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谈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对孔子“乐教”思想的思考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何文韬

摘要:当代的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着由重美育轻德育思想而导致的道德教育缺失这一重大的弊端,笔者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入手,深入的探讨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教育观中所包含的对音乐的哲辩思考,分别就“礼”,“仁”,“德”,“乐”,“道”做出了或详或略的解释,最终提出当代音乐欣赏的最高纲领,道的教育和最低纲领,爱的教育。

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弊端 改革 孔子“乐教”思想

一、当代中学音乐欣赏教育存在中的弊端

近几年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改善存在于广大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诸多弊端。因此有了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因此有了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和推广。这些探索和改善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得到的宝贵的经验。当然既然是探索,既然是摸索,难免会有欠缺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认为当代的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端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正因为我们太重视音乐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已然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对人信仰的教育,使我们的年轻的一代变的无信仰无追求可言,真正的做到了“无惧无畏”。他们可以老师顶嘴吵架,甚至敢于殴打老师。他们可以随意的数落自己的父母,甚至于残忍的杀害。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一切的挺而走险。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随意捏造。2004年11月3日,4名未成年人将一名初中生非法拘禁,在强迫对方去“找钱”的过程中,他们采用极其下流的手段殴打、侮辱对方,达25小时之久,并号称这是从电视中美军虐待战俘的报道中学来的。2006年12月19日,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一个年仅15周岁的初中生,因怕被母亲发现自己抽烟而责打自己,用菜刀连砍自己的亲生母亲50余刀,致其头部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重度颅脑损伤死亡。2007年4月25日凌晨,荣县旭阳镇某校初一学生,年仅13岁的钟后憾(化名)因为找不到上网钱,杀害了自己的外公和母亲。2007年的5月北京海淀职业艺术学校高二影视全能4班的一节地理课上,学生们随意的游走、嬉笑、打闹,更甚者肆意用各种手段挑衅、侮辱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的老师并以此取乐。除以上所举到的例子外,强奸,抢劫,偷窃等暴力性案件在中学生中也屡见不鲜。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是16岁至17岁,占到90%左右,而十四五岁孩子的犯罪比例每年都在增长。青少年犯罪出现低龄化的特点。而这些案件的发生与我们学校的教育体制有着莫大的关系。许多做老师的往往更偏爱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成绩不好、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直至把学生轰出校门。曾经有一个案例,有两个16岁的孩子因成绩不好,老师对他们进行罚款处理,主科不及格,罚款人民币300元,副科不及格罚款200元。孩子没有经济收入,不及格不敢告诉家长,想了很久,琢磨出的弄钱方法就是去抢劫卖淫小姐。一次成功后,让孩子发现来钱是这么容易,就多次犯罪。最后被判重刑。由于我国的大多数学校忽略了学生应有的道德教育,使现在许多学生出现了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2004年2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更加说明了对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在当代社会的紧迫意义。我们现在应当屏弃以单纯的美育来替代对学生的道德,人格的教育。钱穆先生就中国传统教育曾发表文章说 “教育在教人如何做人,知识属其次。虽不识一百,亦得受教做人。”

