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标点符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标点符号<?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溧阳市文化小学 姜丽亚                         

【现状】:笔者在从事数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各级各类音乐公开课课型丰富而活泼,但却很少看到音乐欣赏课;在与多位同行的交流中,得知大多数音乐老师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唱歌或器乐上,欣赏则很少上,经常是一带而过甚至摒弃,原因无非是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总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

思索】:为什么音乐欣赏如此招人冷落?音乐欣赏难道就只能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到令人难以亲近,不是音乐专家就不能窥之究竟吗?

事实上,随着现代生活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欣赏音乐”已成为一种体现个人品位和素养的休闲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音乐新课标中也阐明:“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需长期训练体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

【策略】:我们不奢望我们的学生今后成为一个个音乐家,那样的机率太少太少,但是音乐老师有责任使学生成为会欣赏美、品味美的人。而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从无到有,由淡到浓,音乐教师的引导十分关键。因此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中,我尝试着去研究一种全新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课堂模式,致力构建一种“互动、开放”的音乐教学模式。 下面,我就以《京剧面对面》一课,来谈谈一些具体做法,供商榷。

一、让师生在互动的情境中融合

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能不断发展。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就难以发挥,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行为;如果学生在紧张和不安中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火花就难于迸发出来的。因此,解松长期以来束缚于课堂教学中所谓的“纪律准绳”,优化互动情境,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源之一。

    1、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教师不再是科学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因此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师生之间应该共同学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音乐欣赏教学交互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

『教例』在确立了《京剧面对面》这一课题后,我深知自己储备的京剧知识十分的不足,于是在给学生布置研究任务时,我诚恳地说:“我和大家一样,平时也不爱听京剧,但我觉得,京剧作为我们的国粹,肯定有她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一下这个我们所不熟悉的领域,好吗?”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响应后,我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可以获得资料的各种途径:如网络、电视、报刊书籍、音像等。在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里,我经常到学生中去了解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及时地指导,随时随地作好后勤部长。同时自己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了更多地了解京剧方面的知识,我还特意去拜访了两位京剧行家,向他们学习了京剧的表演程式、京剧的行当特点等,这一次学习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上好这节课的愿望也更强烈了。

2.生生互动,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

 音乐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而灵活的交流形式,丰富的交流内容,开放的交流环境,将为学生的音乐欣赏视野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改善交流环境,营造开放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积极地参与交流、探讨,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其他发言者进行评价。这期间,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对知识产生新和理解,实现信息的重组与改造。

『教例』在《京剧面对面》的教学教程中,组织个人及小组讨论、评议,让学生走下位置,去欣赏其他同学的准备成果,或者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在交流期间或许会和同学因为审美、思维角度的不一致而发生争执,或许会相互间用各自的长处弥补对方的不足,或许会和一些同学的成果不谋而合,从而产生共鸣,而这些都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审美灵感。试想,在这样一个开放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怎会畏首畏尾,不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呢?

3 、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但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堂教学同样应该重视。因为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状态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教例』 《京剧面对面》一课中,我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包括:走进京剧课堂、京剧的四大行当、京剧的表演片断、京剧名唱段等。并精心地布置了教室,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剧人物脸谱、京剧名角的剧照、京剧演奏的乐器以及色彩艳丽的京剧服装,都走进了课堂,以致于学生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发出一声声惊叹。在后来的交流中,有的同学自发地让自己的准备成果也加入了京剧课堂的大军,这就更让我们这个教室看起来不像“课堂”,倒像个京剧小剧场了!难怪有的同学说:今天好像是来参加了一场京剧演唱会!

『分析』  这样的人境互动,使人融入到情境之中,情境也因学生的加入而变活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使情境成了激发学生表现欲和创新思维的最佳土壤。

二、让师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融合

1、“上”“下”不分注重师生位置互换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座位排列是循规蹈矩的“秧田式”,殊不知,这样的格局在充分体现“师道尊严”的同时,更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了“谁与争锋”的不良定势。因此,教师必须在心理上撤去这些障碍,走出原有的教学观念,走出了“秧田”,也走近了学生。座位排列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排列成各种不同形式,缩短师生空间和心理距离。

『教例』 在《京剧面对面》中,我采用了自由组合,自由定位的方法。允许学生与自己较为要好、情趣相投的同学6-8人自由组合,自由定位,则是让小组成员以组为单位,不论高矮,随意坐在教室的任何位置。此做法之好处有二:第一,好朋友在成果交流期间会毫无保留地提出中肯意见,且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第二,将原来的同桌交流扩大为组内交流,或组际交流,无疑为学生拓宽了音乐欣赏的思路。

『分析』这样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主动乐学的状态下,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教师融合在学生中,学生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师生空间的互换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你“问”我“答”注重师生权利互调

人生来就有求知欲望,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产生问题,创新始于问题。而在音乐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殊不知,“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未必是“学生的问题”,这样,表面看似学生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有其真正从释疑到训练思维的效果。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

『教例』在分析“丑行”时,我先让学生看了一段丑角的表演――朱世慧扮演的徐九经,滑稽夸张的表演与道白引起了阵阵哄堂大笑。看完以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对丑行的印象,以及还有什么想问的,此言一出,教室里就热闹开了:

“老师,为什么他的鼻子上会有一块白的?”

“这个丑是不是小丑的意思?”

“他怎么光说不唱,不像京剧呀?”

“他怎么穿着官服?做官的还这么丑呀?

在这些看似随意的问题中,丑行的特征(鼻梁涂白、只白不唱、幽默滑稽)及分类一一凸显。

『分析』  教师将提问权下放,让学生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动力发掘出来。同时,学生的提问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的放矢。

3、“教”“学”相长注重师生角色互变

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其主角一直是“闻道在先,术有专攻”的教师。学生只是当然的接受者、倾听者。严格地说,这一过程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并没有达到信息“交流”。在音乐课堂中,应该打破传统的信息单向交流模式,让学生也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者,参与师生的教学活动中来。

『教例』 《京剧面对面》一课中,尽管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我仍意识到我所撷取的不过是京剧艺术这片浩瀚海洋中的几朵小小的浪花。所以在汇报成果时,当发现学生搜集的一些材料是我始料未及的时,我没有不懂装懂,或者含糊其词,而是虚心地把学生请上讲台,为我答疑解惑。

『分析』  这一教例说明,老师和学生都有机会扮演“教”的角色,同时又都有机会扮演“学”的角色,从而形成教学中的“双主体”流。这两个“主体”,学习信息,相互交流,研究教材,提出和解决问题,教师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调控,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学习潜力,教师亦不断地获取新知,提高教书育人的技艺,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的结尾,不应是全课的句号,而是省略号,我们应提倡没有止境的探究,积极地启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让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走出无人问津的低谷,涣发她的迷人光彩!

溧阳市文化小学  姜丽亚

 




上一篇想唱就唱,唱得响亮----也谈流行音乐进课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