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优化音乐课学生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朱莲


  内容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评价”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因为它对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所以,“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被突显出来。因此,教育评价改革也成为我们音乐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巨轮的滚滚前进,我们音乐课的评价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把改革的新思想贯穿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努力为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服务。


  关键词:  优化  音乐课 评价 促进  发展


  在过去的初中音乐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就是在期末临近时,让学生两三人一组挑选一首歌曲在课堂上唱一下,然后看学生的演唱好坏分别打上“优”、“良”、“及格”或分数等成绩,或是出一张音乐知识的试题,考出的分数算是对学生本学期成绩的总结,这里的“分数”当然能方便的衡量学生平时学唱某一首歌曲的成绩,即使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好,临场胆怯,因而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或者他那天正好感冒,声音唱不出来,这些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这个分数不一定能准确衡量学生演唱规定乐曲的水平。但这个成绩能代表学生本学期所取得的所有成绩吗?显然,从新课程理念来看,这个方法太偏颇,甚至太不负责任。而现实中绝大多数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当然,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归咎于传统观念对音乐课的不重视,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自身的评价观念存在着严重滞后,导致评价方法的落后。这种低效的评价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结果,那就是让学生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反正音乐考试是随便考考的,其他的知识就可学可不学。这样一来就根本不重视平时的音乐课,而越不重视就越考不好。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音乐课就好象形同虚设。这种现状与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作为广大音乐教师来讲,改革音乐课评价机制,优化音乐课的评价方案,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评价”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因为它对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所以,“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被突显出来。因此,教育评价改革也成为我们音乐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巨轮的滚滚前进,我们音乐课的评价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把改革的新思想贯穿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努力为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服务。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从本质上说明了评价应达到的最终目的,那就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在“过程”中体现的,所以评价不能仅仅依靠最后的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而要更关注过程,既及时发现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要,用评价的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从过程性角度来讲,学生的音乐学习分为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课堂学习就是指平时正常的上课,课外学习则指的是课外的兴趣小组,课外的文艺活动等等。所以,我将评价分为了三大块,那就是:课堂学习评价、课外学习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


  为了让学生充分重视平时的表现,我在学期始便告知大家:期末的音乐成绩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成绩来算,平时成绩又按课上和课外的综合成绩来算,并且加大平时成绩份量,平时占60%,期末考试占40%。这样,学生平时再也不敢马虎了,毕竟最后考试考得再好也及不了格。学生不轻松了,我也不能轻松了,我得在平时教学中时时刻刻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作出评价,并记录在册。虽然我的任务一下子加重了许多,但是我欣喜的发现了我付出后的成果,那就是学生在我的鞭策和激励下,学习劲头高涨了,学习态度也认真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麻木心理,学习效果大大提高。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同学都踊跃到参加课外的兴趣活动中来,使整个学校的艺术气氛一下子浓厚起来。


  这让我尝到了过程性评价的甜头。但是在过程中究竟怎么评价呢?评价什么呢?这成了评价中最关键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评价效果的好坏和评价的有效性。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普遍问题也是主要问题所在,问题在哪呢?那就是:


  一、评价内容的单一。――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二、评价标准的僵化。――仍然过多强调共性,而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老套。――仍然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的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手段。


  针对这几个评价死穴,经过两年多的思考、探索,我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评价策略,经过实践,效果还不错。下面就讲讲我在平时教学中具体是怎么做的吧。


  一、课堂学习评价


  列出一个评价表格,表格上列出具体的评价内容。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评价内容分为“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效果”三大块。其中要特别重视“学习态度”这一块,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好了,不怕学不好。评价方法是:每人的基础分是40分,表现好的在40分的基础上加分,表现差的扣分。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特别设置“进步奖”,既原来在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纪律表现、习惯养成等方面表现不好的同学,如果有所进步,都要给予奖励加分。


  表格如下:


  班级成员


  无故旷课


  (每次扣5分)


  迟到早退


  (每次扣2分)


  上课态度不端正,影响课堂纪律。


  (每次扣2分)


  认真听讲,积极举手手回答问提。


  (每次加1分)


  主动上台展示才艺、表演节目。


  (每次加2分)


  进步奖


  (态度进步、学习效果进步、改正错误进步等酌情加分)


  张三


  李四


  王五


  表格列好后,就向每个班级宣布课堂表现的扣分和奖励细则。将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表格发给小组长,小组长负责上课时记录每位组员的情况,下课后交上来汇总。


  这样,每个同学都清楚了在音乐课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节课后得分多的同学眉开眼笑,扣过分的同学则很难为情。一时间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查找资料上交者多了,扰乱纪律者少了,而开小差的同学往往只需一个眼神就马上收回心了,我与学生的交流的时间更多了,内容也更丰富了。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在记录单上留下了发展的脚印,或前进,或后退。