但是,我们看。在《新课标》中对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这里面有两大问题。其一,美育是不是可以替代德育?其二,是不是只有若干理论知识堆砌起来的音乐课才有潜移默化的功效?先说第一个问题,美育是不是可以替代德育?显然不能。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美?这个问题就大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家都有各家之言。我的理解是高度的主客观的统一产生美。也就是说我认为我所看见的物体是美的,那就是“美”。“美”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个是外在的,必须有一个事实上存在的物体,第二,我必须感受到。比如我们欣赏音乐。我在听某部交响乐,我觉得它很好听,好听就是“美”。但是,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就是为什么我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我就没听出来那是敲门的声音呢?是不是我没听懂?不是没听懂,只是自己的神经系统不接受这样的音响,自身觉得他不“美”。大家注意,我在阐述的时候,都是以“我”为中心,离开了“我”就不可能有“美”。“美”不是仅仅存在于物体本身之上的。那有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他好听,只有一个人觉得不好听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因为觉得“好听”的这部分人具有一定的相似点,比如说他们的性格,比如说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等等。其次,美的不一定就是“善”的。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是长的帅的人不一定就是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同样的道理,一首“不好听”的音乐不一定就是“不善”的音乐。《论语》当中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叫做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孔子在齐国听到了舜帝时期的音乐《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后来孔子就评价这个《韶》和武王时期的《大武》“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可见“美”是不能等同于“善”的。同样的,在《礼记.乐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述“乐之隆,非极音也。”正所谓“大乐必易”。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潜移默化”这个词语,这是一个顺着解释,倒着解释都不会有错的词语。那既然没错,还在这里费什么话啊?但是,恰恰就是它正说反说都能说通,倒成了它最大的错误了。既然是“潜移默化”那就应该就是随时随地,不声不响的受着影响。难道就靠一星期在课堂上那么短短的45分钟就能够“潜移默化”的了的?既然是“潜移默化”,那么所听乐曲的数量就应该很多,甚至可以达到“耳熟能详”的地步,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嘛。但是,就教材上那几首歌曲,几部交响乐怎么达到 “潜移默化”呢?李斯特可以“潜移默化”,那么李宇春,周杰伦就不能“潜移默化”了吗?时间不够,数量不够,这个“潜移默化”纯属“虚假广告”。那么真正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是什么呢?恐怕还是他们身上MP3,MP4中所存储的他们心爱的流行音乐。当然我们的《新课标》的编者很有办法弥补这样的一个由时代发展所留下的缺陷。所以在音乐鉴赏内容标准中,加了一句不伦不类的话,叫“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请注意这里提的是通俗音乐,并且是有代表性的,换而言之,就是已经过时了的“流行音乐”,是曾经流行的流行音乐,也同样是“老古董”了。当然,其中不乏经典传世之作。但是,是不是又和我们现在的学生又差上了几代呢?不知道这一举动是属于改革呢?还是继续保守呢?综上,第一,美不是善,因此美育不能够替代德育。第二,当代的音乐教育不能够“潜移默化”,真正能够“潜移默化”是“善”而不是“美”。

所以说,对学生的人格的教育,对其道德的教育将成为我们当代教育工作的核心。而音乐是需要聆听的,因此音乐欣赏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音乐基本知识这一教学层面上,而应当灌以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处世心态。这种人格的教育方式也将成为我们音乐工作者下一阶段重要的实施总则。

二、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代音乐欣赏教育改革的启发

既然当代的音乐欣赏教育已经出现了局部的瘫痪,那么改革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而改革的道路又是多样的。那么,究竟选择哪一种改革,又怎样去进行这个改革,就是当前需要探索的课题。有句话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首先是民族的,因此我选择从中国的经典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我主要随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徐湘霖和刘德煊两位教授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佛学,以及儒学。可能我会更多的从这一方面来进行探索。但是,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因为每种文化,或者说最高的法门,智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北师大于丹老师就说:真理是永远最简单的。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不是简单的一个独立的音乐的问题,在孔子的那个年代,音乐一定是各个方面的最为合适,恰当的综合体。所以当时最为杰出的音乐家也必定是个大哲学家,大美学家。因此为了阐述清楚孔子的乐教思想,我想我有必要对孔子的学术思想进行一定的叙述。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已经将音乐与道德教育合二为一。他首次提出了“礼乐”这样一个名词,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哲学体系,同时又以礼乐思想来教育其弟子。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提孔子的“礼乐”思想就不能简单的把它拆分为礼和乐。更不应当简单的解释“礼”就是礼节,乐就是音乐。“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第十七》)礼,仅仅就是送送玉帛吗?乐,仅仅是敲钟打鼓吗?“礼乐”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礼乐”应当上在“仁”的思想的统驭下的“礼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第三》)孔子的“礼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应当是以音乐来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最终达到他所认为的“仁”的境界,成为一名“成人”。孔子的音乐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最为集中的最外在的体现。所以,他自己也说“成于乐”。

1.“礼”的精神

许多人对“礼”这个词有着很深的误解,认为“礼”仅仅是一种礼教制度,是繁文缛节的集中体现。而由这样一种礼教制度所产生的音乐,也当然仅仅是为这种制度服务的,为统治阶层服务的。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礼”的外化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礼节,表现为一种尊卑,表现为伦理纲常,所谓“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

