物。这样的探究性过程比让学生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蜜蜂》要有意义得多。教师在学生内部心理环境与作品本身有出入、有偏离的时候,灵活地引导学生向更深的领域探究,获得充分的感知与体悟,超越教师教学环境所准备的内容,是调适手段的有效运用的更高追求。  

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是出现在两个不同的阶段、是完成着不同任务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式和手段。同时,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很难在一节课中将他们清晰地分开,往往在营造中有调适,在调适中有营造。

 

 

案例描述与分析

课堂一 

这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男声合唱曲。”教师播放了合唱曲《伏尔加船夫》,乐曲深沉凝重,极具感染力。教师出示了部分乐谱,“好,让我们来哼唱这段富有代表性的旋律。”在哼唱中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教师认为在模仿纤夫拉纤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于是设计环节“来,让我们排成队,一个接一个,随着节奏模仿纤夫的脚步和动作,好吗?”教师在实施这一自鸣得意的环节时,学生的确被激活了,兴奋地律动着,然而步伐有力,却没有痛苦,情绪高亢,却没有沉重。脚步越来越快,力越使越大,渐渐地,课堂像是正在举行拔河比赛的操场,沸腾着。然而,合唱曲《伏尔加船夫》中“船夫们” 深切的痛苦、艰辛被无辜地扭曲了,歌声中透出的对黑暗社会苦难生活的控诉被无知地扭曲了。

教师的设计没有以挖掘歌曲所表达的深刻情绪为基础,因此学生只知表面不知其实质所在。教师也没有在欣赏之前为音乐学习营造一种沉重压抑的心理环境,反而运用律动,把简单的步伐和节奏结合起来,学生既没有与乐曲相吻合的情绪准备,又得到了肢体伸展的机会,这样的心理环境的调控手段使课堂顾此失彼,让欢乐轻松的气氛掩埋了作品的沉重哀怨,与原来的情绪背道而驰,反而丢失了本来靠静静聆听还能得到的那一丝对乐曲的原始感悟。

 

课堂二

教师总结了课堂一的经验,在另一个班里重新设计教案。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之前,在屏幕上先打出关于伏尔加船夫的美术作品的投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纤夫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图画,它描绘的是一群纤夫们在烈日下劳动的场景。”然后在轻轻的歌曲声中教师重点分析其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走在最前面的,有着和学生的爷爷一样大年纪的老人,他浑浊的眼神,疲惫的身躯,以及不再反抗的颓废精神,是一个精神与体力消磨贻尽的典型形象。另一个是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孩子,他奶白的皮肤,瘦削的身体,以及憧憬未来的眼神,是一个充满着活力,期望改变自己生活的积极形象。学生体会到,这两位人物的年龄和体力都是不适应做纤夫的,然而社会的动荡、生活缺乏保障等原因,让他们都投入了强劳力的工作中,怜悯同情之心在学生心理渐渐升起。学生学习心理环境在物化环境的强化与改变下得到了营造与调适,教师的讲述声调低沉压抑、背景音乐轻悠沉闷,使学生更贴切地感悟到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的营造与调适在课堂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教师播放歌曲,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观看美术作品,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感悟音乐作品,听觉、视觉以及情感思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传递,通感使学生达到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当学生情绪被歌曲情绪深深感染的时候,教师及时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并且组织学生集体用低沉的声音哼唱旋律,在课堂的空气中扩散弥漫这种沉重、有力、压抑、又期望反抗的情绪和情感。

 

拓展分析(一):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环境的因素

从案例描述与分析中发现,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学生原有知识准备状况。如果准备不足就不能把作品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如果准备充分,就有利于心理环境的营造;第二,音乐作品所描述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场景之间的差异。如果差异明显,就会阻碍心理环境的形成,如果差异不明显,就会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心理环境;第三,学生的感知水平。如果感知水平较高,则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如果感知水平较低,则会对心理环境的营造和调适产生负面的影响;第四,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现时的情绪情感与作品的有出入。出入越大,营造适宜的心理环境阻力越大,否则,则相反。