  虽然我的工作量加大了许多,但我觉得这样做太值了,它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前很多学生在音乐课堂里都不愿意唱歌,也不愿意举手发言,不再有大胆的表现。虽然很多学生心里知道答案或是你要求的东西,但他们都不再像小学时那么积极,部分学生上课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而课堂纪律更是明显下降,该说的时候不说,不要说的偏要说,有的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一节课下来,很多座位下都留下了吃零食的垃圾,甚至有个别同学没请假就不来上课,还笑称“反正音乐老师记不住班级人数,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又不点名,不上课也不会做旷课处理”……真让人哭笑不得。而这个措施采取以后,学生就再也不敢马虎了,再也不随意迟到、旷课,上课都抢着举手发言,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上台表演,更可贵的是,那些平时爱犯错误的同学,也变得能自觉地改正错误。从这巨大的变化中,我深刻体验到: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给予学生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对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课外学习评价


  这一块主要体现在课外的兴趣小组和文艺表演上。具体还要看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定。去年我们学校申报省示范初中,要求拿出一台高质量的文艺节目,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学校的学生多是农村孩子,很少有人接受过诸如声乐、舞蹈、器乐、表演等专业训练,可以说是“底子薄,基础差”,面对这样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拿出较高水平的节目,的确有点困难。但是我想: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还有一些爱好文艺的好苗子,只要激发出他们积极性,再加上平时的强化训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我想还是很有希望的。我决定,再一次使出评价的魔力,让学生在我的激励下快速进步。


  首先,我主张这次文艺活动由学生自愿参加,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规定:凡是参加活动的同学都能得到“参与奖”,即平时成绩中加5分。


  由于是学生自愿参加,加上节目排练的难度比较大,考虑到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所以我决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来维护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一旦有了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并且每次排练都设立 “进步奖”,虽然奖励幅度不大,但是他们都非常高兴,只要有了点进步就喜形于色,因此能有效激励他们不断的进步。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是抱着“玩玩儿”的心态来参加的,排练时吊儿郎当的,对这些同学,我没有立即把他们开除出局,而是首先向他们说明事情的严肃性,即:但凡参加的同学,都必须是诚心诚意想把节目演好的,否则就不要参加,正如所谓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让他们考虑好,到底是参加还是不参加,如果继续参加了,还不改变态度,不仅开除,取消参与奖,而且还要在平时成绩中扣分,因为你的诚信出了问题。这样一来,那些确实没有诚意的,便自动退出了,而经过再三考虑后继续坚持的,就像换了一个人,从此很自觉,很积极。所以,对待学生要“奖惩有度”,该惩罚的,决不能姑息。


  另外,我还特别设立了“最佳台风奖”,来激励学生训练良好的台风; “最佳主持人奖”,来激励主持人锻炼自己的主持水平;“最佳创意奖”,来鼓励学生在排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为节目出新点子。


  通过这种全方位激励式的评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还充分挖掘出了他们的内在潜力,让他们敢于超越自我,在原有的水平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台节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三、期末终结性评价


  所谓“终结性评价”,即所谓的期末考试,主要是指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终结性评价,我们可大体上了解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便调整以后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鉴于学生的发展情况,诸如学习态度、进步等都在平时评价过了,所以“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本学期总的学习成果的检测,即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的检测。所以,“考试”便成了最主要的手段。比如,出一张试卷,检测知识性的内容,再每人演唱一首歌曲或用竖笛演奏一首乐曲,检测演唱技能和演奏技能。


  正如新课程强调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特的人”。有些学生还特别擅长课堂训练内容以外的音乐爱好,比如:有的会跳街舞,有的会弹吉他,有的会唱流行歌曲等等,所以在评价中也应该照顾到每位学生的独特性,这时,我会给他(她)一个表现的舞台,称为“特长展示”,评出“特长分”加入考试成绩中。这样使得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肯定,并能鼓励学生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发展。


  总之,无论是课堂评价也好,课外评价也好;无论是学习态度也好,进步表现也好;也无论是纸笔考试也好,特长展示也好;这种全方位的灵活的评价手段,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施展的空间,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在各种文艺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在平时的音乐学习当中积极参与,以良好的学习态度参与平时的音乐学习,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的这些做法,只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探索出来的一些经验。虽然经过实践,获得了学生的认同,效果也较好,但我想:肯定还存在某些欠妥的地方。对于我所做的努力,也仅仅是 “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革命”的路还长着呢。我想:正如教学一样,“评价”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所以,为了追求评价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还需要我,包括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们孜孜不倦的探求。其实对于“评价”,人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优秀的评价方案,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不管用什么方式评价,我们的精神理念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即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状况,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音乐评价的目标,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谢谢参考:


  《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出版。




上一篇初中器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