但是,孔子的“礼”不仅仅是这些外化的表现出来的事物,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由这些外化出的事物所体现出来的仁的精神。所以《论语.八佾第三》就记载说: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也矣!”有一天子夏问老师孔子说,《诗》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为什么要这么去形容呢?这句诗是《诗经.卫风.硕人》中描绘一位美丽少女的诗句,说这样的一个美丽少女她的脸上的笑容,是巧笑。这个巧笑是哪种笑呢?不得而知,大概就是笑的非常迷人的,似笑非笑,欲露不露的那种笑吧。并且还要倩兮,就是还要加点调皮,特别具有诱惑力的那种笑。她的一双眼睛已经是美目了,漂亮的不得了的眼睛再加上期待,盼望的眼神,甚是撩人。“素以为绚”就是在那样一张白纸上绘上了一个非常漂亮,婀娜多姿的女子。而此刻反倒那素色却显得尤为的珍贵和美丽。子夏对这句诗就产生疑惑了。为什么要如此夸张的,极尽华丽之文辞来形容这个女子,却又说“素以为绚”呢?孔子的回答是“绘事后素”。当你极尽色彩画完了图画,才明白素色的可贵。这时候,子夏若有所悟的问道:难道就像这画一样,美丽的图案后面是洁白的素纸,那么礼仪的后面是不是还有礼的精神所在?孔子非常高兴,就表扬子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也矣!”那么礼后面的这个礼的精神实质上说的就是“仁”。

《论语.八佾第三》 又有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就答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有一天,林放这个人就问孔子,你天天说礼。那么这个礼究竟是什么?孔子就说,你这个问题太大了,就像问生命的本源是什么一样。我只能从礼仪这个方面去回答你。因此,孔子阐述说,各种仪式,礼节宁可办的简单一些,也不要太过于奢华了。像现在的结婚庆典,其实就是在攀比谁的庆典更铺张,更奢靡。而对于丧事也不要办的过于草率,不要丧事刚过就忙着举办舞会,而应当取悲戚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礼的精神就是庄重,恭敬。《左传.僖公十一年》上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管子.五辅》上说:“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

《论语》中《颜渊第十三》中记载齐景公问政。齐景公去拜见孔子问一些关于行政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个君王,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有君王,领导者的样子,这个样子不是摆君威,不是耍派头。而是要有德,以德居之。一个臣子要有做臣子的样子,做个好的辅佐之人,同样要有德。而做父亲的也要做个合格的父亲,做子女的也要做到孝顺父母,尽做儿女的本分。试看本文开头所举之案例,无一不是缺少了恭敬之心。儿子缺乏对母亲的恭敬,学生缺乏对老师的恭敬。当一个民族,一群年少之人变的没有恭敬,没有敬仰的时候,是这个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此真危急存亡之秋也。所以齐景公就说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当一个国家王不像君王,臣子也不像臣子,父亲没有个当父亲的样,儿子也尽子女之孝,这个国家离破亡也就不远了。

鲁国的季氏就是一个臣不臣的例子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第三》)这个季氏就是当时鲁国的三家权臣之一。一天,这个季氏突发奇想,在家里开家庭舞会的时候,竟然摆出了天子规格的舞蹈,并且欣赏的津津有味。孔子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就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的臣不臣的事情他都忍心做出来了,还有什么造反,叛变的事情他不能去做呢?同样的,有了恭敬,但是这个恭敬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行为上的也不行。它应当是由内向外的恭敬《论语.八佾第三》中有记载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当我们去祭祀祖宗的时候要“如神在”,不仅是磕磕头,烧烧香,许许愿,而且内心之中相当的崇敬,要表里如一。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祭祀祖宗,仙道,而找一个人的代表自己去祭祀,那么还不如不去做这个表面文章,做这些个排场。正因为礼分三、六、九。把世间万物的高低贵贱,分门别类。所以才会有有恭敬之心,庄重之情。《礼记》有言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2.以“仁”为本

