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林萍 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摘要]: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的保守文化,是体现中国不同地区文化的经典,本着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之精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本课题组立足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尝试在幼儿园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更获得审美能力与发明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培养幼儿艺术个性、健全幼儿艺术人格的价值。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感受、理解、表达
音乐教育,作为以音乐活动为手段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是以音乐为内容、以音乐活动为手段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它在改变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示音乐美的情趣与能力为重要目标的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保守艺术的瑰宝,以它动听的音律、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动的形象、浓郁的风格等特点,幼儿易为感受和体验,受到幼儿喜爱。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活动中引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启蒙与熏陶,激发其初步的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情感,对培养幼儿音乐艺术素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音乐艺术保守具有不可替代的实际意义。为此我园开展了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活动实践尝试。
在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基础,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指导战略,促使幼儿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了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活动的效果。
一、合理选择和处置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⒈选择具有游戏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寓教育与生活与游戏之中”。根据这一精神,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应尽量选择具有游戏性的,甚至也是一种音乐游戏,才干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丢手绢》,把跑和抓的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深受幼儿喜欢,活动中幼儿既欣赏音乐,又愉悦了身心。在民族民间器乐曲作品中,也有一些包括一定的游戏内容情节的短曲,容易让幼儿接受,如《春节序曲》、《喜洋洋》、《闹新春》等。有些民族民间乐曲作品虽然游戏性不明显,具有形象突出、角色鲜明的特点,也能使幼儿乐于接受,可以选用于欣赏。如《茉莉花》、《划龙舟》、《采茶扑蝶》等。
⒉选择具有乡音乡情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民族民间音乐多发生于乡间、流传于街头巷尾,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它代表着地方的民俗文化,如《十番音乐》、《潮州锣鼓》、《广东音乐》、《江南丝竹》等,选择这些民间乡曲作品可以进行欣赏、幼儿可以从作品的节奏、速度、旋律中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如《闹元宵》音乐活动,幼儿在音乐随同下,在闹花灯、搓元宵的同时获得了元宵节的情感体验,更获得了对“闹元宵”民俗文化的认知。
⒊选择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必需作适当的剪辑处置。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都很成人化,曲子较长,结构较复杂,幼儿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刻分析音乐作品的自身特点,如音色、结构、风格、性质等,对音乐进行剪辑。如把结构较为复杂的音乐剪辑为A――B 结构或A――B――A结构或A――B――C结构,使音乐变得短小,变成有规律,幼儿就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二、创设与营造宽松愉快的民族民间音乐环境氛围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与音乐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才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创设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环境、营造宽松愉快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是开展音乐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⒈创设与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和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氛围,让幼儿有身入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春节序曲》音乐欣赏活动中,为了协商幼儿感受这一民间音乐作品的内涵,欣赏过年的喜庆气氛和美好情景,体验中华民俗文化。教师在活动室上方垂吊了一些中国民间过年饰品,如红灯笼、彩带等,在窗户上贴了民间工艺剪纸,在活动室四周放了大头娃娃和红绸缎等。营造出一种春节来临的欢快喜庆的气氛,让幼儿一进入活动室就有一种过新年喜气洋洋的欢乐情绪,进而感受和欣赏“春节”的环境美和氛围乐。
⒉创设与民族民间音乐想象、表达相适应的活动环境。《纲要》把培养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作为艺术领域目标之一”,要求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因此,在幼儿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中,要创设活动环境,在活动中自由地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师幼问答活动、同伴互述活动、图谱绘画活动、肢体扮演活动、打击乐操作活动等。从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地体验和感受音乐美,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提高幼儿表示的技能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发明力。
三、借助生动有趣的民族民间教学手段
⒈运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幼儿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有限,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要让幼儿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美,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美,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示美的想象力与发明性,教师应运用能体现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图片或多媒体动画具体形象地加以展示,也可加上配乐诗朗诵等,让幼儿在直观形象的多感官感知中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特点与音乐美。
