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西安文理学院 叶文
【摘 要】文章通过对过程教育理念的研究,以及对其教育内容的分析,探寻“新体系”音乐课程的三个特点:音乐发生及表达的天然性、课堂参与者关系的顺畅性以及施教者的创造性。
【关键词】过程教育 新体系 天然性 顺畅性 创造性
过程教育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所创立的教育思想,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自由教育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其理论观点,接近于中国古代老子和孔子教育的某些思想支脉,我国现代学者也曾把怀特海的过程教育思想冠为“新教育”。①怀特海的过程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论教育的目的及其他》(1929年)这本书中,该书由六部分内容组成:1.教育的目的;2.教育的节奏;3.自由与纪律的节奏;4.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5.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6.大学及其作用。其中的“教育归属感”、“教育主体论”以及“教育属性论”都能折射出“新体系”音乐课程的特点。
“新体系”音乐课程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大力倡导的一个全新视角的音乐课程的教学法。通过十一天的学习,笔者对新体系有以下感受:首先,新体系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接受新体系教育的学生能够浸润在音乐中并与音乐产生积极的互动,这种互动源于学生的内心,没有任何的强迫与修饰;其次,新体系的教育目标是以发展学生的情商为本源,回归到对艺术本质的认知,即情感体验;再次,新体系的教学要求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活动能力以及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为主旨;最后,新体系的教学成果是通过音乐经验的掌握程度来表现的。笔者认为,相对于传统的音乐课程模式,“新体系”的“新”体现在它的天然性、顺畅性以及即兴性。
“新体系”音乐课程的“天然性”是对过程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认同
“扎根”也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也是最为人所忽视的一项需求。②过程教育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中国传统教育亲和发展,取长补短,生根开花,结出硕果。由于经济生活的快速交换,现代教育大都处于无根教育或者断根教育,它割断了学生、学校和教育与自然、社会、传统和实践的血脉联系,也使得我们教育出的学生失去了文化与民族的归属感。而过程教育则是一种有根教育,它旨在激发、培育学生的归属感。这里的归属感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对大自然的认同,第二则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新体系”音乐课程中所体现出的归属感,便是它的“天然性”,是指“新体系”还原了音乐天然具有能够激发人类“联觉”效应的功能。“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究其本质,是音乐体验带来的情绪体验,对于音乐而言,即:音乐源于人的内心对世间万物的感觉,这种感觉被经验描述出来,经听觉传入后引发人们内心的思虑,再将其用肢体或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它恢复了人类之初音乐天然的功用性。据《山海经》民间传说:“帝俊有八子,始为舞。”《吕氏春秋・仲夏记・古月篇》中载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③说明远古时代就已有歌舞产生,春秋时代的《诗经》、《楚辞》中有大量关于民间乐舞的描述,更有西周宫廷歌颂创业帝王文德武功的《六代乐舞》,服务王侯将相也好,娱乐百姓民众也好,都是亦乐亦舞,有乐必有舞,舞乐总相依,既娱了神,也娱了人,都乐在其中。由此可见,自古而今音乐都遵循其本源来抒发人们的情感,这种音乐天然的功用性在人类的血液中脉脉相承,从未改变。在“新体系”中所谓声势也好,律动也好,音乐都是作为一个途径,一种表现手法,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唤醒内心的感受,表达自我的情感,它是动态的,在源源不断地给予和获得中丰富人类的情感认知。而不是作为一种静态的成果,摆在高处,让人炫耀和敬仰。乐由心生,生而动情,闻乐声而舞动,自然是还原了人性的本我,遵循了音乐的天然性。在“新体系”的教程中,有大量中国传统的民歌民谣素材。这是在西方先进教育方法论的指导下,汲取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营养,珍视民族传统的智慧,从而实现对学生归属感的培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克莱因・索迪安教授在题为《教育及其道德责任:和而不同的世界》的演讲中要号召教育工作者充分领悟“教育”的全部含义,充分尊重“传统教育观”。也正是要呼吁施教者要关注对学生民族文化归属感的培养。④
“新体系”音乐课程的“顺畅性”是对过程教育中教育本体观的现实呈现
在中国的现实教育中,教育的概念是传承文明的方式,于是以单向传递为特色的接受式教学被教育机构普遍认同。所以教师、教育的权威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主角,“师道尊严”从未被质疑。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理的拥有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方为主,一方为客的主客关系。教学过程俨然成为教师的独白,学生习惯于做学习的“客人”,其主观能动性、探索和创新精神早已被封存,难以发挥。怀特海认为,对话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当今的教学理论实践应从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的互动,甚至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由于每一个现实体都有价值,都处于一种共生的过程中,因此师生之间需要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笔者认为“新体系”音乐课程中正是体现出了这种师生关系的“顺畅性”。在“新体系”的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使得师生在课堂上由“主客”关系,演变为“对话”关系,课堂交流显得更加顺畅。