“仁”是“礼”的本质。但可惜的是究竟是什么“仁”?孔子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唯一答案。那么,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去进行探索。我认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仁”就是个人的修养。有证据吗?有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用“礼”来克制住自己的各种奸邪的,偏差的观念,而走上完全正确的道路,最终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另外还有一个名叫樊迟的学生,有一天他又去跟了老师讨教这个仁的问题。老师回答他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回答,只要做到恭,敬,忠也算得上是仁了。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张也去问过孔子关于“仁”的问题。孔子说:“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然后孔子又补充讲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第十七》)上面所说的都是从正面来对“仁”做的定义,那反面定义有没有呢?也有。《学而第一》中就有“巧言令色,鲜矣仁!”之语。一些修养不够的,人品不高的人总是爱说一些好听的,能够愉悦人的假话,大话,空话,像这类人离“仁”就太远了。第二,仁就是爱人。还是那个樊迟,他又缠着老师追问什么是“仁”。这会孔子怎么说的,就两字“爱人”。爱人怎么就是仁呢?孔子又对这个爱人做了正反两方面的注解。从正的方面解释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站立起来,也要想到别人也同样想站立,自己想要通达,别人也要通达,这就是“仁”。反面的解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不想发生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佛家对这种“仁”的解释是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看到孔子所说的关于“仁”标准其实是很高的,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仁”人有又是多么的困难。那么如何实现这个“仁”,总不能让它一直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当下。所以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达到仁的方法,就是“爱人”的方法。

3.中庸为德

什么叫做“德”呢?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小学所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的这个“德”呢?《论语.雍也第六》中给“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中庸之为德也”。所以,中庸就是“德”,什么是中庸,是不是就是和稀泥呢?中庸讲的实质上就是矛盾的统一这一哲学命题,也就是我们当代谈的最多的关于“和谐”的问题。花儿因为有了小草的衬托而显得格外的鲜艳,那些个翱翔在天空中的飞禽也因为天空的广阔而显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是漆黑一片的但是因为星光的闪烁而变的璀璨夺目。而我们的社会呢?正因为有了各种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的约束才使得我们的人际关系变的和谐。我们在谈“礼”的时候说到过“礼”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以区分等级的礼仪,包括祭祀之礼,诸侯之礼等等。所以“礼义立,则贵贱等矣”,社会才会秩序。但是过于的强调礼有好不好呢?所谓“过犹不及”。超额完成任务不见的就是一件好事,它同没有完成是一回事情,甚至有的时候还比不完成的还要糟糕。所以《礼记.乐记》中就江“礼胜则离”。过多的,繁冗的礼节又往往让人变的过于的理性化变的没有了人情味儿了。大家都按照法律法规,丁是丁,卯是卯。这样就不好了,比如有这样一个偷盗的人,说他偷盗这固然是不对了,犯了法的。但是他偷盗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给他有病在床的老母亲买些吃食回来。那么就法律来说他触犯了法律,就人伦来说其情可悯。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的法律法规都还要强调一句法律不外乎人情。而“仁”呢?就是讲人情味儿,但是太过于讲人情了呢?就会变的黑白不分,社会秩序也会被打乱。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违章驾驶的新闻,如果某天,交警同志发现违章驾驶的是自己亲戚,于是他疑惑了。究竟应该处罚还是不处罚呢?应该讲“仁”还是讲“礼”呢?中庸就是调和这样一对矛盾的,就是让“仁”和“礼”都各行其道,各自闪耀自己的光辉而又平平稳稳,相安无事。