 

1、          学生知识准备  

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认知活动是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自觉性发展,认知水平也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他们的情感内容不断扩大丰富,社会情感不断增加。但是,他们毕竟还处在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认知比较肤浅、狭窄,情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缺乏稳定性。这种种局限,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所包含的音乐知识、技能以及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积淀。我们都知道,不同的音乐作品,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是不同的,而这种特定的情绪和内容是与作曲者创作时的心境密切相关的。如果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时候,不了解作曲者当时的情绪、文化背景和相关知识,就会妨碍体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深度,甚至出现完全向背的情况。比如学生并不知道纤夫是怎样的一种职业,纤夫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些人要被迫从事这样的工作等等。也就是说学生原有知识准备不足,就不能把作品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情绪经验中去,因此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因为没有相同的情绪作为共鸣,往往采用消极的被动的学习心理去应对,这不利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如果学生知识准备充分的话,或者所要学习的内容跟学生的知识准备想一致,他可以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情感积累中提取出来,学生就有积极而活跃的情感应答和共鸣,就会改善学习心理环境,有利于学习效果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2、学生生活场景与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异

现今的社会生活内容多姿多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群众活动,独立性和自制性明显增强,对生活感悟的积累也日益丰富。然而,由于年龄的局限,还是会存在着音乐作品所描述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场景距离太远这一明显的差异的现象。《伏尔加船夫曲》所描述的纤夫们的痛苦生活与现在学生幸福富足的生活大相径庭,学生很难理解、很难沟通。他们总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哪来那么多的不平,那么多的辛酸啊。音乐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它既有理性的成分,也有感性的特质。音乐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总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场景为蓝本,融入大量的对生活的积累。应该说,音乐作品实际上是生活经验、生活场景的一种特殊反映,或者说乐曲是一种变形的生活场景。要听懂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需要以相同的、或者相通的生活经验、生活场景为桥梁。学生生活场景与音乐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就会改变学生音乐学习时的心理环境,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学生生活场景与作品之间的差异较小的话,就有利于学生产生对作品认同感、熟悉感、亲近感,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情绪有较准确的把握。

 

3、学生感知水平

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总是以直接感知的方式倾听音乐,他们能初步感受到音乐很迷人,给他们带来愉快。然而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乐曲的感知是粗线条的、远距离的、俯瞰式的,总体说是比较粗浅的。当学生获得一个大致的粗浅的表象之后,一般就停止感知,而这种品质不利于对音乐作品的正确领会。因此说学生感知水平不高,会妨碍学生对作品的内涵的理解。有时作曲者在很悲愤、哀怨等情况下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音色音区、节拍节奏、音量涨落、音律疏密、旋律、和声等很难一下子就有较多的理解和体验,却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放任自由的状况下聆听的时候,他们不仅感知不到那悲凉的情绪,反而产生与作品本身的情绪背道而驰的感受,让人啼笑皆非。就如课堂一中的学生,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后,在律动中没有丝毫的痛苦,反而开心热闹得很呢,这是感知水平的局限。学习音乐时既需要学生拥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也需要学生拥有对音乐语言的感悟,更需要学生拥有对作者的“原始感悟”的感悟。由此看来,学生感知水平较高,对学生音乐学习时良好的心理环境会有促进作用,而如果感知水平较低,对学生音乐学习时的心理环境就会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学生细致的、全面的、深入的感知音乐,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4、学生现时的情绪与作品情绪的吻合度 

学生在音乐学习前,有时会因为刚上完体育课,肢体还处在很活跃的状态,有时会因为刚攻克一个数学上的难题,大脑仍处在很兴奋的状态,有时在上音乐课之前刚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指责等等。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现时情绪,而这种现时情绪又常常与作品的情绪情感产生出入,使他们很难一下子或从兴奋进入沉静,或从活跃进入悲凉,或从低落进入欢乐的情绪中去。因此,学生现时的情绪与作品情绪越吻合,越利于学习心理环境的营造,而如果学生音乐学习时的现时情绪与作品情绪不吻合,就会大大阻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感悟,也会破坏学生音乐学习时的良好心理环境,使学生产生负面的情感与情绪。