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仅仅担当引导与提炼的角色。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巧妙的干预和适量的活动体验,使学生在释放学习热情的同时,又不失形式或形态的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在运动中找寻出次序性,回归到创造性体验的教学目标。“新体系”的课堂中,教师的“教授”显得无痕迹,但正是这种表面上被弱化的教授才唤发出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精神。此时,教师的作用已然不是传播而是洞察,并要灵活地把这种洞察的能力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延展这种洞察力。洞察之初会发现事物隐藏的内在规律,继而是模仿,然后是创作,最终才会形成所谓的创作风格。模仿是创作的婴儿期,教师在此时扮演的角色更像是训练有素的营养师,引导婴儿把其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均衡地摄入体内,并洞察婴儿因此而产生的变化,借以进一步调整营养计划以适应婴儿新的生长阶段。教师只有在学生的婴儿期洞察其所需,并引导其汲取足够的养分,才能培养出善于洞察并能够准确地运用音乐表达内心所需的学生。在过程教育的视角下,整个教育世界是由一个个又生机的事件连缀而成的,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成性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单一存在的静态的实体,而是整体的、动态的相互给予,这其中所有的教育现象都是充满生命的,是不断创生的。⑤
“新体系”音乐课程的“创造性”是对过程教育属性的鲜明阐释
过程教学中的“过程”本质上是创造的,一切过程都面向了无数的可能性,都具有一种更为根本的新质。要实现这种新质,就需要有超越过去的勇气,因为现在不完全是由过去决定的,可它一定是要面向未来的。这一属性决定了,过程教育必然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怀特海认为,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是使之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要承担起服务人类,增进自由的重任,就必须超越以被动的方式接受他人思想,而唤醒自我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是“新体系”课程中最大的亮点。这一点,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结业汇报的节目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原生态式的表现课程方式让笔者耳目一新。试想,我们经历过的各种赛教、公开课,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表演”的成分。那就意味着,之前会有排练,有课程之外的准备。然而这些小动作,在“新体系”的课堂上完全被摒弃了。每一位“新体系”的老师除了对授课内容有准备以外,对于课堂上发生的任何随机问题的处理都是即兴的。这种即兴的创造性,已经完全超越了能力而转化为一种素质,沉淀在“新体系”中每一位教师的思维定式里。一段旋律,一首歌曲,一支童谣,一句话语,乃至几个音符,都有可能成为课堂中的创作因素。当然,除过即兴的“教授”之外,“新体系”的老师们还处处体现出他们即兴的“学习”能力。方言、游戏、课堂活动,甚至每个参与者针对不同活动流露出的不同的表情,都可以成为课堂中即兴创造的素材,继而在课堂上即兴发挥,并与参与者互动,又即兴组成新的课堂活动。即兴的创造性在课堂中随处可见,就像魔术师的舞台,信手拈来的空气都能化作表演的素材,从而也激发了参与者的创造力,使得他们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极大满足。“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和通达的智慧”。⑥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伟大,也更有意义的目的。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显然,智慧高于知识,而创造力则正是帮助知识通达智慧的催化剂。
从过程教育的方法论来看,教育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动的、有机的、开放的、创造的、艺术的、历险的和享受的过程与活动。⑦在“新体系”的音乐课程中,表现为它还原了音乐学习的天然性,师生间顺畅的对话,即兴的创造性不断催化着彼此的热情,激发着相互的创造,从而产生新的热情。这一“新体系”模式的循环构成了音乐课堂中的无穷动力,也必将开启每一位参与者通往幸福生活的心灵之门。
注释:
① 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②[英]怀特海, 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2.
③程天建.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④阚阅.教育全球化:和谐、差异与共生――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9.
⑤[英]怀特海, 周邦宪译.观念的冒险[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⑥[英]怀特海,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2.
⑦杨桂青.过程教育哲学:超越知识,拥有智慧――两位学者关于过程教育哲学的对话[J].中国教育报,2004.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高建进.新体系培训班开班发言[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3.
[4][苏]B・M・捷普洛夫,孙晔译.音乐能力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牛晓牧.生态式艺术教育与解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6]李方,温恒福.过程教育研究在中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7]姚全兴.从美育到创造[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上一篇: “音乐欣赏”在高校的教学意义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