什么叫做“德”呢?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小学所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的这个“德”呢?《论语.雍也第六》中给“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中庸之为德也”。所以,中庸就是“德”,什么是中庸,是不是就是和稀泥呢?中庸讲的实质上就是矛盾的统一这一哲学命题,也就是我们当代谈的最多的关于“和谐”的问题。花儿因为有了小草的衬托而显得格外的鲜艳,那些个翱翔在天空中的飞禽也因为天空的广阔而显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是漆黑一片的但是因为星光的闪烁而变的璀璨夺目。而我们的社会呢?正因为有了各种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的约束才使得我们的人际关系变的和谐。我们在谈“礼”的时候说到过“礼”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以区分等级的礼仪,包括祭祀之礼,诸侯之礼等等。所以“礼义立,则贵贱等矣”,社会才会秩序。但是过于的强调礼有好不好呢?所谓“过犹不及”。超额完成任务不见的就是一件好事,它同没有完成是一回事情,甚至有的时候还比不完成的还要糟糕。所以《礼记.乐记》中就江“礼胜则离”。过多的,繁冗的礼节又往往让人变的过于的理性化变的没有了人情味儿了。大家都按照法律法规,丁是丁,卯是卯。这样就不好了,比如有这样一个偷盗的人,说他偷盗这固然是不对了,犯了法的。但是他偷盗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给他有病在床的老母亲买些吃食回来。那么就法律来说他触犯了法律,就人伦来说其情可悯。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的法律法规都还要强调一句法律不外乎人情。而“仁”呢?就是讲人情味儿,但是太过于讲人情了呢?就会变的黑白不分,社会秩序也会被打乱。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违章驾驶的新闻,如果某天,交警同志发现违章驾驶的是自己亲戚,于是他疑惑了。究竟应该处罚还是不处罚呢?应该讲“仁”还是讲“礼”呢?中庸就是调和这样一对矛盾的,就是让“仁”和“礼”都各行其道,各自闪耀自己的光辉而又平平稳稳,相安无事。

当然要做到这个“德”是很难的。孔子讲“知德者鲜矣!”“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因此,正因为有了“德”的存在,“礼”中才有了“仁”,“仁”中才有了“礼”。

4. 乐本非乐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乐”?当代有一种比较通行的解释是说,音乐就是把由声波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并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听觉上的艺术门类。这样的一种解释方式还是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在文中他例举中西文化之异,激烈抨击了中国传统观念。主张中国的文化必须“改弦而更张”。宣扬西学、追求思想的启蒙和社会建设的民主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起来了。而新文化的产生必然导致各艺术形式的革新。面对“向西方学习”的热潮,音乐领域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此,西方的思想及学术理论源源不断被引入现代中国。不能简单评价这样的一种发展是进步的或者是退步的。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去认知。

第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也就是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段时间是哲学的突破期,人类在此时期创造了精神生命进行自我理解的普遍框架。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这样一个时段,发生在北纬30度上下,也就是北纬25度到30度这样的一个区间,在我们的星球上,不同的民族同时产生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导师。比如说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比方说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比方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方说中国的孔子、老子等等。此后,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因此,中西文化根基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的人群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为中国人更偏重于音乐的“道”,所以《礼记.乐记》中讲“乐之隆,非极音”“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音乐与人的修养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此亦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所说的“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的“想像者”。而西方人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多做理性化思考,偏重于科学性分析,此亦即陈独秀所言“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因此他们更为追求音乐的物理现象,发声原理,以及由声音所构成的各类音响。所以,西方出现了各类歌剧,舞剧,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等音乐表现形式,出现了和声,复调等音乐理论。

第二,中西文化的交融。尽管中西文化从根源来讲是哲学思想的不同,但是着不等同于两种不同的思想是相互排斥的。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理论,两种不同的思想,正因为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着自身的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两种文化在某种情况下会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在中西音乐的交流这一问题上,无数学者作出探索。曾经在二十世纪初就中国音乐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复兴雅乐,不闻西乐”,采取闭关锁国的态度,对西方音乐采取抵制的态度,这一点从近代整个中国的悲剧命运中就可以判断出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和不合理性;第二种观点主张“全盘西化”,认为只有西洋音乐才是最先进的音乐,甚至把西洋音乐说成是“蓝眼金发的美少女”,而把中国传统音乐说成是“不堪入目的黄脸婆”。第三中观点,主张“洋为中用”,就好像是杂交水稻,用人家高产量的优势来弥补自身产量不高的劣势,达到高产的目的。我们的民族器乐发展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才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的,我们的民族乐队也从那时开始仿照西洋管弦乐队的模式进行编制组建;音乐所使用的调式和声也直接仿照了西方的传统和声。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形式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从最早的轻音乐队,到现在的摇滚乐队。从邓丽君到杨臣刚。无论是歌手也好,歌曲也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中西方文化正在不断深入的交流着,并且影响着当代的人群。

