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在网络环境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学模式初探
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 吴海芸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主渠道,然而,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达的时代,仅靠课堂教学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各个层面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将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正因如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多种教与学的途径,本文结合理论和实际,从“具体含义”、“可操作性”、“实施流程”、“价值评估”四个方面浅述“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 课内 课外 三位一体 音乐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音乐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那种仅依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音乐教学需要一种开放性的课堂,需要一种延伸力的课堂,需要一种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循环性的模式。与此同时,网络为学生所熟知,丰富的资讯使学生在网络的广阔世界里自由地吮吸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他们表现出的极高的热情正是传统课堂教学中较为缺乏的,何不利用网络的诸多优势,挖掘学生潜在的音乐学习欲望,探索更适合学生音乐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此,笔者通过两年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发扬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与时具进融入新的观念和技术支持,初步提出了“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学模式,接下来,将从“具体含义”、“可操作性”、“实施流程”、“价值评估”四方面进行浅述。
一、“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
“网络+课内+课外”音乐教学模式中:网络――是指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是三位一体模式的背景和基础;课内――是指日常的音乐教学课堂,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为音乐教与学的服务;课外――是在网络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以外的音乐教与学的活动。
“三位一体”是指以上三者的关系为相辅相成,发挥各自功能,其中,网络是课内与课外教学的基础,其方法、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主渠道,对课外教学具有导向和检测作用,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基于以上,“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音乐教学模式是指依托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音乐的教与学通过丰富的网络途径,融入到音乐课内与课外,使之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整体,共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三位一体模式具有“开放性、益补性、互渗性、整体性”的特点。
二、“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音乐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
通过笔者所领衔“艺术创想”工作室的成员两年以来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学生需求、教学实践方面可以归结出“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音乐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当下,互联网学习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它对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将不断加强。它对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起到积极作用,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与此同时,单一的课堂教学满足不了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课外音乐教学的作用,希望能够正确认识网络,能够充分运用网络,一手抓课堂教学、另一手抓课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大学习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艺术修养又开创一条重要途径。
2、学生的实际需求
我们对仰天湖小学五六年级共计200名学生进行艺术学习情况的调查【学生日常艺术(美术/音乐)学习情况调查表见附一】,统计表明99%的学生对艺术学习有着明显的兴趣; 98%的学生渴望自己在艺术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85%的学生认为目前仅有的艺术课堂教学内容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归结以上,音乐、美术课每周的课时量有限,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获得艺术知识的途径,是远远不能满足各层面学生的需求。调查中,90%的学生希望有其他学习途径(譬如网络)进行艺术学习的补充;92%的学生认为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供新的学习平台,能够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可以看出,学生是乐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外学习活动,以此来满足自己在音乐学习方面的需求,为“三位一体”模式可行性提供了实际依据。
3、网络技术的成熟
就长沙市城区学校而言,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网站,实现了班班通,各区实现了校校通。在天心区初步统计,95%学生可在家上网,而且会运用网络技术;100%的音乐教师都掌握了基本的网络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娴熟的运用,98%的音乐教师有自己的博客、QQ等个人平台。由此可见,网络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为“三位一体”模式的可行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音乐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为了使“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音乐教学模式更好地实施,我们在学校网站为学生量身构建了一个音乐学习资源平台。该平台从形成特色,学生需要,师生互动,信息联通等方面精心设计了艺术创想博客圈的版块和栏目。分为艺术课堂、艺术博览、名师在线、素养自评、教学资源、成长足迹、教学随笔等主要版块,下再分设小栏目。版块的设计和栏目分设有较大的弹性和选择性,使选择性学习,因需求真正成为可能,是一种全新的互动性较强的网络平台(http://q.163.com.yscxwhy/),在此不花篇幅一一介绍,接下来,结合实际教学的一些例子阐述模式实施的四个基本流程,即“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交流学习”“课外拓展学习”。
