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 来源于:艺术起点
《走进非洲》一课畅想(2)<?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创新教学设计 让课堂充满活力)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分部 周 晔
我的思考: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即备课与上课)是教学工作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的上好课,教师必须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鲜活的学生,要与学生沟通,教师不能只注重教育的技巧,更应注重教育的智慧。创新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为学习而展开。《走进非洲》这一课,学生之所以学得有收获,学得兴趣盎然,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和创新的教学设计不无关系。
一、目标的定位
理解多元文化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引导学生对世界各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尊重、宽容态度和积极的跨文化意识,是与他人进行文化理解沟通和相处的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初二学生来讲,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什么位置?三纬目标如何整合?从每一纬度目标来说,它的轻重如何安排?
首先,目标的设定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初二学生已处在发展音乐技巧、掌握音乐知识和树立对音乐的态度的关键时期,他们拥有从事唱歌和乐器表演所需要的协调性和力量,他们极易为新生事物所吸引,并且能以批判、比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他们有潜力去探索那些远离他们生长环境的音乐文化。假如目标只是定位在粗略地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就如同观看环球旅行节目那样,没有激发学生对其音乐文化的深刻体验,就会显得很浅,而且也会减弱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因此,本课目标不仅定位在对非洲音乐的学习,还包括对这些音乐和它们文化之间关系的学习,并进一步寻找其文化中音乐自身的价值。
其次,强调课程目标的整合。新的课程观要求“知识本位”要向“人本位”转变,课程目标也由原来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因此,本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目标按三个纬度分别设计为:1.引导学生能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学跳非洲舞蹈,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非洲“鼓”和“舞”的艺术魅力(过程与方法目标)。3.通过对非洲鼓语以及非洲舞蹈文化的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体验非洲丰富多样而独具特性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知识和技能目标)。在此设计中,三个纬度目标并非完全孤立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尤其是知识技能呈一条暗线分布,强调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因素,以发展学生对“陌生”音乐文化宽容的态度,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过表演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将学习过程变为融合学生个人感受、见解、体验、自我操作的过程,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生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综合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二、内容的加工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就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进行合理有序的整合。《走进非洲》这一课,教材上只有一首非洲民歌和一段鼓的语言的录音带,资料十分匮乏。如果只按教材来上课,虽然很轻松,但给予学生的东西却不丰厚。于是我查阅了大量有关非洲历史、地理、宗教、音乐等资料,整理了十几万字的材料。并到了许多音响商店,寻找能给予学生直观的非洲音乐的录像资料。
资料的筛选:由无到有,由有到精
我所查阅的资料哪些是具有利用价值的呢?课上如何把这些内容合理有序地整合起来呢?
首先,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由于社会环境、审美观念、宣传媒体等众多原因,音乐在现代人心目中,乐性的倾向越来越大,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它的文化价值。而主张个性张扬,喜爱新鲜事物的学生对于非洲音乐等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相对于流行音乐来说,不容易接受。再加上由于某些历史与社会的原因,非洲更是当今世界上最少被人了解、遭人误解最深的地区,导致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接触比较少。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先通过资料搜集,对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乐器等相关知识有了粗略的了解。因为通过对非洲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去理解非洲人表演时所表达出的强劲刚健充满活力、生命的力量、坚强等意味――这些都是非洲人生活观的核心价值。然后,本课就从引导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背景的角度入手,通过学生交流和探讨,了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非洲黑人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劳动方式、非洲的奴隶史以及他们的宗教、存在哲学,感受和体验非洲音乐与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感受非洲大陆所拥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非洲音乐。
学生对非洲音乐比较陌生,但说起现代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却如数家珍。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我设计了欣赏爵士乐并观看在学生中很热门的街舞,让他们了解非洲黑人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可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目前最受他们欢迎的街舞,也起源于美国黑人的街头即兴舞蹈。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通过分析非洲音乐节奏对爵士乐节奏、街舞的影响,进行理性思考。音乐欣赏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学会理性地欣赏音乐,学会运用自己的观点理性地思考。这对于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避免把这一课上成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课,我设计了猜一猜、试一试、敲一敲、跳一跳等多种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创作表现、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体验非洲节奏的复杂性和多声部特点,并了解到非洲人在音乐的表演过程中,观众和旁观者扮演了很重要的补充角色,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跟着演唱、拍手或者主动跳舞,把自己完全融入进去。
其次,突出重点,精选最具特色、能使学生从中获益的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时我思考了这样一些问题:课前应该做什么?课堂应该做什么?我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如果课前我设计让学生查阅了资料,那么课堂上给学生讲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有无必要?我想音乐堂上应该解决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精选最具非洲洲音乐特色、最能使学生从中受益的教学内容。
在非洲人的生活中,音乐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加纳的埃维族中,葬礼都是以唱歌、跳舞和敲鼓为特色,因为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和活着的后代一样,喜欢音乐和舞蹈。非洲音乐中最重要最突出的要素是节奏,而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其它任何乐器无法与相提并论的。在埃维族人的口头历史中,就有族人为了逃离暴君的统治而使劲儿击鼓吓退敌人战胜灾难之举。也有最初作为战鼓的“埃格贝克”(埃族人的音乐和舞蹈)表现战场的情景:他们的祖先在战前表演以达到一种必要的心理状态,战后以传达所发生的一切。他们通过“鼓语”来传递信息,来进行“谈话”和“唱歌”。很多非洲的历史不是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的,而是通过鼓来传承的。音乐家就是讲故事的人,是他们民族和国家历史的记录者。在非洲,舞蹈也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离不开鼓。在东非的斯瓦希里语中,“鼓”和“舞”是同一个字。因此,我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鼓”和“舞”。
“鼓之语”通过对鼓的功能、节奏特点、鼓语以及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非洲人生活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每种文化中音乐自身的价值。“舞之语”则是通过观看表现黑人劳动的舞蹈录像,启发学生想象,并引导学生观察黑人的舞蹈服饰、面具、纹身,了解他们的服饰与生活劳动密切相关。通过观看战斗性的舞蹈录像,启发学生想象,猎人们为了吓退野兽而叫喊、跺脚、挥舞棍棒,随着领头人的叫声一边呼应,一边跟着有节奏的跺脚,形成的一种战斗性舞蹈。战斗前他们用舞蹈来宣誓,鼓舞斗志,战斗结束又用舞蹈来向人们展示他们在战斗中的情景,一起共享胜利的喜悦。
最后,有序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
如何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把零碎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是教学的关键。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不能把每一个知识点孤立地一块一块教给学生,而是要改变以往以知识为线索的线型设计,通过设计学习情景,为学生有效学习而进行模块设计。
因此,本课重点围绕非洲“鼓”和“舞”,把内容整合为认识非洲感受非洲文化、理解音乐、表演创造、拓展深化四大模块,把非洲鼓的节奏、鼓的语言、鼓的功能和学跳非洲舞等知识和技能都整合其中,这样的整合和拓展,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淡化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重视了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了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倡和追求一种轻松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教学方式上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情境,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欣赏、想象、模仿、交流、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理解音乐文化,获得知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创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教师自身也提高了学科功底和专业水平。真正是受益匪浅。
摘自2005年7、8、9月《儿童音乐》
上一篇: 《小雨沙沙》教案设计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