⒉运用图谱教学。图谱是音乐活动中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学图象。它能形象、直观地协商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获得对音乐作品完整的印象,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更易于与乐于接受。如学唱民族音乐京剧《我说脸谱》。活动前先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感受异彩份呈的京剧脸谱文化,再缩小范围,选取与京剧曲子有关的、有代表性的脸谱人物引导幼儿认识,倾听关于这些脸谱人物的故事。在学唱《戏说脸谱》时,教师还直接将蓝脸窦尔墩、红脸关公、花脸美猴王、白脸曹操、黑脸张飞等脸谱以图谱的形式出现,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歌词内容,幼儿看着图谱就能唱出歌词,使难懂的脸谱人物、难记的脸谱顺序变得简单,使较复杂的歌词记忆过程变得直观、生动,且易学、易懂、易记。
⒊运用游戏教学。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于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中是不错的选择。如民间音乐《化蝶》,乐句的理解是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幼儿分别扮演蝴蝶和花随音乐做游戏的方法,协商幼儿理解乐曲的四个乐句,以便让幼儿容易感受乐曲的特点与结构。
四、运用多种语言表示民族民间音乐美
幼儿在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中,经常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拍手,用表情、肢体等“语言”来表达自身听音乐的直接感受,表示音乐美的形象。因此,要重视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语言来表达,这样既协商幼儿理解音乐美,也协商幼儿表示音乐美,还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分享。
⒈用口头语言表达对民族民间音乐美的感受、理解。当教师借助多感官感知手段启发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时,幼儿往往能用形容词、短句来表达自身对音乐美的感受。如幼儿会用优美动听、舒缓、柔和等词汇来描述《化蝶》音乐,会用热烈、热闹、兴高采烈、象灯笼舞起来、象鞭炮放起来来形容《春节序曲》音乐。幼儿随着参与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次数增多,有关对民族民间音乐感受的表达的词汇也不时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
⒉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民族民间音乐美的感受、理解。幼儿天生好动,抓住这个特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用自身喜欢的动作来表达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如在欣赏民间音乐《划龙舟》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示乐曲中所表达的划龙舟的快慢节奏以和单人与多人划龙舟的不同节奏,从而感悟音乐的节奏美与乐段结构的特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幼儿发明能力的提高。
⒊用表征语言表达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理解。幼儿喜欢自由画画,利用画来表征自身的情感。这可以迁移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幼儿这一兴趣,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与发明,用自身喜欢的图形、画面表征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发明性地表达对民族民间音乐美的理解,并在同伴间进行分享与交流。如在《喜庆秧歌》舞蹈活动中,让幼儿想象热闹欢快的局面,有的幼儿会画出高举双手挥舞的动作图,有的幼儿会画出原地静态摇摆的动作图,并用箭头表征摇摆方向,表达优美柔和的音乐。
此外,操作打击乐也可以表达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正确持各种打击乐器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从中有效地激发幼儿想象和发明。如在《采茶扑蝶》音乐活动中,幼儿想象一边采茶一边扑蝶的情境,幼儿会自由的选择适合的乐器轻声演奏扑蝶的情景,再选择另一种乐器表示采茶时欢乐的情景。
五、提供家园互动的渠道
民族民间音乐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双向沟通的桥梁。许多家长和前辈,对儿时的民族民间音乐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和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推动作用。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如平时家长在家中哼唱民歌或比划几个民族舞蹈动作,请家长带幼儿上街听街头艺人的乡音乡曲,请社区舞蹈队来园扮演民族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熏陶。这种家庭、社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题材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吸引了幼儿的视线,经常耐久的民族民间音乐熏陶使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强。家长也在运用民乐和小朋友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中增进了亲子感情,同时也能了解小朋友的喜怒哀乐。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的这种双向互动,有效促进了幼儿感受、理解民族民间音乐能力的提高。
幼儿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民族民间音乐,还不能完全理解民族民间音乐所传送给他们的全部内涵。但是,这些带有浓郁民族文化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音乐活动内容,为广大幼儿所喜爱。值得关注的是,民族民间音乐不完全在于它的“ 价廉物美”,也并不全因为它的丰富,而是因为它还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来自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的东西往往是最有生命力的。随着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所渗透给小朋友的民族精神,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⒈《0-6岁小儿艺术教育》孔起英、2004、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⒉《幼儿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李焕稳、刘建华、2005、5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⒊《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唐玉萍、2006、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⒋《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浅谈》黄山花、2006、7-8、湖南省长沙市报刊发行局
上一篇: 幼儿音乐才能的启蒙培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