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动画城》教学设计


作者:       来源于:艺术起点

  第五单元 动 画 城


  一、教学内容:


  1、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欣赏:《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2、欣赏:《小机灵之歌》


  3、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


  活动: 唐僧骑马咚得咚


  4、欣赏:《劳动回家转》


  5、活动:猜一猜谁在敲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将儿童对动画片的兴趣引向音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发展音乐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接触并了解国内外优秀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


  (二)具体要求


  1.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谣,随音乐按节奏走步,分组进行歌谣卡农、做游戏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学习音乐。


  2.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演奏歌曲的前奏,进一步熟悉打击乐器的奏法,启发学生对打击乐器音色的兴趣。


  3.学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小机灵之歌》第一段,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


  4.模拟不同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音乐表现力。


  5.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声音,发展学生音乐想象力以及对声音的感受力。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图片:可粘贴的《西游记》人物头像或头饰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老妖怪。《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人物头像或头饰如白雪公主、万事通、瞌睡虫、开心果、糊涂虫、爱生气、害羞鬼、喷嚏精。《聪明的一休》人物头像或头饰如一休、西佑卫门、大将军等。《三只小猪》人物头像或头饰如老大、老二、老三、大灰狼、茅草房图、木房图、砖房图。


  2.打击乐器:碰铃、响板、铃鼓、三角铁、双响筒。自制乐器如装沙或装豆子的易拉罐、大张挂历纸、铁棍、几块木板、铁盆、玻璃瓶、塑料纸、碗碟等。


  3.录音带或CD《我们才不怕大灰狼》《一个师傅仁徒弟》《小机灵之歌》《劳动回家转》 。


  (二)文字、图片资料


  1.《西游记》《白雪公主》《聪明的一体》《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或片断、图册等。


  2.《西游记》《白雪公主》《聪明的一休》《三只小猪》的故事及动画片的相关介绍。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 本单元的难点: 1.如何吸引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 2.在借助动画片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同时,又不囿于画面和故事情节的局限,启发学生展开多方面、多角度的想象,把对音乐的兴趣集中在情感体验上来。


  五、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2.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教学目标:


  按节奏朗读,按节奏走步,随音乐的分句准确变换动作。


  教学过程:


  (一)念歌谣


  1.教师请学生看教材插图,或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断,请学生说出动画片的片名。


  2.请学生指出插图或动画片中的人物名称,教师板书或粘贴人物头像。


  3.请学生仔细观看插图或动画片,说出各个人物的外形特征,教师逐一总结。如学生说唐僧骑马、穿袈裟等,教师可总结并念童谣:


  × × × × × × ×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


  学生说孙悟空手拿金箍棒、抓耳挠腮、机灵活泼等,教师可总结并板书:


  × × × × × ×


  孙 悟 空 跑 得 快


  学生说猪八戒肩扛钉耙、长嘴大耳、动作迟钝等,教师总结并可板书:


  × × × × × ×


  猪 八 戒 鼻 子 长


  4.教师先拍手× × × ×,然后边拍手边按教材所给节奏念童谣。


  5.教师边教童谣,边指着人物头像,提示学生。学生可两人一组,边念歌谣边对拍手掌,如下例:


  节奏:× × × ×


  歌谣:唐 僧 骑 马


  拍手:合 右 合 左


  6.教师与学生边拍手边接念童谣,如下例:


  教师:× × × × 学生:× × ×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


  (二)模仿


  1.看动画片或插图,启发学生模仿五个角色的形态。


  2.模仿白龙马的蹄声。


  启发学生发现《西游记》里的另一个角色:白龙马,发挥想象,模仿马蹄声。


  3.念歌谣,请少数学生表演动作。


  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妖怪、白龙马,一边念歌谣,一边表演动作。


  (三)听赏《一个师傅仨徒弟》


  1.先完整地听赏一遍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2.教师简单介绍歌词内容。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聆听,乐曲在什么地方有较大变化?例如,注意听情绪有无变化,音区的高与低。歌曲前8个小节情绪较平和,第9小节开始情绪稍微激动一些。