 

拓展分析(二):营造和调适学生学习音乐心理环境的策略

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以及案例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是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营造和调适。一般来说,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环境是在加强学生知识积累与铺垫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心理过程,诸如移情、联想、通感等手段进行调控,再经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情绪传递以及物化环境的改造与创新,得到营造与调适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悟也会在这样的策略实施下得到丰富完善。

 

1、          知识铺垫

无论是表现、创造还是鉴赏都必须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又必须渗透在表现、创造、鉴赏活动之中。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积淀,不以说教的方式,而是以音乐实践活动、音乐创造活动来实现这一任务。音乐语言与原始的客观事物相比,是一种特殊语言,它是经过作曲者加工的,注入了作曲者情感的客观事物,因此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在关注音乐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作曲者原始的创作形态,即故事、背景、情感变化等等,化抽象为形象,既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经验和积累,又填补学生所缺乏的生活经验当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形式,比如让学生观看图片、幻灯,或动手操作一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表象和素材积累,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细致、全面的感悟。这些辅助手段既是为知识铺垫服务的,又是为营造与调适恰当的心理环境服务的。在课堂二中,教师利用幻灯打出《伏尔加船夫曲》的美术作品的投影,重点分析其中的两个人物,然后用低沉压抑的声调讲述,就是一种知识输出,让学生有了知识准备的意识与内容。因此,当歌曲真正响起的时候,因为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能调整自己的情绪态度,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歌曲中去,助长了整个情绪氛围的强化,也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在深刻涵义的准确把握。

 

2、          心理过程的调控

每个音乐作品的诞生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我们的音乐课上更大的任务是去唤醒、去还原、去创造。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调控。移情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移情就是一种投射。弗洛伊德说,人类总是把过去生活中对某些人的感知和体验安到新近相识的人身上,这就是移情。 “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等等,在这些由自然景物所引起的美感意识活动中,本来没有感觉和感情的自然景物,反映在主观意识中,却好像具有了人的感觉、感情、意志和活动,这就是“移情”现象。音乐是流动的音符,是一些本不具有感情色彩的符号组成的高低不一的旋律,然而它是从伏尔加河边上的一群被生活所迫的、穷困潦倒的、生活在最低层的劳动者口中发出来的悲怆的音调,因此格外的悲切、沧桑,让人感慨。这就是一种移情。教师适时地对话、交谈,将这种情感的投射显性化,就是对学生学习音乐作品时心理环境调控的方式。

当然仅仅有移情是不够的,最多起到唤醒的作用,要还原并创造还需要进一步的心理调控。与移情现象具有最直接关系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内心情感的联想”。内心情感的联想是由于“内心情感的联系,两个表象联系着正由于它们二者在我们心中引起相同的内心情感”。这种联想的突出特征是,受人的内心情感的支配,联想中表象的联系和推移主要以联想者的情绪和情感为中介,从而在联想中渗透着更为浓厚的感情色彩。当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赏析美术作品中那个少年时,学生就会因与他年龄相仿,而境遇相反的情况产生联想,由此产生对少年的怜悯同情,和为他鸣不平的心情。学生也许会联想到自己,“如果自己生活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样就把少年与自己两个人物之间搭起了内心情感的桥梁,可以心灵相同,互为体谅了。这样的调控手段是在音乐教学中经常运用的。 

移情是用自己的感情体会音乐作品的感情,激发欣赏者的情感,把自己的心情寄托在音乐上。联想则是不断地把感情拓展深化,从音乐的语言联想到别的情景情感,是一种换型创作。而通感又是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策略。学生耳朵听到的会让他想到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学生耳朵聆听到的能使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综合感觉;这些可以互相替代互相唤醒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是通感。音乐教学中可以借助通感从一种形态中获得另一种形态的感知。当《伏尔加船夫曲》的悲凉通过视觉辅助,获得唤醒时,学生的真正情绪也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3、          情绪传递