1、任务驱动:课前自主学习
该流程主要是利用网络环境,在课前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并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自主的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强调课前的自我预习与自主学习。教师在这一流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搜寻、查找、筛选、收集有用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及目标,对学生布置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如:在学习湘版教材第十一册《音乐家贝多芬》一课之前,我布置了两个学习任务:你对音乐家贝多芬了解多少,能不能说一两个故事?你听过哪些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可以向大家推荐吗?贝多芬所作的《土耳其进行曲》与莫扎特所作的《土耳其进行曲》,它们的音调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及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提高,同时获取了大量的学习信息,有的学生不仅说出了“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还了解了《月光》的创作故事;有的学生在网上听赏了贝多芬所创作的《命运》、《月光》、《第九交响曲》等许多作品,并收集了相关的作品分析和创作背景;还有的同学通过《土耳其进行曲》对贝多芬有所了解,同时还增强了对莫扎特作品的进一步熟悉。而这些,是教材、教学光碟所提供的学习内容所不能满足,孩子们通过这一自主学习,掌握的远不止教材的内容,而是在更广的音乐世界里遨游,也为课堂教学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2、目标导向:课堂合作学习
音乐课堂是师生直接合作、交流、互动的集中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都要围绕着该堂课的教学目标为中心,做到内容形式为教学目标服务,做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该流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享学习成果
基于“任务驱动――课前自主学习”这一活动,学生对其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做好了预习工作。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一定要安排“分享交流”的环节,充分展示和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制课件,让学生当“小老师”,这样学生能够分享他人的成果,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当然教师的点拨和现场控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把“分享交流”活动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如:欣赏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时,老师可以提问:“哪些同学在课前听过贝多芬和莫扎特分别创作的《土耳其进行曲》,其曲调有所不同,谁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教师要善于融会贯通各个教学活动,在把控时间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②丰富教学资源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一幅音乐作品音像的好坏直接影响欣赏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通过网络现代信息技术要确保课堂教学音像的质量,达到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与此同时,要丰富教学资源,同一首作品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将不同表现形式的同一作品进行对比欣赏,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如:在学习《猜调》一课,我将独唱、合唱、对唱、表演唱、小提琴四重奏等不同表现形式的《猜调》,学生进行对比欣赏,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了不同表现形式的魅力,同时还能在处理歌曲《猜调》时,运用其中的一些表现手法。
③巧用信息技术
要充分发挥通过网络、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使之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湘版教材第五册音乐童话剧《两只小山羊》的学习,将多媒体手段运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全方位的感受音乐童话剧《两只小山羊》的情境和风格。又如:指导学习,突破难点。用竖笛伴奏云南哈尼族民歌《其多列》,可以通过“flash”软件,将竖笛伴奏曲谱做成有趣的动画形式,并跟着《其多列》旋律有节奏的出示音符,学生既觉得有趣,同时还能跟着音符的跳动有律动的吹奏竖笛,较好地掌握其伴奏的节奏型。
3、同伴互助:课后交流学习
课后交流学习是一种巩固、复习环节,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音乐学习探讨和交流学习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间相互帮助,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交流,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如:以小组形式完成湘版教材第十册《手拿蝶儿敲起来》的“敲碟子”表演学生任务,这些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安排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商定表演的方案,通过“远程对话”分配表演任务,在各自掌握好的基础上再进行合排,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表现活跃积极,特别是那些待发展生的表现突出,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如:学习湘版教材第十一册《西南音韵》时,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小学阶段所学民歌的相关知识和作品,我利用学校艺术网络学习平台,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一次“民歌作品赏析问答”积分赛,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通过查资料、相互协助等,解决问题,通过活动,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分类、以及各地域民歌特点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效果十分好。
又如:我们开通的BBS论坛和QQ群交流平台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亲睐,学生对课堂上还没有弄懂的知识,通过这交流平台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教师还可以与家长沟通,相互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在学习完合唱曲目《一根竹竿容易弯》一课后,很多学生发表了感叹:
六乙班谭芷昕:“我原来对音乐只有一点点感觉,也不知道合唱有那么美妙,音乐海洋有那么神奇,通过老师的合唱课让我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网名(Tzxcs19970831):我想我对音乐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我一定要多多学习咯!