  3.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情绪的变化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


  2.学生能否有节奏地朗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3.学生能否对《一个师傅仨徒弟》两段情绪的差别作出反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2.学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学目标:


  学唱并按故事情节表演《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三只小猪》


  1.导入新课


  请学生讲看过的动画片,哪些是美国的迪士尼动画片,喜欢哪几部动画片。


  请学生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情节可有多种版本。


  2.听《三只小猪》的音乐。


  教师播放《三只小猪》的音乐,请学生判断乐曲中大灰狼的音响。


  3.复听音乐


  教师再次播放《三只小猪》的音乐,请学生注意辨别大灰狼的音响特征。例如,声音沉闷、粗壮、凶狠,由低到高的吼叫声,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杂乱声音等。


  (二)听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1.听教师演唱


  教师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第7段。可将歌词“老大、老二进砖房”改为“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反复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启发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指出面对凶狠的大灰狼,小猪的态度是乐观和毫不畏惧的。


  2.跟老师学唱歌曲。


  教师教唱唱名,学生学唱唱名;学生完整地演唱唱名;教师教唱简单的歌词“我们才木怕大灰狼”,学生学唱;学生完整地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三)朗读。


  1.朗读


  教师指着茅草房,介绍猪老大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老大的念白。教师指着木房,介绍猪老二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老二的念白。教师指着砖房,介绍猪老三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2.朗读并做动作。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有节奏地朗读三段文字,并自由地表演。


  (四)歌唱并表演


  1.提问


  教师提问,在大灰狼粗暴的推搡下,谁的房屋倒塌了,谁的房屋最安全?


  教师继续提问,三只小猪谁才真正不怕大灰狼?


  2.演唱


  全体学生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人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启发学生创编大灰狼拍打房门的声音)。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愿意用不同的语调朗读三只小猪的念白。


  2.学生能否把《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唱熟。


  3.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


  教学目标:


  l.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练习山谷回声(词语卡农)。


  教学过程:


  (一)听赏《劳动回家转》


  1.初听歌曲《劳动回家转》。歌曲描写了七个小矮人从矿井劳动完之后回家的情景。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劳动一天是满载而归,还是空手而返?


  2.教师提问,一上课同学们就回到教室,同学们是怎么知道开始上课了。学生回答,上课铃响了。教师继续启发学生,火车开了,有什么声音?“发出‘呜--”的汽笛声;军人齐步走,听什么信号?“一二一”的口令;运动员比赛,听裁判的鸣枪声;门铃响了,有人来了等等。


  生活中许多声音就是信号,传递消息,给我们提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


  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呢?


  3.复听《劳动回家转》


  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提醒大家劳动结束了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歌曲前奏部分由慢到快的敲铁声:


  4.敲打击乐器


  清学生思考,怎样用学过的打击乐器模仿劳动结束的节奏。例如;


  三角铁:


  4个四分音符敲4下三角铁,十六分音符则用小金属棒在三角铁的两条对边滚奏。


  5.第三次听音乐,回答问题


  这首歌曲为什么是《劳动回家转》而不是《劳动歌》?除了敲铁声,歌曲中还有哪些声音告诉我们劳动结束了?


  例如,小矮人吹口哨的声音。人们常在轻松愉快时,吹口哨。


  例如,歌曲结束时,小矮人歌声越来越弱,表明小矮人在行走的路途中,而且越走越远,歌声渐渐消失。介绍了歌曲背景的移动和变化。


  再如,歌曲开始一声声“嗨嗬”再接一声声“嗨嗬”,仿佛小矮人行进在山谷中,高亢的呼喊声在山谷回荡,给人以开阔深远的环境联想。


  (二)词组卡农


  1.山谷回声


  听《劳动回家转》,说说山谷回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一个声音还没完,第二个同样的声音又传来,第二个声音还没完,第三个声音又传来。


