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


作者:       来源于:艺术起点

  教材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


  2、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和童声合唱《猜调》。


  3、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并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


  2、能参与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的创编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学会用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3、通过欣赏《猜调》、学唱歌曲《小放羊》,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知道赵州桥、鲁班及八仙等传说。


  教材分析:


  1、《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根据苗族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送我一支玫瑰花》是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一首弹拨乐合奏曲,弹拨乐合奏是由扬琴、琵琶、柳琴、阮等弹拨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3、《猜调》是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一首童声合唱歌曲,充满了童趣。《猜调》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用问答的对歌形式反映了生活知识的内容。对歌是民歌的一种演唱形式,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这种对歌的演唱形式。


  4、《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


  5、《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也是对歌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使人了解赵州桥、鲁班,以及八仙、柴王爷等神话传说。


  6、《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日喀则在西藏的东南地区,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热烈奔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小放羊》,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


  2、学会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简单动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2、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教学目标:


  1、知道《苗家儿童庆丰收》是苗族民歌并会演唱,能跟着老师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2、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1、请学生观看一段苗族生活、舞蹈的录像,介绍有关苗族的简单常识。


  2、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


  4、为了表现苗族儿童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在歌曲演唱中加进鼓的节奏伴奏。先可以按教材中的节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创编节奏伴奏。


  5、跟教师学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二、欣赏《送我一支玫瑰花》


  1、表现欢快的情绪还可以用器乐的形式,下面我们来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这是根据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改编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


  2、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弹拨乐合奏是由琵琶、扬琴、柳琴、阮等乐器组成的。


  补充动手活动:制作“纸芦笙”


  首先用硬纸板卷成一个圆筒并粘好,作为芦笙的“斗”,在中间挖一个圆孔以备插吹嘴用。然后再用纸拈成长短不同的几根纸管,作芦笙的音管。用胶条粘在硬纸板卷成的圆筒上。再拈一根较粗的短纸管做芦笙的吹嘴,插在“斗”下端的圆孔里。


  随笔:学会演唱本受歌曲,学做苗族舞蹈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其多列》。


  2、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


  教学过程:


  1、跟着《其多列》的音乐律动进教室,鼓励学生自由创编,提倡两人一组配合动作。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愉快的,启发学生说一说都做过什么样的劳动。如:洗手绢、擦地等。然后,让学生随《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一方面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哈尼族儿童劳动的歌曲《其多列》。教师范唱。


  3、学生学唱歌曲。


  4、活动:我们学过许多歌曲,有欢快的,有优美的。你们能分辨吗?先来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把优美的歌曲“放”在长花瓶中,欢快的歌曲“放”在圆花瓶中。然后再唱一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小小的船》《阿西里西》《布娃娃弹琴》)并分辨。


  5、学生自由演唱不同情绪的歌曲。


  随笔:学会演唱哈尼族的民歌《其多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


  2、欣赏童声合唱《猜调》。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


  2、知道有关赵州桥、鲁班、八仙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1、比方歌曲《小放牛》的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


  2、你们知道赵州桥、鲁班和八仙的神话传说吗?


  3、教师出示赵州桥的录象,并介绍。然后再介绍八仙的神话传说。


  4、第二遍欣赏《小放牛》,巩固记忆歌词的内容。


  5、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流畅,我们跟着录音唱一唱。


  6、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对唱歌曲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有的是一句问,一句答;有的是一段问,一段答。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呢?(一段问,一段答)


  7、河北还有一首民歌《小放牛》,也是对唱的演唱形式。内容是说一个小姑娘去买酒,走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里走。看见路边有一个牧童,于是上前去问路。但是牧童却没有直接回答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问题才肯告诉她。你们听听,牧童问了什么问题,小姑娘答上来了吗?


  8、有许多歌曲都是对唱的形式,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首云南的民歌《猜调》,这也是一段问,一段答的演唱形式。这首歌曲非常独特,除了开始和结尾的几个音稍长外,中间的大部分节奏都很紧凑,歌词很密,像绕口令一样,要仔细听。


  9、第二遍欣赏《猜调》,说一说,歌中都唱了什么?


  10、 表演《小放牛》。


  11、启发学生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演唱。


  随笔:初步了解了对唱的演唱形式,知道了有关赵州桥、路板、八仙的神话传说。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学会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2、知道《我的家乡日喀则》是藏族民歌。


  教学过程:


  1、播放有关西藏的风土人情、舞蹈的录象,介绍有关藏族的简单常识。


  2、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3、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5、补充动手活动:在纸上画上彩条制成藏族的围裙表演。


  随笔:学会跳藏族舞蹈。




上一篇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