第三,中国文化的遗失。近两年来人们都在反思,是不是这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轨道出现了某种的偏差,越来越多的人在有意无意间走上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全盘西化”的道路。吃饭要牛排,服装要进口,更可悲的是许多学生可以认识李宇春,可以认出张靓颖,但是就是不知道雷锋,就是不认识邓小平。这不是耸人听闻,去年年底,有电视台记者去采访某音乐学院,随机请几位在校内行走的同学唱几句《满江红》,但是遗憾的是所采访的几位同学都不会唱,并且他们也无法回答出这首乐曲的词作家。当一个民族的人群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了那些为这个民族舍生忘死的先驱的时候,这个民族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国家灭亡了,可以再建,可是一种文化遗失了,又能再建吗?有人说了,这几千年前的东西到现在早就过时了,早就应该进博物馆去收藏了。是真的这样吗?真正的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而是具有普遍的意义的。音乐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文化必然催生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音乐,而当音乐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然会影响,作用于文化整体,音乐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交融,不可分割。《礼记.乐记》就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因此,文化的衰退是必然显现在音乐之上的。那么,反之道而行之,音乐怎样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又能为更多现代人的生活所服务呢?子日:“道不远人”。让音乐成为我们解惑人生的心灵鸡汤。

孔子所宣扬的音乐与我们这个时代所使用的音乐的概念是不尽相同的。如果硬要类比,大概现代所言的“音乐”的概念仅仅相当于孔子所说的“音”的概念。这里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声,什么是音,什么是乐了。在《礼记.乐记》中就有这样的解释。什么是声?书里怎么说的呢?“(宫、商、角、徵、羽),单出曰声。”就是说发声而出的单个的声音就是所谓的“声”,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泛指一切的声音,也包括噪音。那么音是怎么产生的?“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我们人类都是有情感的,所以人在面对外物的时候,是有各种各样的感受的,有了感受需要表达而出,故产生了声。那么什么又是“音”呢?书中也给出解释说“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杂,就是杂和意思,是说这些单个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所组合在一起,杂糅在一起就是“音”。那这个音是按照什么规律所组合的呢?“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同样的声音是谐和的,又是相应和的,但是正因为只有一个音,所以又是单调的,乏味的,枯燥的,不能称之为乐的,因此要变,使之杂糅。变成什么样的呢?“变成方”。方就是在绘画中不同颜色相杂分布。音乐就如同绘画一样,每一个单一的声音相杂的分布,才能变成一首音乐,这样才可以称之为音。我们前面解释过,这个音的概念与当代对音乐的概念有相似之处。第一,都明确表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情感自然的流露。第二,一定要将各个单个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第三,音乐一定是可以反映社会的。《礼记.乐记》中讲:“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而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音乐的产生方式。当代对音乐这一概念的解释主要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所以从物理现象去解释的音的产生,它是由物体震动后产生声波通过空气传导到人的耳朵,再经过耳膜内一系列化学反应传递给大脑,最终产生声音。而我们中国的解释就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的形成是由人的情感所支配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声,组成什么样的音。“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单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那什么是乐呢?这个问题就更为的复杂。第一,乐的形态。乐首先必须是音,但又不完全是音。“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是在配以以“礼”为基础的特定舞蹈的“音”才能称之为“乐”。这是乐与音的第一个区别。第二,乐通伦理。我们经常讲伦理纲常,仿佛一提到这个词就是一个多么十恶不赦的文化垃圾。我们在上面谈“礼”的时候就说到过一个观点。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社会里都存在着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各种道理和准则。每个人在这样的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都扮演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应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作为一个教师他有教师的道德,作为一个员工,他有做员工的准则和规范。这就是伦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等级,没有规范,没有这样的准则,这个国家一定是混乱不堪的。《乐记》中例举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正因为乐通伦理,所以我们能够从乐之中体察到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灭亡,一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落。一个社会的稳定与混乱。这个道理也就是《乐记》中讲的“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声由心生,感善恶而有声。音由声生,五音不乱成文则变音。乐由音生,音中有道谓之乐。政由乐生,乐和则“王道备矣”。第三,乐主中和。说到这个“和”字又的有一大堆的废话,不是我罗嗦,而是大家对这个“和”字有着很深的误解。许多人理解这个“和”字,认为就是和稀泥,就是没有主见,就是处世圆滑。所谓“墙头草,两边倒”,左也对,右也不错。那么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呢?“和”,就是调和,中和的意思。。音乐过于的随意甚至超越了社会规范的限制又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大家想唱就唱,但是也不能妨碍邻里的正常休息啊,也不能唱一些低俗的,甚至下流的歌曲啊。所以音乐一定要符合一定的规范,一定的制度、法律的。《乐记》中就讲“乐胜则流”。如果音乐超过的礼的界限,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的流于散慢,无复尊卑之敬。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乐”是一个复合体,它包含了“礼”和“仁”的精神,同时还具有“德”的中和作用。而音乐最终指向的是“道”,也就是生命的本体。

