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艺术生的“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某专业调查机构的大学生就业数字显示,我国本科就业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中,音乐、美术和音乐表演3个专业,以相对较低的就业签约率垫底。六七月份,我国总共约有610万毕业生离校,在尚未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艺术生。
    除了这些年的艺术生扩招导致艺术专业毕业生数量大增、艺术学生质量滑坡、艺术专业就业市场狭窄等客观原因外,从自身原因来看,艺术类毕业生目前存在的两种情况较为突出:“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

    “有业不就”的重要原因是家长和毕业生期望值太高。许多家长从孩子很小时便开始培养其艺术素养,买器材、请老师,参加各类等级考试,投入比一般学生要大,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可以说,艺术生除了学校正常科目的学习外,学生和家长在时间和金钱上都付出了更多。所以,在找个对口专业单位很难的情况下,“有业不就”的现象就较突出了。青岛市一位家长对笔者说:“今年孩子音乐专业毕业后,一直想进院团,亲戚朋友做了许多工作,但院团很难进。后来,好不容易帮他找到了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他却不理会家长的辛苦,还是坚持要考院团,否则就不工作。我们做家长的也很无奈,如果再拖下去,小学音乐教师这种职位也没有了,估计只能在演艺公司等地方先将就了,但那样又很不稳定。”

    高不成低不就,是艺术生“有业不就”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有业不就”还表现在专业不对口。小许是河南某市音乐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心想进高校,但是高校很难进,最后进了一家职业学校的图书馆。现在还处于试用期的小许对笔者称,每天接待学生借书、还书,整理书架,自己很不喜欢这种工作,专业所长一点都得不到发挥,但是高校、院团、研究机构等好单位,多数不缺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人才,只能先暂时在这里将就了。“虽然不喜欢,但为了不让家长操心,还是接受了。我算很理智了,许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在家闲着,或者找些公司打短工,我们班里像我这样选择就业的学生很少,少数已签约的,也多是不对口单位。”

    “无业可就”也是当前艺术类学生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专家称,这些年为社会各界诟病的中文、新闻、金融、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因为专业扩招,毕业生多,专业职位严重饱和,但是,面对经济危机,这些所谓的“大众专业”的灵活性却凸显出来了。许多学生会根据现实情况慢慢调适自己的心态,降低要求,比如中文专业,本来可能想着要考公务员、进高校、进媒体,在现实面前,可能有公司的文秘职位也就签了,先就业后择业。然而,艺术专业却不同,尤其像国画、雕塑、油画、戏剧、配音等纯艺术专业,很少有单位会大量需求,除了自主创业、自由创作、兼职等形式外,在选择就业单位上较缺乏弹性,这也是艺术生就业率走低的一大原因。“虽然许多毕业生即使不就业也并不闲着,有些会打零工,但这些并不能反应在就业率上,社会和家长在观念上也对这些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觉得是‘不务正业’。”

    针对“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情况,社会各界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有高校老师称,今年就业危机显现出来的艺术生就业矛盾,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深思,艺术生本来就应该是“少而精”的专业,在教学模式、学生结构上都应该多多反思。从学生一进校门,学校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就业进行规划,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应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实践活动,不能等到学生毕业时,就把学生全部推向市场,更不能像有些高校,逼着学生签约搞“虚假就业”。另有专家建议,当前的关键是“亡羊补牢,也为时未晚”,不要把大量无业人员推向社会,应从社会舆论上引导今年的艺术类毕业生顺利就业,比如宣传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抛弃悲观念头,“青春无价,处处可以有作为”,先就业,后择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寻找就业出路.

 




上一篇李镇西:今天我们怎么做校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