心理环境对人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心理环境下,人们对类似的事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同样,对一首乐曲的欣赏和体验,也要有相应的心理环境。而心理环境的导引者是教师,是教师的情绪,是教师情绪外化的神态、表情、语言等。在欣赏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演唱与表情表现出一班纤夫们的悲惨心理独白,那种如泣如诉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他们很感动地关心起纤夫的生活,以及对他们所处的社会产生愤愤不平的情绪。教师的情绪、表情及歌声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创设了恰当合理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因此,教师希望学生高兴,自己先高兴;希望学生沉静,自己先安静;希望学生热情,自己先热情,这是一个最基本又往往被忽视的情绪传递活动。

当然,“生生”之间的情绪传递也很重要。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感悟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相去甚远。在聆听同一段音乐时,有的灵感顿生,浮想联翩;有的却一片茫然,漫不经心;有的百感交集,心潮澎湃;有的却无动于衷,木然无知……感悟能力强的人,耳聪目明,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激发心中的情;感悟能力弱的人,听而不闻,没有激情,没有见解。因此,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教师及时对感悟能力强的学生的正确合理的情绪加以肯定,以引领大部分学生树立起与音乐作品相一致的情绪。以点带面,以个别带全部,使学生都能储备起恰当的音乐情绪投入音乐学习中,是很重要的策略。

高昂的、悲愤的、欢快的、优美的、幽默的情绪是音乐作品中常见的,师生、生生之间的情绪传递,为做好恰当合理的情绪准备,全面深刻地感悟作品服务。

 

4、环境渲染 

人说,心境是由情境引起的。细细体会,也不无道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人都具有从众心理,个体往往受团体心理的影响,大多数人伤心了,个体也会伤心起来。在狂欢节的队伍里,再没有情绪的人也会随着人们的舞动而慢慢放松自己。 顺应这种从众心理,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心境,让学生的情绪都受到感染。正因为不同的心境就会有不同感受,所以怎样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或创造一种主流心态,让情绪弥漫,是教师或者是领悟得比较早的学生们的任务。音乐创作需要环境的渲染,我们理解音乐更需要环境的渲染,尽可能地营造一个适合理解音乐的环境,把学生很快地带到乐曲描绘的世界中去。有时当负情绪出现时,还需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原因,及时调控并抑制不利因素的出现或蔓延。环境的渲染还包括物化环境的加工整理,为教学服务。比如学习歌曲《闪烁的小星》时将室内灯光调得幽暗些,以表现出宁静、恬美的夜晚。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时用彩色凳子搭起漂亮的家。如感受节日欢乐气氛时,放起鞭炮,扭起秧歌,敲锣打鼓等等。这样的环境渲染可以带动学生产生良好的、适宜学习的心理环境。

问题讨论:

1、              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环境的四个因素中,以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为主,其他三个因素都要通过它的改变、调整、控制而起作用的。而学生,又不像作品本身、教师本身、和物化环境本身那么容易把握和掌控,也许在不经意间,教师出发点良好的调控策略就与学生的实际兴趣或愿望失之交臂,这时我们教师该如何处理、应对?

2、              营造与调控学生音乐学习时的心理环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在知识铺垫、情绪传递和环境渲染等策略中,基本以教师的主导地位占据优势,是不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结语:

    通过案例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环境的因素,并有的放矢地采取一些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调适心理环境,使它处于最佳状态。由此,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音乐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目录:

1、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

2、童庆炳《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谈审美移情》
    3、(美)詹姆斯 韦恩特《应用社会心理学》

4、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5、徐行效《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6、(美)MorrisL.Bigge, SamuelS.Shermis著《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游戏般创意性音乐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