5.万宗归“道”

而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得“道”。“道”是人类语言无法表述出来的,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论语中《里仁第四》一章中就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曾子一段对话。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就是曾子的名。曾子回答说:“唯。”孔子就走了。但是其他的门人就不懂了就问曾子:刚刚老师讲的问题,我们都还不懂,到底老师讲的是什么啊?」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的问题很不好解释,譬如这个“道”字。老子有一本著作就叫《道德经》,它是专门探讨这个“道”的学问的一本著作。老子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道可道,非常道”。道,这个东西,能够表达出来吗?是能够的,但是,又不是用我们通常的文字,或者是语言形式所能够表达出来的。这个话很矛盾,什么是即能表达又不能够表达呢?佛家有个小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跟众他的学生们讲课,他讲课很有意思,不像我们今天的老师们絮絮叨叨,一个问题要分成若干点来讲。他是怎么讲的呢?他就拿了朵叫波罗蜜的花,在他的学生面前晃了两下,他的一个学生叫摩诃迦叶的竟然扰乱课堂秩序,在那么一个肃静的环境中竟然笑出声了。可是,这位老师却没有责罚这个“调皮”的学生,他反而说:“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究竟什么是“实相无相”我们这里不做更深入的探讨了。在这拈花与微笑之间,在这实相与无相之中。怎么就悟了道?怎么就入了法门?这就好比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道”有天道的含义,就是说宇宙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一种最高的真理,就好比是“正法眼藏,微妙法门”。“道”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方式,方法。“兵者,诡道也。”这个道就是方法。我们现在来看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即是天道,也就是最高真理,最高法门,也可以指的是孔子自己的学问方法。那么这个“一以贯之”的“一”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孔子所说的这个“一”就是他的“仁”的思想,用这个“仁”的思想来贯穿我们的行为,所以说“一以贯之”,而其他的弟子理解力还不够,所以曾子只能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并不是曾子有私心,实在是其他弟子力所不能及。孔子就有语言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结语:

孔子所倡导的音乐不是单纯的声音的概念,而是一棵杂交水稻,是混血婴儿。它是人最高哲学,最高道德,最高智慧的外化物。而制礼乐的社会目的就是教化。礼乐之教就是和谐人的情性,通过忧、戚、叹、辟、踊,最后使得内在情感得以渲泄。这既不会抑制人,也不会失礼,可以使人情绪平衡,身心和谐,达到以乐养性,以乐怡情的目的。为此孔子十分重视乐教。作为私塾教育的先驱,他把礼乐的教育思想教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认为对人的教育应当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同样的,作为当代音乐欣赏教育来说,从音乐的反观之中我们能得到最高的真理,也就是“志于道”。从现实意义上讲让学生们懂得“爱”,学会“爱”。这就是孔子“乐教”思想对当代音乐欣赏教学的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论语注疏》 京大洋文化研究所所藏籍善本全文影像本 嘉靖中福建刊本

2.南怀瑾 《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于丹 《论语心得》 中华书局 2007年

4.汉.郑玄 注 唐.孔颖达 疏 《礼记注疏》 京大洋文化研究所所藏籍善本全文影像本 嘉靖中福建刊本

5. 李木生 《人味孔子》

6. 戴树林 《高中音乐新课标与新教材解析》

7.宋承志 王慕东 《孔子对音乐教化功能的认识》

8. 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9.(西汉)司马迁 《史记》 台海出版社 2002

10.蒋孔阳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 安徽出版集团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论文指导教师: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毛娟 副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吕维 讲师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 徐湘霖 教授

 




上一篇电脑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