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玉田县实验小学 韩建军
内容提要:随着音乐新课程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传统要求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哪些能力呢?文章认为还应具备与人协调、合作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教学反思和对学生进行合理全面评价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能力;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具备音乐教育科研能力。惟其如此,小学音乐教师才能与新课程同步成长、与时俱进,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关键词: 新课程 音乐教师 能力素质
随着音乐新课程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传统的教学能力素质如唱歌、弹琴、舞蹈、视谱、创作、指挥等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音乐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传统要求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哪些能力呢?
一、 具备与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过去,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单兵作战,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解决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特长队训练中的所有问题,而音乐新课程注重学科整合、综合化的特征,就需要音乐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进行协调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协调、合作的能力。
1、 与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
在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领着,这就需要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很好的协调合作。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组织学生学习,又要以平等的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其中;既要与学生互动,又要适时点拨、引导、激励;既要关注关注乐感较差的音乐学困生,又要面向全体,因此课堂活动是多维的,教师角色是多元的。新型的音乐课堂结构,对师生的协调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下大力气研究与学生协调合作的方法、技巧和艺术,在课堂活动中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构建师生互教互助的“学习共同体”
2、 与教师的协调合作能力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毋庸讳言,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共同解决,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学会与同学科教师,与不同学科教师打交道。例如,在欣赏教学中,你需要了解音色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讲课需要做课件,这就需要你与美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交流、协调、合作是教师灵感的重要来源,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3、 与社会力量、家长的协调合作能力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课外音乐特长队的组织与训练,光靠学校音乐教师的力量是完不成的,这就需要与社会力量、学生家长的协调合作,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如下能力。
在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及组织训练课外音乐特长队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和理解,如文化馆、剧团和一些音乐艺术届的前辈和学生家长,教师要向他们解释音乐教育的新理念,音乐教育工作的新意图,和他们共商本地区音乐教育的问题,让谈们知道,新课程下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事业,取得社会力量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 具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课程的整合能力
音乐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小学音乐教师,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本功、必备的音乐素养,还应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如:绘画、书法、舞蹈、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等,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而现在的很多专职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这些教师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化知识相对贫乏,这种现状是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这次的音乐课程改革中,改革了过去的单一学科为主的设置,音乐课程中包含了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课程中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比如《金色的秋天》《过新年》《运动的旋律》等等,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对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创设各种不同的教育情景,让孩子们在厅、看、唱、奏、玩、演、舞中感受音乐艺术。音乐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就必须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开阔自己的教学视野,具备对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
三、 具备教学反思和对学生进行合理全面评价的能力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程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学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音乐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音乐教学服务。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合理的全面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每个人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各具特点,他们在音乐课和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教师应尊重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对音乐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孤立的言词、温和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控制评价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促使学生常常处于一种“愤” “悱”的积极状态。通过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音乐的信息和力量;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推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区;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情感,进行新与新的撞击,使学生“尊其师而善其道”
四、 具备将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根据现代音乐教育的趋势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可能,明确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扩展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音乐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在这一环节的每一过程中,网络信息都会给学习者提供必要和及时地帮助;《音乐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 适应网络时代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师要学会并帮助学生学会“数字化”生存。这一切都要求音乐教师要有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和将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能力。
根据音乐课程发展和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音乐教师要勇于“触电(电脑)”、“触网(网络)”,了解电脑的基本操作、电脑多媒体、利用pt进行简单课件的制作、网络的相关知识等等,并根据自身情况和学校条件,有计划地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并努力把这些知识在音乐课堂中加以整合运用。
五、具备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音乐课程是全国、最起码是全省(市)是统一的内容,教师由于过分依赖“教参”使独立思想和创造性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如今,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留给音乐教师的余地增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需要决定教学内容的增减,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音乐教师应该成为音乐新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要会 “编”书。就目前而言,可利用的音乐教育资源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校内的音乐课程资源,如图书室、音像资料室、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二是校外音乐课程资源,如本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歌、戏曲、曲艺等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三是网络上的丰富音乐资源。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创造性地开发、整合,“编”出自己学校的音乐教材,为音乐教学服务。
六、 具备音乐教育科研能力
音乐教育科研是以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为对象,揭示音乐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对音乐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新思想、出现的新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从而揭示出新思想新问题的实质。因此音乐教育科研能力是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其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许新思想、多新问题和新困难,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去了解、认识和解决;其二作为网络时代的音乐教师,我们正面临着e时代的冲击,如何把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音乐教学中去,已成为需要我们抓紧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三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而言是天然的研究者,我们应该不断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而言之,要使音乐新课程能有效的实施,音乐教师就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惟其如此,音乐教师才能与新课程同步成长、与时俱进,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参考文献:
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程标准透析》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上一篇: 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