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歌唱咬字的基本规律


作者:佚名       来源于:艺术起点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包括作品的创作和演唱)与语言声音韵有密切的关系。重视并要求语言的声韵,使之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充分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个基本美学思想,即歌唱首先是表达语言的艺术。

在中小学的歌唱教学实践中,学生们接触到的是要求用汉语演唱的歌曲。汉语声韵与音乐的关系,从音韵的声、韵、调三要素来看,其中字音的声母、韵母多与声乐演唱的吐字有关,字调则常常与歌曲的行腔关系较密切,但它们往往又是混同在一起的。因为字音的声韵、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我国历来的唱曲家(包括戏曲、曲艺、歌曲演员)都很重视吐字的问题。如宋代张炎(1248―?)所撰《词源》一书的《讴曲旨要》中,就提出“腔平字侧莫参商,先湎道字后还腔”的要求。又如南宋后期人陈元靓编的《事林广记》中所录宋代唱赚艺术人组织“遏云社”所写定的《遏云要诀》中说:“夫唱赚一家,古谓之道赚。腔必真,字必正。欲有墩、亢、掣、拽之殊,字有唇、喉、齿、舌之异;抑分轻清重浊之声,必别合口半合之字。”这些都明白地说到字音与歌曲腔调的关系和在演唱上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是后来歌唱中所说的“字正腔圆”、“以字行腔”等的要求。因为歌唱艺术是语言音乐紧密联系着的,演唱者就是要通过歌唱,把词、曲一体的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感情内含表达出来。因此,在演唱时,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把字、词唱得清楚,这样才能使听者明白你所唱的内容是什么,再进一步欣赏体会其中思想情感的表达,从中得到艺术品的感受。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歌唱用气(气息的控制)、发声上下工夫外,对语言,尤其是字音(词义是通过字音来体现的)也同样地要下功夫,这工夫的第一关就是吐字清晰。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家、活动家李渔,在他所著《闲情偶寄》一书的“演习部”中说道:“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品;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了……。”这是他从几十年戏曲活动的实际经验中得出的一个结论。由此可见吐字之与唱曲的重要性。这是唱曲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须经严格训练和长期的锻炼。

在我国传统的戏曲中有一套唱曲的“口法”,内容大致包含有:正五音、准四呼,辨明四声、阴阳,进一步还要分辨字音的头、腹、尾以及出字、归韵、收声等歌唱的方法技巧等。这些“口法”的要求都属于吐字、行腔的范围。本节主要讲述吐字中关于头、腹、尾和与此相关的出字、归韵、收声的基本知识。

一、字音的头、腹、尾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汉字一般地说就是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依据发音的动作分析,还能再细分一至四个音素。如“牛”字是含有n―i―o―u四个音素。这四个音素按辅音、元音的发音及它们的拼合关系各有其位置和作用,相应地给以不同的名称。第一个位置是辅音声母(或者是零声母),第二个位置是介音(又称韵头),第三个位置是主要元音(又称韵腹),第四个位置是尾音(又称韵尾)。这样,我们对汉字语音的头、腹、尾的认辨就容易了。现以普通话例,列一个声、韵与头、腹、尾的关系表如下:

普通话字音的声、韵与头、腹、尾关系表:


韵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介音

主要元音

尾音

字头

字腹

字尾

i

阴平

a

n

阴平

乐音

ü

e

去声

m

o

阳平

i

a

i

阳平

x

i

a

去声

i

o

u

上声

k

u

a

ng

阳平




上一篇汉语字音的三要素――声、韵、调

下一篇唱歌活动中的意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