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玩”音乐
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需要音乐。我们培养的孩子是让他们学会运用音乐,让他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使人的生活质量更高,让快乐伴随他们一生,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人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有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因此,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要求我们重视对孩子们的音乐兴趣的培养,教学过程要贴近孩子的生活,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经验,在已有的音乐经验中获取新的知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与教的过程始终伴随在快乐与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一、 听一听,从听中感受音乐 “听”便是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在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任何一个人从讶讶学语到认识字、会写字,都是从听觉开始,首先听会了,才会认会写。因此,孩子学习音乐也应该遵循这一认知事物的规律,从听觉开始,只有听之熟之才能够进一步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的内涵、体验音乐的美,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例如:在一个欣赏音乐的过程或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小袋鼠》(欢快活泼跳跃地),请孩子描述自己从音乐中听到、想到、“看”到的音乐形象,并说说为什么?目的是要求孩子关注音乐,把孩子带入音乐,促使孩子在听的活动中熟悉音乐。 再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教师启发学生说说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动物?并可听着音乐边用形体模仿,孩子也许会说这是小猫、乌龟、小狗、老虎、狮子……等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时让孩子根据音乐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因为音乐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没有很统一的答案。在孩子尽情地表现之后,对音乐已加深了印象,再进一步启发:从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来看,音乐更象在表现什么动物呢?从而将孩子领入“狮王”的音乐中。 让孩子们听音乐还可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感悟,比如:听辩音色、节奏、情绪、乐器、不同的生活中的声音等……这样,从听觉、感受等方法来完成音乐教学的目的。
二、 动一动,从动中体验音乐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也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音乐知识的学习,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 能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音乐教学审美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师也常常因为孩子们课堂上好动,不专心听讲而烦恼。为什么不将孩子的这种天性运用于课堂活动之中呢? 有这样一节音乐课:为了组织学生仔细听音乐并分辨出其中的主题音乐与插部音乐,教师让学生每人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听着音乐,并随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地抖动手中的报纸,当听到重复出现的主题音乐时,则撕开手中的报纸,撕了几次则表明主题出现了几次,这时孩子会高度集中精神听音乐而完成手中的动作。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们生活中喜欢玩的游戏,将它运用于音乐课堂中,既让学生“玩”得高兴,又完成了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启发孩子根据音乐结构,不同音乐段落的重复与变化及音乐的情绪作相应的队形变换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队形去反映对音乐的认识;通过各种活动――跳跃、步行、击拍等表现音乐不同的节奏型、不同的音色……;启发孩子从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感受和表现不同的音乐节拍时值…… 这种通过孩子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音乐的途径比依靠教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轻松得多,并具有趣味性。总之,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出发,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从先前的生活经验里获得音乐情感体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一定能碰撞出音乐情感的火花。
三、 画一画,从画中理解音乐 让孩子接近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必须打破孩子对音乐的神秘感,用极易理解音乐的手法帮助孩子理解音乐,使孩子们能真正听得懂音乐,喜欢听音乐,用心用情去听音乐,再理解、评价、分析音乐,逐步成为一个学会使用音乐的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 “画”音乐,是一个容易使孩子进入音乐的过程,在画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记忆音乐、理解音乐。⑴可以启发孩子在音乐声中,根据音乐的意境涂画,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线条、图形、颜色等表现音乐的走向、情绪等;⑵可以启发孩子在音乐声中用不同的符号、画面记忆音乐的相同乐段、不同乐段,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⑶可以启发孩子在音乐声中画出听到的各种乐器和打击乐,加深对乐器的认识和乐器音色的听辩、记忆;⑷可以启发孩子在音乐声中画旋律线,理解音乐的意境。这都是一个淡化了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但却使孩子从“画”的活动中学习了音乐,理解了音乐。
四、 做一做,从做中表现音乐 在这里,“做”是要求孩子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音乐,将乐曲、歌曲进行二度创作。通过多种实践活动,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自主探究探讨的机会,引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诱发孩子的创作激情,激活孩子的想象思维,将孩子引领到感悟音乐的更高境界。 在一堂课题为《小青蛙》的音乐课中,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和表现力有多大!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发现模仿青蛙叫声的方法,只见孩子们各显神通:用嘴发声模仿、反复挤压矿泉水瓶发出“蛙鸣”的声音,用瓶盖、尺子有节奏地摩擦课桌发出“蛙鸣”的声音……形成了一组“青蛙合唱交响曲”,很好地创设了音乐情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另一节《调皮的小闹钟》里,教师与学生围坐成圈,模拟成闹钟的形象,并随音乐扮演时间行走,既表现了音乐的形象也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了音乐的表现力,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音乐实践活动并不只表现为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形式:随乐律动表现音乐的情绪;根据歌曲、乐曲的意境创设情景――剪贴、装饰、摆设……;探究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敲击方法和不同的音色、节奏型衬托歌曲、乐曲的情绪;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各种声势创设、衬托音乐意境;根据音乐即兴创编游戏、音乐剧等等。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贴近孩子的生活,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注重孩子对音乐最基本的感受、体验,做孩子中的一员,和孩子们一起“玩”,让他们对音乐感兴趣,有学习、参与的愿望,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 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