…… …… ……
吴老师:音乐无处不在,只是你没有注意,音乐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合唱时注意声音协和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也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的能力,希望你今后多多听赏音乐,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
又如:课后,我们把学生表演的节目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通过网络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表演,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其他班级的表演,同学们还以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和建议。
其实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交流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是生动活泼的,是一种非常有效便捷的学习途径,它不仅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延伸,是鼓励学生表达的自由空间,更是每个孩子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乐园。
4、个性需求:课外拓展学习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种整齐划一的形式,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而“课外拓展学习”正是倡导以学生自身能力需求出发,通过网络、远程协同教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音乐、知识能力开展个性化的补充、拓展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根据学生的需求,在学习资源平台上,为学生设立了“音乐课堂――学习指导栏目”,将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上传到平台上,并配有学法指导和作品分析,学生通过点击就可以达到自学的目的。如:在学习完湘版教材第九册《嘀格伢儿的梦》后,很多学生在网上进行了学习巩固,再次学习了这首歌,有的学生留言说道:“我虽然已经学完了,但我回过头来听感觉音乐那种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还有家长留言:“儿子回家就要我们教他唱‘嘀格调’,可我们根本就不会唱,现在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和儿子边听边唱了,一会儿就都学会了”。又如,很多学生通过课外拓展学习,对教材的歌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有学生留言:“这首《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是第一次聆听,但歌曲十分好听,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孩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听着小鸟的歌唱,闻着花香,太幸福了!”还有学生留言:“听了绿色的歌谣,感觉心情舒畅,我更喜欢这首歌极富律动感的节奏”……
此外,我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平台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栏目,如在“名曲鉴赏、名人介绍”等栏目了解音乐知识,进行拓展学习以外,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网站,让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兴趣有目的的进行拓展学习。有些四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通过浏览“名曲鉴赏”对高年级的《十面埋伏》、《丰收锣鼓》等民族音乐作品有了深入的了解,还有些音乐特长生对音乐家聂耳、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风格有了全方位的掌握,等等。当然,教师在此应起到引导、提供、监督的作用,引领学生拓展的方向,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拓展学习的情况,做到环环相扣,形成一股教学合力。
四、“网络+课内+课外”三位一体音乐教学模式的价值评估
通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不成熟,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师生获益都不少。
1、加强了多方位的沟通
音乐课堂上的沟通是相对单一、甚少的,通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达到了多方位的沟通,多方位包括了:学生、家长、教师、教材(音乐作品)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交流平台,师生及家长可以对音乐作品、教学方法、学习难点等方面进行了解,并且建立了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如:在学习音乐童话剧《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就有学生留言:“我的最爱就是每个学期可以表演音乐故事!这个学期也不例外,我小时候妈妈常给我将《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我很爱听,我觉得这个故事唱起来更好听,我一定要好好的学,认真的学!”还有的学生跟我留言:“吴老师,我们想举办一次音乐会,同学们想展示自己的才艺,不知行不行?”……通过这些,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进度,加深了彼此的沟通。
2、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效果
有了课前自主学习、课后交流学习、课外拓展学习,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在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增强了课前复习、课后巩固的学习环节,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学习湘版教材第十一册《京剧》,有了充分的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对京剧的发展以及“生、旦、净、丑”的行当有所了解,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也显得得心应手,课后,学生进行了巩固与复习,有些学生甚至可以哼唱《红灯记》的部分选段,而这些都是仅靠几堂音乐课完成不了的。
3、激发了师生教学的兴趣
这种模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激发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兴趣,每次看到学生的留言,老师内心涌动一种激动和热情;老师的回复也给学生一种鼓励和指导。这是五年级章达寒写的《新疆之春》的听后感:“今天,我听了一首乐曲《新疆之春》,听了以后,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刚开始听的时候,有点认为好笑,因为我从小没有上过音乐的课外实习班,也没有很好的音乐天赋。一直过了一阵子才感悟到了歌曲中蕴含着的感情。听的时候,只要你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就专心地听着音乐,你仿佛就到了新疆,亲眼看见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亲眼看到一些新疆的人民正快乐地跳着舞,好像正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喜呢!”还有很多孩子都写了读后感,非常的丰富和生动,这些都深深感染了教师,我们也及时的反馈信息,鼓励学生:“看到你的留言,非常高兴,你是一个会欣赏音乐的人,音乐能使你快乐,以后课余多聆听音乐,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三位一体”的模式,降低了学习音乐的难度,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也显得轻松自如,自信心的提升才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那些后进生,自信心缺乏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避免了在公众之下出错的心理,同时通过自己的课外练习又能增强其自信心,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成功体验,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其实,该模式还有很多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此,也不一一说明了,从实际情况来说,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当然,这种教学模式还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有待更多的教师进行实践研究,来进一步完善,有待各位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声乐“传帮带”教学模式的设想》,《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11期,
人民音乐出版社
2、《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湖北教研网http://www.jiaoyan.cn/15/100/2007-04-09/4021.html
上一篇: 浅谈口风琴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