  请学生模仿歌曲,用“嗨嗬”一词,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练习,营造山谷回声的效果。例如:


  学生A:嗨嗬----------------------------


  学生B: 嗨嗬----------------------


  学生C: 嗨嗬----------------


  2.用学过的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进行二声部卡农。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或歌谣,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简单的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例如:


  (三)听音乐,走步


  1.认识小矮人


  请学生介绍七个小矮人的名字:害羞鬼、万事通、喷嚏精、瞌睡虫、开心果、糊涂虫、爱生气。


  2.带着表情做动作


  根据教材提供的插图,请学生各做一个劳动动作。例如,有挑担的、扛锄头的、推车的、抬筐的、铲矿的等。


  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列队齐步走。


  (四)分组表演


  请两组学生表演,一组用打击乐器敲前奏,一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乐渐弱时,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教学评价:


  l.学生用打击乐器敲击前奏时,节奏是否准确。


  2.学生是否喜欢与其他同学合作练习词语卡农。


  3.学生表演时是否能准确地踏在节拍点上。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小机灵之歌》


  2.音乐活动“猜一猜谁在敲”


  教学目标:


  1.听赏《小机灵之歌》,学唱歌曲引子部分。


  2.听音乐和节奏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头饰,听音乐


  1.请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说说自己是哪部动画片的人物。同一部动画片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每提到一部动画片,教师就放这部动画片的歌曲或音乐。如:学生提到动画片《西游记》,教师就放《一个师傅仨徒弟》音乐;提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提到《三只小猪》,教师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音乐。


  教师播放《小机灵之歌》,拿出一休的头饰,请学生猜出动画片的名称:《聪明的一休》。


  2.请学生说出《聪明的一休》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


  3.教师补充说明日本儿童生活、服饰等的特点:穿木屐、和服、睡榻榻米等。


  (二)学唱《小机灵之歌》第一句


  1.初听《小机灵之歌》,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片断。


  2.复听歌曲,请学生说出上述几个最喜欢的音乐片断有哪些特点。


  如,“啊,啊,开动脑筋啊”,表现了小一休什么形象。


  再如,“格的格的”在歌曲的开始和结尾,表现了一体什么动作或形象?启发学生注意引子的音乐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引子部分,学生听唱几遍,然后完整地演唱。


  4.跟着教师播放的录音带,学唱引子和尾声。


  (三)敲打击乐器


  用三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做游戏:猜一猜


  1.放音乐,猜一猜动画片


  请学生戴好各自的头饰,围成一大圈,边听音乐边拍手× × × ×。听到相关音乐,就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例如:教师弹奏或播放《一个师傅仨徒弟》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教师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退回到外圈,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教师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音乐,戴《三只小猪》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


  教师把整个单元的歌曲打乱顺序播放,可以放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放歌曲片断。学生能辨别各首歌曲出自哪都动画片,并准确地按节奏拍手。


  2. 听音乐,表演


  继续上面的游戏,要求学生按× × × ×的节奏走步,并做与所戴头饰相符的人物的表情或动作。例如,教师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小矮人头饰的学生,边一拍一步地走到圈内,边做表情。害羞鬼、万事通、喷嚏精、糊涂虫、开心果、瞌睡虫、爱生气各自做出不同的表情。


  4.听节奏,猜一猜


  学生围成一个圈,请四个学生蒙着眼站在圈内,各自代表一部动画片。大圈里的学生戴着各自的头饰传球。音乐一停,手里拿球的学生必须把自己所代表的动画片的节奏,用任意一种方式,如拍手、敲打击乐器或走步表现出来。圈内的学生如果能听出来与自己是同一部动画片里的人物,就胜出了。被猜中的学生与蒙眼的学生相互交换位置。游戏继续下去。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愿意参与音乐游戏。


  2.学生能否分清四首歌曲。


  3.学生能否过听《小机灵之歌》边按节奏敲打击乐器。




上一篇《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